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级”的中国未来火箭之王,何时能走入现实?昨天(10月31日),在航天科技集团第十二届珠海航展媒体通气会上,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的长征九号火箭总设计师张智表示,计划在2028年至2030年首飞,目前研制进展顺利。
即将于11月6日~11日举办的珠海航展上,长征九号将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一员,向公众推介。
张智不仅是长征九号总设计师,也是我国航天员“御用”火箭长征二号F的总设计师。昨天,他首次公开介绍了长征九号的有关情况。
长征九号的研制,瞄准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大型空间设施建造等需求,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2~44吨。
不同的运载能力,是火箭不同构型带来的。“长征九号是一个系列火箭,可以搭配4个、2个或0个助推器,形成三种构型,以此具备阶梯式的运载能力。”张智介绍。
长征九号高度超过90米,箭体直径为10米级,芯一级配置4台500吨级推力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二级配置2台220吨级推力高压补燃氢氧发动机,芯三级配置4台25吨推力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每个助推器配置2台液氧煤油发动机。
明年年中完成500吨级发动机整机装配
“虽然难度很大,但目前研制比较顺利。”张智介绍,重型火箭总体方案已经通过了集团级专家评审,各分系统方案基本明确。关键性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也进展顺利,预计2019年6月将完成首台发动机整机装配,具备短程试车条件。大直径贮箱基本完成零部组件的研制攻关, 2019年将完成大直径贮箱和集中力壳段的研制。
转自航天爱好者网,有删节
即将于11月6日~11日举办的珠海航展上,长征九号将作为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的一员,向公众推介。
张智不仅是长征九号总设计师,也是我国航天员“御用”火箭长征二号F的总设计师。昨天,他首次公开介绍了长征九号的有关情况。
长征九号的研制,瞄准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大型空间设施建造等需求,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为12~44吨。
不同的运载能力,是火箭不同构型带来的。“长征九号是一个系列火箭,可以搭配4个、2个或0个助推器,形成三种构型,以此具备阶梯式的运载能力。”张智介绍。
长征九号高度超过90米,箭体直径为10米级,芯一级配置4台500吨级推力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二级配置2台220吨级推力高压补燃氢氧发动机,芯三级配置4台25吨推力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每个助推器配置2台液氧煤油发动机。
明年年中完成500吨级发动机整机装配
“虽然难度很大,但目前研制比较顺利。”张智介绍,重型火箭总体方案已经通过了集团级专家评审,各分系统方案基本明确。关键性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也进展顺利,预计2019年6月将完成首台发动机整机装配,具备短程试车条件。大直径贮箱基本完成零部组件的研制攻关, 2019年将完成大直径贮箱和集中力壳段的研制。
转自航天爱好者网,有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