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吧 关注:55,049贴子:907,165
  • 4回复贴,共1

楚国江左(江东)方言——谈粤语、吴语、客家话的共同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对比,发现其实粤语、吴语、客家话之间其实还是有比较多的共同点的,比如第三人称他,她
古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很不发达,常用“之”、“其”、“厥”、“彼”等指示代词充当第三人称代词,此外“伊、渠”也可做第三人称代词。
“之”在古汉语中经常做宾语,如《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偏爱共叔段,想立他做世子);《触龙说赵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太后怒气冲冲地等待他)。
“其”经常做定语,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我听从了他的建议,幸而大王免了我的罪)。
“厥”其实和“其”是异体字,它们的用法是一样的。
“彼”在句中可做主语、宾语,不过指示性很强,多带有“对方、那一方”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他们的或对方的军队势力强大,我方军队力量单薄)。
“伊”原来是指示代词,后来用做人称代词,如《世说新语》“汝兄自不如伊”(你哥哥本来比不上他)。
“渠”是一江一 左方言,也是“他”的意思。
吴语中“渠”和“伊”都有使用,“伊”应该是南下的汉人带来的,福建闽南语是用“伊”,粤语和客家话基本是用“渠”,从历史规律来看,南北朝从江左地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和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到福建,广东,广西东南部一带大部分的普通人可能都是操江左(江东)方言,后来唐朝北方移民南下后,改变了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地区的方言。而从方言对比来看,南部吴语保留的江东方言比较多,跟两广交界地区的日常用词大部分一样。以上仅个人的一些初步分析,希望有能力的人看到后能多去从方言比较研究。


IP属地:广西1楼2019-05-16 23:03回复
    都是汉语,有共同点正常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17 07:25
    回复
      2025-08-05 04:30:0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吴语明明跟闽南语共同点更多吧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18 09:31
      收起回复
        我ηo,你ηen,佢kie,hei,ηei,我你他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01-17 0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