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42周年
深度缅怀
时间瞬间回到42年前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沉睡的华北大地在咆哮中醒来。
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
7.8级地震释放出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4204名孩子沦为孤儿。
此次地震,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那一夜,唐山平了!
无数人被压倒在废墟下面
那一夜,人们奔走逃亡,无家可归
这场世界罕见的大地震,除了夺走的24多万条生命之外,有少人再也无法站立行走了,他们将终身与轮椅“相伴”。
可是,面对这样的灾难,中国人没有气馁,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唐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救援人员与救援物资,给灾区人民带去了生的希望,更带去了心灵上巨大的安慰。
唐山在向死而生的日子里,有着最坚强的力量
那个时候,国家没有大型挖掘机,没有先进的救援设备,可是人民子弟兵硬是靠着双手打开了通往唐山的生命之路
震后,西方媒体曾一度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掉”。而今日唐山,一切正如所注解的碑文所写:“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
42年过去了,一座现代化的唐山新城在废墟上崛起!
唐山涅槃重生。
四十二年的岁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心灵的一步步站立,更见证着世界人民在患难相扶中的休戚与共!
历史不会忘却灾难与悲痛,也永远铭记那些宝贵的生命、不屈的脊梁。当灾难来临的那一刻,生命何其脆弱,但当灾难过去的时刻,生命又何其坚强!无论是废墟下救出的幸存者,还是带着伤残坚持“活下去”的唐山人,他们直面人生最大的痛楚,用顽强生活告慰逝者,用生命的尊严与努力写下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刻印在民族记忆深处。
如今,唐山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世界的考验,这只涅槃的凤凰正以最昂首的姿态飞翔。
从处处是断壁残垣,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广场、公园、小区,绿树掩映、鲜花簇拥,欢声笑语响彻街头巷尾,就像凤凰涅槃的传说一样。因而,唐山人更喜欢把唐山称作凤凰城。这个奇迹,让我们看到了“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唐山精神。一切正如注解的碑文所写:“今日唐山,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
如此,我们才算真正实现了灾后重生,我们的发展建设才是有成绩的。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景象,同时一种规避地震惶恐与余悸的建筑文化、生存文明也确立起来,我们才有发自心底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才有自然环境与心灵情感这双重的天高水长!
从沉痛的历史中找到更好前进下去的力量。
在我看来,40年后,纪念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场灾难中遇难的人们,也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伤痛,感恩前行。
今夜,我与其他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抗震老兵重聚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一起挥洒掉悲情的眼泪,在肃穆的鲜花和点点烛光的映衬下,告慰40年前罹难的24万多唐山大地震同胞。
此刻,我难以抑制40年的悲痛,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纪念碑后,面向妈妈死去的方向,眼泪夺眶而出。“妈妈,40年了,请原谅不孝儿这迟来的眼泪,来生您还做我的好妈妈!”
慢慢抚平心头的伤痛,我用舌尖抿掉泪水。此时,太阳冉冉升起,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映得通红。唐山,现今又找回了蓝天白云的城市,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注:度娘不让我发乳片NND
深度缅怀
时间瞬间回到42年前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沉睡的华北大地在咆哮中醒来。
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东经118.2°,北纬39.6°)发生了强度里氏7.8级(矩震级7.5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地震持续约12秒。
7.8级地震释放出相当于400颗广岛原子弹的能量。
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16.4万人重伤,4204名孩子沦为孤儿。
此次地震,位列20世纪世界地震史死亡人数第二,仅次于海原地震。
那一夜,唐山平了!
无数人被压倒在废墟下面
那一夜,人们奔走逃亡,无家可归
这场世界罕见的大地震,除了夺走的24多万条生命之外,有少人再也无法站立行走了,他们将终身与轮椅“相伴”。
可是,面对这样的灾难,中国人没有气馁,党和国家没有忘记唐山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救援人员与救援物资,给灾区人民带去了生的希望,更带去了心灵上巨大的安慰。
唐山在向死而生的日子里,有着最坚强的力量
那个时候,国家没有大型挖掘机,没有先进的救援设备,可是人民子弟兵硬是靠着双手打开了通往唐山的生命之路
震后,西方媒体曾一度断言,唐山将从地球上被“抹掉”。而今日唐山,一切正如所注解的碑文所写:“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
42年过去了,一座现代化的唐山新城在废墟上崛起!
唐山涅槃重生。
四十二年的岁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心灵的一步步站立,更见证着世界人民在患难相扶中的休戚与共!
历史不会忘却灾难与悲痛,也永远铭记那些宝贵的生命、不屈的脊梁。当灾难来临的那一刻,生命何其脆弱,但当灾难过去的时刻,生命又何其坚强!无论是废墟下救出的幸存者,还是带着伤残坚持“活下去”的唐山人,他们直面人生最大的痛楚,用顽强生活告慰逝者,用生命的尊严与努力写下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刻印在民族记忆深处。
如今,唐山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世界的考验,这只涅槃的凤凰正以最昂首的姿态飞翔。
从处处是断壁残垣,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广场、公园、小区,绿树掩映、鲜花簇拥,欢声笑语响彻街头巷尾,就像凤凰涅槃的传说一样。因而,唐山人更喜欢把唐山称作凤凰城。这个奇迹,让我们看到了“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唐山精神。一切正如注解的碑文所写:“今日唐山,如劫后再生之凤凰,奋翅于冀东之沃野……以告慰震亡亲人,旌表献身英烈,鼓舞当代人民,教育后世子孙。”
如此,我们才算真正实现了灾后重生,我们的发展建设才是有成绩的。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景象,同时一种规避地震惶恐与余悸的建筑文化、生存文明也确立起来,我们才有发自心底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才有自然环境与心灵情感这双重的天高水长!
从沉痛的历史中找到更好前进下去的力量。
在我看来,40年后,纪念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那场灾难中遇难的人们,也是一场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伤痛,感恩前行。
今夜,我与其他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和来自四面八方的抗震老兵重聚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一起挥洒掉悲情的眼泪,在肃穆的鲜花和点点烛光的映衬下,告慰40年前罹难的24万多唐山大地震同胞。
此刻,我难以抑制40年的悲痛,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纪念碑后,面向妈妈死去的方向,眼泪夺眶而出。“妈妈,40年了,请原谅不孝儿这迟来的眼泪,来生您还做我的好妈妈!”
慢慢抚平心头的伤痛,我用舌尖抿掉泪水。此时,太阳冉冉升起,将唐山抗震纪念碑广场映得通红。唐山,现今又找回了蓝天白云的城市,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注:度娘不让我发乳片N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