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文吧 关注:756贴子:13,612

「良_文」<第三届短篇> 不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邦良【?】
半架空【毕竟奈何桥都出来了,不敢说历史向】
阁下这个称呼其实不太合适,但一时间找不到更妥当的称谓,暂用,也可以当半架空理解。
长久不写,大约生疏了,求评求回复。
楼下发文。


IP属地:上海1楼2018-07-20 02:18回复
    顶顶顶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20 08:42
    收起回复
      2025-07-29 17:05: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21 18:19
      收起回复
        吞贴重发
        字数:2052
        是否需要文评:是


        IP属地:上海6楼2018-07-22 00:31
        回复
          --------END--------


          IP属地:上海8楼2018-07-22 00:33
          回复
            日常先赞后看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22 14:10
            回复
              首先为微云皮出新高度呱唧一下。
              然后就是水准创下历史新低的文评了
              《不渡》很明显的讨了巧,避开了大多数文章陈词滥调难起新意的问题,实际上关于张良,尽管他的一生仍然存在着谜团,但是在多次探讨之后,对于想要翻出新花样的作者未免山穷水尽,在参赛作品中给予其他人物更多的戏份,其原因恐怕也在于此。个人很赞同微云的做法,选取一个相对轻松地角度,将立意更多着眼在情感上,尽管很难有更高深的探讨,但也不容易落入下乘。只是在纵观整篇文章之后,我还是有些小小的失落,其实对于微云而言,如果下笔描写的更细致一些,那么无论是邦叔还是良儿的处理,应该都要比现在看到的好得多。因为很多细节都不够鲜明深入,《不渡》里面的人物也不够深入人心,只能给人留下一个粗浅的印象,也不免让人觉得作者仓促了些,而这对于着眼情感的文章而言是一种打击,所以要小小地提醒微云一下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尽管有瑕疵,但是瑕不掩玉,我仍然能看到《不渡》作为微云孩子的闪光点,一个人的文笔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消磨,其内里的功底却不是简单能被抹去的。在《不渡》中,我们依旧能清楚地看到作为皇帝的高祖和作为兄弟的刘季内心的挣扎和愧疚,而这本身就胜于很多文章,即使说事在人为,但错并不只能归咎于一个人,立场不同决定了结局不同,也并不是一句飞鸟尽,良弓藏就可以道尽的,人始终是复杂的,对于高祖的探寻,在《不渡》中给出了一个相对不错的结论。对于良儿,谋臣的形象、智者的形象,经常为人所称道,但相对而言,我更喜欢看到一个人性化的张良,《不渡》无疑满足了我的愿望,微云笔下的良儿,温润中蕴藏着敏锐,理智中带着人情,美中不足的是看起来稍微薄弱了些(也许邦叔太野的缘故),最令我感动的,还在于结尾处邦叔回头,良儿将子簿撕碎的部分,一种人性的温暖似乎将我带到那个场景,私心觉得,这样的告别真的是好了很多啊。
              最后很想夸夸微云式幽默,一贯清丽雅致的语言遇上放浪形骸的邦叔,打破拘束,给人豁达明快的感觉,正如我所说,开头两句确实妙极,而最让我赞叹的是,无论多久,无论是怎样的文章,其中所展现出的人物都有一份赤诚,一份真心所在,反应出的也不仅仅是作者对人物的了解,也更是作者的一片诚心,微云用自己的视角和自己的体悟,赋予笔下的人物以坦诚的灵魂,这让我从中感受到了很多的温暖。
              ps:小李浸润理科良久,水准下降也是必然的,求轻拍。Q_Q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22 15:16
              收起回复
                不渡奈何,并非心有恩怨未解,只是想证明当初情义不假,也给自己一个理由放下,不渡成仙,并非无人可渡,而是自己不愿,所牵绊的,不止是简单甚至于烂俗的情爱,而是这一路有太多的记忆不愿忘怀。


                IP属地:上海12楼2018-07-22 16:28
                回复
                  2025-07-29 16:59: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29 16:53
                  回复
                    顶顶顶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31 17:28
                    回复
                      顶顶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8-01 21:40
                      回复
                        写的很好 顶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8-03 07:15
                        收起回复
                          配合楼上,努力顶贴【请叫我顶贴神李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8-03 08:40
                          收起回复
                            角度很妙啊也非常诙谐,给微云打call~也看了小李子的文评,基本上是比较同意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08-03 15:28
                            收起回复
                              2025-07-29 16:53:5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张良文吧-审文组-祁连山河】
                              首先为当之无愧的好文点个赞,微云的文总是一如既往的让人爱不释手。特别开心能够评到这篇文。
                              我们先从文笔说起吧。文笔在小说中不能说它不重要,但也常常有作者将它看得太重要,字里行间,总透着一种炫耀的感觉。好的文笔可以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才华,但一篇好的小说,往往是叫读者们不能感受到写故事之人的存在的。如果辞藻间太过刻意,便会导致行文不够自然。在这一点上,微云做得很好,一句一句读下来,文辞不会让人感到滞涩,而是生动自然,风趣中却又隐含着淡淡悲凉,令人觉得舒服。
                              第二说说立意。这篇文用了一个十分传统的梗——奈何桥孟婆汤,然后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设定,来传达出小说的关键词“遗忘”与“不舍”。但设定只是虚的,它增添了小说的美感与趣味,却不是小说最核心的部分。最重要的,是这其中所表现出的纠结与矛盾。无论刘邦还是张良,他们都是不舍,只不过刘邦直率,而张良则把这种不舍表现得曲折而含蓄。然而含蓄的人却也最决绝,引导刘邦说出二人回忆的使他,撕掉簿子的人也是他。开篇读者或许会觉得“章鬼差”淡漠,但到头来,最多情的却着实是这位张鬼差。
                              出人意料的剧情转折,让人在荒诞中感受到悲伤,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点。
                              第三来说人物与情节。文中刘季与张良韩信的性格特征都十分明显,对话简明扼要,却各有各的特点,这已经是最难得的,而寥寥几笔中,又有意味深长之感,实在是美爆了。人物的情感也写得自然真实,淡淡起伏中,让人感受到人物心理的变化。
                              第四是谋篇布局。第一部分结尾的对话看似无意,却为第二部分埋下伏笔,张良的话语中,表现出他的隐瞒与苦涩,他向刘季透露事实的一个角落,却并没有让刘季了解到事实的真相,给人一种迷蒙浩渺,欲言又止的美感。
                              全文看下来,没有看到什么大瑕疵,着实是一篇美文,值得推荐。


                              IP属地:云南19楼2018-08-03 21:2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