饶窑:即景德镇窑。景德镇旧属饶州府浮梁县,故旧时又有“饶窑”之称,亦称“饶州窑”。
定窑: 定窑创烧於唐朝后期。以白瓷为主,也烧制酱、红、黑等其他名贵品种,如黑瓷(黑定)、紫釉(紫定)、绿釉(绿定)、红釉(红定)等,都是在白瓷胎上,罩上一层高温色釉。元朝刘祁的《归潜志》说,“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可见,定窑器在当时不仅深受人们喜爱,而且产量较大。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在定州时,曾用“定州花瓷琢红玉”的诗句,来赞美定窑瓷器的绚丽多彩。定窑还有北定、南定之分。北宋之前,定窑窑址在北方的定州,这时烧制的物品称为北定;宋室南迁之后,定窑工人一部份到了景德镇,一部份到了吉州,称为南定。在景德镇生产的釉色似粉,又称粉定。
成窑:斗彩始於明宣德,但实物罕见。成化时期的斗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献中也称之为"成窑五彩"或 "青花间装五色"。传世成化斗彩瓷器图案绘画简练,内容主要是花鸟、人物等。
瓶花之忌
瓶忌有环,忌放成对,忌用小口、瓮肚、瘦足药坛,忌用葫芦瓶。凡瓶忌雕花妆彩花架,忌置当空几上,致有颠覆之患。故官哥古瓶,下有二方眼者,为穿皮条缚於几足,不令失损。忌香烟、灯煤熏触,忌猫鼠伤残,忌油手拈弄,忌藏密室,夜则须见天日。忌用井水贮瓶,味咸,花多不茂,用河水并天落水始佳。忌以插花之水入口,凡插花水有毒,惟梅花、秋海棠二种毒甚,须防严密。
瓶花之法
牡丹花:贮滚汤於小口瓶中,插花一二枝,紧紧塞口,则花叶俱荣,三四日可玩。芍药同法。一云:以密作水,插牡丹不悴,密亦不坏。
戎葵、凤仙花、芙蓉花(几枝柔花):以上皆滚汤贮瓶,插下塞口,则不憔悴,可观数日。
栀子花,将折枝根捶碎,擦盐,入水插之,则花不黄。其结成栀子,初冬折枝插瓶,其子赤色,俨若花蕊,可观。
荷花,采将乱髪缠缚折处,用以泥封其窍;先入瓶中至底,后灌以水;不令入窍,窍中进水则易败。
海棠花,以薄荷叶包枝根,水养,多有数日不谢。
竹枝(瓶底加泥一撮)、松枝、灵芝同吉祥草,俱可插瓶。
后录四时花系,俱堪入瓶,但以意巧取裁。花性宜水宜汤,俱照前法。幽人雅趣,虽野草闲花,无不采插几案,以供清玩。但取自家生意,原无一定成规,不必拘泥。灵芝、仙品也,山中采归,以箩盛置饭甑上蒸熟、晒干,藏之不坏。用锡作管套根,插水瓶中,伴以竹叶、吉祥草,则根不朽,上盆亦用此法。
冬月插花,须用锡管,不坏瓷瓶;即铜瓶亦畏冰冻,瓶质厚者尚可,否则破裂。如瑞香、梅花、水仙、粉红山茶、腊梅,皆冬月妙品。插瓶之法,虽曰硫磺投之不冻,恐亦难敌。惟近日色南窗下置之,夜近卧榻,庶可多玩数日。
一法,用肉汁去浮油,入瓶插梅花,则萼尽开而更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