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吧 关注:875,284贴子:9,104,302
  • 2回复贴,共1

书法基调让书法更精彩更完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书法基调让书法更精彩更完美
施政明
摘 要:随着书法的发展,书法在艺术审美上的缺陷已显现,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矛盾相背离成为书法审美最突出的问题。书法艺术需要严谨,需要完美,需要发展。笔者认为,书法创作一旦讲究书法基调,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当代中国书法的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中国书法才能真正走上高度有意义的艺术道路。
关键词:书法基调 精彩 完美
基调是音乐作品中主要调。基调也是指主要观点,基本思想。书法一直以来以风格相称,不讲究基调。但是,笔者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后发现基调对于书法很重要,今天想说说书法基调,或许给大家能带来些启示。
音乐作品一直以来很重视基调,把好基调,弹琴唱歌不易跑调。文学作品都会有一个统一完整的基调,如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等等,贯穿整篇作品。如果你要用语言或动作表演这一作品,就要把握好作品的基调,就必须深入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力求从作品的体裁、作品的主题、作品的结构、作品的语言,以及综合各种要素而形成的风格等方面入手,进行认真、充分和有效的解析,在此基础上,你的表演才能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绘画根据主题思想的要求确定画面的基调,使情与景、色与情达到高度的统一,以强烈的色彩感染力,给观者以深刻的印象。在电影制片中,导演往往根据文学剧本提供的表现内容、影片题材和所选择的样式,凭借自身的生活经验、艺术感觉,以及对社会的思辨和洞察力,感受、捕捉和设计影片的基调,并以影片的贯穿性意蕴与影片鲜明艺术倾向的融合来再现文学剧本的情节。
音乐、文学、绘画、影片等都讲究基调,但书法与基调似乎没有缘分。笔者查阅了许多书法文献,就是找不到“书法基调”这个词。一直以来,书法讲究风格,不讲究基调。但是,随着书法的发展,书法在艺术审美上的缺陷已显现。我们经常会看到用庄重或古朴的书风书写《江南好》、《春晓》、《春夜喜雨》等之类描写清新秀丽的诗文,用清秀或自然的书风书写《燕歌行》、《塞下曲》、《从军》等之类抒写浴血奋战的边塞诗文,形式与主题内容相矛盾,形式美与内容美相背离。这样的缺陷在音乐、文学、绘画、影片等都是没有的,唯独书法一直存在至今,并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笔者认为,书法不讲究基调,是书法艺术审美落后的表现。书法只有像音乐、文学、绘画、影片等重视基调,做到形式(美)和内容(美)完美统一,那么,书法这一缺陷就不复存在,书法在艺术审美上会更好、更完美。
中国书法经过五千历史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篆、隶、行、楷、草等书体,以及典雅、飘逸、雄浑、古朴、遒劲、恬淡、含蓄、自然、清远等书法风格,而且,人们在字体结构和书写笔画线条中融入了思想感情。明祝枝山说:“情之喜怒哀乐,各有分数: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美国评论家库克说过的,凡是带有明显的横向线(即水平线),通常表现安闲、和平和宁静;斜线在一幅作品中通常会包含着运动;锯齿状通常包含着痛苦与紧张;圆线或弧线则较圆满而完美。吕凤子先生也说过:“根据我的经验,凡属表示愉快感情的线条,无论其状是方、圆、粗、细,其迹是燥、涩、浓、淡,总是一往流利,不作顿挫,转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属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线条,就一往停顿、呈现出一种艰涩状态,停顿过甚显示焦灼和忧郁感。有时纵笔如‘风趋电疾’,如‘兔起鹘落’,纵笔挥斫,锋芒毕露,就构成表示某种激情或热爱,或绝忿的线条。
既然字体结构和书写笔画线条已经具有思想情感,那么,我们根据文字内容的感情基调确定书法情感基调,用轻快、清新的书风或笔画书写《江南好》,用雄浑、遒劲的书风或笔画书写《燕歌行》,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这样的书法是不是更美、更有意义呢?
中国书法的一大误区就是把古人的书法作为一种标准,甚至作为一种发展方向,这样下去,再过五千年还是过去的书法。当今书法界还有许多人为这种一成不变的书法思想叫好,这实在是中国书法的悲哀,我们千万不能被这样的思想所忽悠!书法艺术需要严谨,需要完美,需要正确的发展观作指导。中国书法需要继承,更需要在承继中创新和发展。书法创作根据书写主题确定基调,然后按照基调选择相应的笔画和书风,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相统一。这样的书法有高度,有意义,更有艺术的审美深度和情趣,具有广阔深远的发展前景。
书法基调要求书法创作者对书写内容的主题、结构、语言,以及综合各种要素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创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即在具备基本的书写规范、技巧之外,还要具有书法知识和创新精神,还要懂一点诗文,增加书法的韵味,提升书法的风度,懂一点绘画,增加书法的美感,提升书法的亮度,懂一点舞蹈,增加书法的节奏,提升书法的力度,懂一点音乐,增加书法的旋律,提升书法的韵度,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增加书法的气血和生命,提升书法的高度和宽度。这样的素质要求对书法家的培养是不是更好,对书法的艺术创作是不是更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是不是更好?
五千年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再过五千年后的中国书法一定是精妙绝伦,所以,今后五千年中国书法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引入鲜活的血液,会在承继中创新和发展,不会停滞不前。书法基调是书法创作的指导思想,是书法形式(美)和内容(美)完美统一的重要前提。中国书法一旦重视基调,书法与写字、书法艺术家与“手熟尔”式的书匠就有了本质的甄别;中国书法一旦讲究基调,当代中国书法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中国书法一旦遵循基调,中国书法就能真正走上高度有意义的艺术道路。
总之,把握好书法基调,书法创作不易跑调,书法审美才能真正做到形式美和内容美完美统一。
案例:

《早发白帝城》
书法基调:豪情欢悦
创作特色:《早发白帝城》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洋溢豪情和欢悦。
书法以“喜则气和而字舒”为创作情感依据,采用豪爽峻秀的书风,突出本诗豪情欢悦的情感。首词“朝辞”结体豪爽舒展,笔画劲健圆转,为全篇定下豪情欢悦的基调。全诗字体结构舒展,笔画圆润流畅,笔墨欢快跳跃,寓意作者遇赦的喜悦。“轻舟”草书连笔书写,寓意顺水行舟的轻快,衬托作者轻松愉快的心情。书法形象、思想和情感相融合,形式(美)和文字内容(美)相统一,凸显中国书法高度有意义的艺术魅力。
单片尺寸:136×38CM
书写内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楼2018-05-29 16:54回复
    总之,把握好书法基调,书法创作不易跑调,书法审美才能真正做到形式美和内容美完美统一。


    2楼2018-05-29 17:11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5-31 06: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