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物理学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后工作流动站;生物物理博、硕士学位授权点;物理电子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工科),电子与通讯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和生物物理学为自治区重点学科。
现有3个本科专业:数学物理学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其中物理学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第一批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三个专业均为自治区级品牌专业。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5门,自治区级教学团队3个。“‘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本,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获二等奖1项。
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教授22人、研究员1人、中外兼职、特聘教授4人(含中科院院士2人),副高职称18人,75%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博士生导师13人,硕士生导师40人。全国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4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何梁何利奖获得者1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2人、第二层次6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111工程”第一层次3人,第二层次4人;入选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4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标兵1人;内蒙古自治区青年科技人才1人;自治区教学名师4人。已形成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范围广泛和有很高科研水平的师资队伍。
目前在校生总人数845人,其中本科生655人,硕士生154人,博士生31人,留学生3人。数理学基地(物理学方向)的保研率为50%,其他2个专业分别是5%左右,近年来推荐的学生大多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等国内高校和研究所接收,并得到好评。
学院始终坚持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原则,在基础科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和应用基础科学研究等方面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凝聚态理论、生物物理、生物信息学、稀土功能材料物理、半导体光伏材料技术、计算物理、场论与粒子物理、非线性光学等。学院拥有4个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纳米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稀土化学与物理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五年来,学院累计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自治区级科技项目和企事业单位委托研究项目135项,经费总额约2702.5万元;在SCI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33篇,有些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学院在研的科研项目62项,经费总额约1622.5余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项,教育部项目5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6项,其他项目9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