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吧 关注:161,558贴子:1,285,135
  • 0回复贴,共1

你会聊天儿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相声中有一句很常见的的台词:“你会聊天儿吗?”大多用在甲乙双方在说一个事,乙是按照正常说话的逻辑那么走,而甲则是违背正常逻辑接话总是往歪处支或者冒出那么一两句“不像人话”的话出来,如此循序渐进两三番之后,乙就会作出生气的样子说:“你会聊天儿吗?”这么一句台词。这本来是相声中用来制造包袱的一个手法,用来制造一种“甲”说话没准谱的效果
我怎么想起说这个事儿来呢?因为真有演员在创作的时候无视了说话的逻辑性直接将应该铺垫的过程省略掉,而直接将导致乙夯盘的“猛料”抖出来从而达到“爆笑”的目的。看起来很美是不是?你都“爆笑”了还有什么更高的追求呢,听相声不就为了笑吗?要啥自行车?
前两天我在《现在是不是只有方清平一个人说单口相声》这个贴子中的某一层下面做了回复,这层提到《相声有新人》有个演员说单口,其中一句台词是这样的:知道我爸是谁吗?知道我爸是谁吗?你爸是谁?那是你妈永远的秘密。并且认为这个演员是个说单口的好苗子。于是我回复中指出这样子说话几乎等于是骂街,低俗不低俗放一边,根本不符合正常说话的逻辑,就算是吵架说到这句基本也就到头了,剩下的只能是动手了。于是就有别的观众认为这是在带入人物,塑造一个“脾气很大”的人物形象。认为我是根本容不下作品中有“反派”出现的土鳖。嗯好,现在土鳖来分析一下你们认为用的很洋气的这句台词的不合理之处。首先这是个暗臭的包袱,背后的意思就是“你妈跟隔壁的王叔叔有一腿”,咱们先不论这类梗能不能端上台面,就先默认能,那么这么一句看起来很重的骂人话未经铺垫直接扔出来是不是觉得很别扭?我印象里常在电视上露面的明星里只有大张伟属于这样说话的类型(综艺类节目很少看,也许还有很多但我就认识这一个),什么类型?嘴贱,很欠抽!为什么感觉欠抽,就是因为没有过渡而直接把“重话”往外扔。其实解决办法也不是没有,单口相声嘛,就是用台词设计场景,后面加上“然后这俩人就打起来了”于情节发展就合理了,如果不给出这个结果而直接让这个包袱开着口,那我只能认为它更接近于脱口秀
过渡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声为什么总是讲“三翻四抖”?就是为了将循序渐进的过程完成的更彻底,调动观众情绪也是一层一层逐步加深,都知道多米诺骨牌最后推那一下最爽,可是没有前面长时间的布置根本就达不到那个效果。人正常说话的规律也是这样,两个人聊天即使最终发展成动手打架,也必须有一个负面情绪的堆积过程,没有一上来就戗火说话的,但凡那么说话的肯定是带着情绪憋着动手来的,印象里最典型的形象就是憋着找郑屠户麻烦的鲁智深才这样,而一上来连角色都没交代清的甲乙双方肯定不能是以天然对立的立场说话,你我不熟何必乱开玩笑。相声吧以前经常有一些爱好者贴出自己攒弄的作品出来,很多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设计台词时恨不得甲乙双方一下子就掐起来,不是上来就直接拿对方找便宜就是一方说话跟吃了枪药一样,给人感觉这俩人有仇憋着台上动起手来(想打架你们上什么台呀),这就很反逻辑了。我们不是不能让这种情绪呈现在台上,而是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拱火也是一点点拱起来的,而且有原因有结尾。直接下猛料煽动对方着大火就不行吗?有,比如相声《牛头轿》就有这样的情节,就拿郭德纲于谦高峰版的说吧,不知情(情节需要)的高峰上场后,急于拉同盟的于谦问了一句:“你妈嫁他啦?”于是高峰的角色立刻夯盘:“你妈嫁他了!”这里直接上猛料是为了最大限度煽起高峰的火气,从而跟自己达成一致一起对付郭那个角色,从于谦角色的角度讲,这是一个陷阱为了高峰尽快的跳进去达成自己的目的,合情合理。说到底,正常情况没有一上来就调动极端情绪的,出必有因,说相声设计台词也得基于生活中正常的对话方式,不然会让人认为是神经病的


1楼2018-08-27 15: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