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吧 关注:89,111贴子:783,720
  • 13回复贴,共1

随便写写,不定时更。


IP属地:江苏1楼2018-05-15 23:28回复
    二楼沙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5-15 23:32
    回复
      2025-05-17 03:45:14
      广告
      各家历来认为黄鹤楼后两联仓促,晴川历历,春草萋萋是明丽而充满生机之景,结句乡愁起得突兀。崔颢的乡愁由何而生,我想得从“日暮”解,《离骚》中有“路漫漫其修远兮”“日忽忽其将暮”,后人常以“路长日暮”含人生路长而时光渐晚之意,如李清照《渔家傲》“我报路长嗟日暮”。这里崔颢看见日暮而不由得想到人生之路漫漫,“还顾望旧乡”也就可以理解了。前两句的明丽之景,则与另一篇登楼名作王粲的《登楼赋》相通,抒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的感情,更衬托出乡愁浓郁。崔颢作为登临名胜的客游之人,又已在诗中化用汉赋“春草生兮萋萋”,有这番联想是很可能的。


      IP属地:江苏3楼2018-05-15 23:37
      回复
        “红藕香残玉簟秋”与“菡萏香销翠叶残”相比,差就差在玉簟上,少自然而多人工,少生命之感喟而多闺阁香泽之气。翠、玉皆是玉质,内里却不同。翠叶的翠里可以看见自然之养育与荷之生命活力,玉簟则只存虚美与雕琢。秋天的玉簟固然能渲染清冷的气氛,却看不见诸般美好事物的消逝,不如中主句境界开阔。


        IP属地:江苏4楼2018-05-15 23:41
        收起回复
          前排占座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5-16 11:22
          回复


            IP属地:甘肃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5-16 15:14
            回复
              mark~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8-05-16 17:10
              回复
                呃,又是你,你的目标,不会是把个外国名著为主的吧,洗成中国古诗吧吧,咳咳,俺只是单纯的跳槽一下下,你继续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5-27 22:35
                收起回复
                  2025-05-17 03:39:14
                  广告
                  我是嫌易安句太精致了,多用浅白语而意境精致,这种精心构筑的感觉让我有隔离感。中主句有意用菡萏、翠这样的文词修饰,意境却自然,由此生发的情感给人以时间流逝般永恒不变的感觉。
                  秋字确实用得好,李易安从来善于打磨平常语句。但前有太白的峨眉山月半轮秋,没有给我太惊艳的感觉,也或许是末两句太出彩了吧。
                  这两句都是寓情于景,渲染氛围,为全词定情感基调的句子,并不觉得只是普通铺垫。甚至我以为中主词到西风愁起绿波间已是言尽意丰,可以就此搁笔了。以全词论,反而是易安词流转自然,意境浑成,要略胜一筹。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6-02 22:58
                  回复
                    就句论句 "玉簟" "翠叶"两者在当时都已经算是"死喻"了 很难单独从"玉" "翠"中生发出不同的想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6-03 0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