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2-3年前我就想写一篇对比贴子的,拖延到现在。偶然看到楼主都介绍得比较详细了。就不重写了,补充几点吧。这几点原贴作者应该也了解,只是随意写写没有过多交待:
0.贴子中提到的区别,其实不是ek43s和ek43的区别,而是新版ek43(s)和旧版ek43(s)的区别;新旧物料号的交替时间是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铭牌生产时间)。只看外观的话,除了按钮换了,新版最大的改善就是漆面工艺实在好太多了。
1.刀盘架背面的黑色镀层,是控制和减少静电产生的。经对比实验,抗静电效果非常显著。 这一点可以说是新版对萃取效果最大的改善,因为静电会非常大的影响水粉结合的情况(前提是如果真的能盲测出出品的不同,我是做不到)
2.下豆通道的螺旋送料器,由弹簧改成了一体的成型件,的确是非常实际的改善。除了原贴作者提到的提高送料速度,由于螺旋型外径与下料通道的内壁间隙更小了,可以把一些碎豆、异形小豆下得更干净更彻底。弹簧那个,其实用几次通道是都是有残留的碎豆的,然后下次磨的时候,会随机把这些陈的碎豆带下去。店用还好,如果在家喝得没那么频繁影响蛮大的。这些小碎豆的数量比接粉口的那一点点儿静电残粉可观多了。我打算用车床制作几个仿新版的螺旋送料器,替换老版的弹簧,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下。
3.新旧版的刀盘是一样的,编号不同只是物料管理问题。ek43(s)也不区分定刀盘和动刀盘,2只是可以互换的。但原厂在装配时,部分机器可能对刀盘背面接触面或刀盘座接触面或侧面边缘进行过修磨,所以如需拆卸刀盘最好是把2片刀盘做上标记并且螺丝眼也做上标记。当然原厂的装配精度也就那样,特别是老版,个体差异很大。改天我再发一个利用杠杆表和大理石检测平台检查装配精度,并且配合刮研改善装配精度的带图贴子。
4.有朋友在回复中留言说用矫正器(迈赫迪官方出的对齐工具)。这个工具其实对新版帮助不大,原因是原贴作者提到的刀盘架限位台阶。对部分出厂精度太差的老版会有提升。但不管老版还是新版,肯定还是没有用量表来测量来得准确,这也是新版的那个台阶没有彻底顶死刀盘侧边的原因,民用领域加工公差控制出来的精度远远打不过手工装配能达到的最佳精度。还有就是这个对齐工具毕竟是一机一用,限制太大,用量表(部分机型可能需要配合自制的特用夹具)则可以检查和修正任何类似结构的磨豆机。所以对终端用户来说,这个对齐工具不是很值得入手。事实上,这个对齐工具本来也是德国官方配送给大的授权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只有非常频繁需要代客维护大量ek43的专业人员才会显出它的价值(相对精准,快速方便)。
5.原贴作者和有朋友留言说的润滑脂问题。原厂的那个黄色润滑脂,是德国产克鲁勃润滑脂,也是食品级的,安全性没问题,异味问题确实存在。换用美孚或者super lube都能有效祛除异味问题。克鲁勃的这款润滑脂在某些极限性能上要超过美孚和super lube的对应产品,但这几个里面不管哪个品牌,性能真的足够足够使用了。
6.有什么不全面或者不准确的有待来者补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