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吧 关注:166,013贴子:372,870
  • 12回复贴,共1

纯对于《山经》的研究2——黄河,渭河水系与西山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纯对于《山经》的研究2——黄河,渭河水系与西山经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5-26 07:53回复
    这次来说说西山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区域的河渭流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5-26 07:53
    回复
      2025-05-16 18:03:17
      广告
      实际上,在之前谈洛河的和更早帖子中,就有人质疑了洛河的情况,没错的,中国有四条洛河,两条大河,两条小河,分别位于四川,陕西,河南,安徽,其中,河南的称之为南洛河,陕西的称之为北洛河,而北洛河,作为陕西重要河流之一,也是西山经的重要组成部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5-26 07:55
      回复
        北洛河,在西山经中被称为"洛水",全部出现在西次四经之中。阴山,劳山,罢谷山,白於山四山提及了这条河。
        渭河,众所周知,黄河重要支流,在西山经中,1.2.4经皆有提及。松果山,符禺山,竹山,崳次山,时山,南山,大时山,数历山,高山,白於山,泾谷山,刚山,鸟鼠同穴山皆提及。
        泾水,即泾河,出现在西次1.4经,高山,龙首山,泾谷山提及。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5-26 08:02
        回复
          四经则是从北洛河下游出发,向北到黄土高原北部转向西面前进。只有三经的位置值得揣摩,出发点可能在黄河中游,也可能在上游,也就是说,至少有两种可能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5-26 08:05
          回复
            这个是自己以前帖子的原文。
            渭河,
            西次一经提到了7条支流和两条矛盾严重的河流(在石脆山和英山两目)
            西次二经提到了两条支流,其中一条是泾河。
            西次四经提到了3条支流,其中一条是令人觉得矛盾的第二次出现的泾河(实际上可能是把构成泾河的两条干流命名重合),一条是北洛河。
            北洛河,西次四经中出现了3条支流,及其本身。
            泾河,西次一经两条,西次二经和西次四经则是其本身。
            整个泾渭流域,除去注入黄河的除渭河外的其他支流,共19条。
            其中渭河14条支流(两条位置错乱),北洛河3条,泾河2条。
            渭河正源可能是鸟鼠同穴山,尽管地理位置上不能明示。但由于汉水的位置,这也是一个很严重的矛盾,证明古人对于正源的探索很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9-05-26 08:07
            回复
              现在证明一下西山经东面大部分在河渭流域。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26 08:08
              回复
                证据一:水系的分布
                渭河平原是断裂下陷形成,相对于其他几条支流,要更加宽阔和平坦,渭河南接秦岭,几近天堑,北与黄土高原相接,碎山,碎塬众多。
                洛水的流向为西北——东南,总体偏向南北走向,从而可以在西次四经出现洛水支流,以及河水支流。
                泾水在渭水地位重要,但是主体在高原面以内,形成的众多切割支流细小相近,外加人类探索较少,所以才造成支流记载稀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5-26 08:13
                回复
                  2025-05-16 17:57:17
                  广告
                  证据二:地理位置和历史条件
                  河渭水系处于西行的重要道路上,河西走廊地区离此并不很远,而这一地区曾经是周文化东迁后的重要基地,又区域广阔,相对有加强记载的历史条件。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5-26 08:16
                  回复
                    证据三:河水
                    在西次四经相继出现的河水支流,相信只要看到过那一区域地图的人绝对不陌生,从北洛河下游开始向北,一条又一条大河汇入黄河,可以直接证明的是如今榆林的无定河,就是西次四经的生水,这是有证明的,连山名都几乎对应,证据充分。其他关于四经这一处的证据众多,可以自行查询,不必一一列举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5-26 08:20
                    回复
                      证据四:华山
                      在西次一经中的大华山的记载大家并不陌生,而这座大华山,正是今天的华山,由于断块山地形形成了规矩山脉,十分方正。
                      而这,和秦岭流出的大量支流一样,证明了西次一经在渭河南岸的事实。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5-26 08:24
                      回复
                        证据五:汉水源头
                        在古书记载中便提到过潘冢山,这座山一共有两座,一座位于甘肃天水,另一座位于陕西,事实上无论是古汉水还是今汉水,源头都分别在两座潘冢山,这是侧面证明,但具体还需要考证,然而记载也绝对证明了西山经东段位置的确定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5-26 08:26
                        回复
                          证据六:昆仑山
                          众所周知,周穆王自西行至昆仑山,尽管昆仑山的位置经历了非洲说,亚洲说等之后毫无定论,但从原文判断,它一直在西北,西面,这也侧面证明了昆仑山所在的西山经就在中国西北部。
                          另外阐述个人观点,通过翻阅史记,汉书,后汉书,发现古人对于昆仑山的说法大体有三种,大多基于弱水出发。
                          1.位于大秦以西。这个是基于大秦(古罗马)的存在而西移的,可以说并不可信。
                          2.女国 阿褥达山。这个在今天的地理位置上指的应是印度河的源头,位于我国喜马拉雅山山脉。
                          3.酒泉南面的黑河(今下游被称为弱水)的源头,相对比较符合周穆王能走的范围。
                          从总体上,古人对于昆仑河的认识只有两条,弱水,河水,这意味着在那时,要么是对于赤水等的探索根本不存在,要么是赤水的位置他们已经完全不知道了,因为不在控制范围。
                          并且还有重要结论就是,古人对于昆仑山的位置定论,主要基于弱水是否存在出发,这与今天很相似,并且个人也怀疑,古人认为的河源到底在哪,虽然个人认为是积石峡或者大通河,但是具体如何呢?有待探索!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5-26 08: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