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吧 关注:4,352,959贴子:22,737,516

17年国考申论80+,浅谈关于大作文的一点心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好多小伙伴问我大作文的事情,那我就在这里另外写一篇关于大作文的帖子吧
一:试谈大作文如何阅卷:
在讲解大作文之前问大家两个问题:
1、双人阅卷,两人分差超过阀值,会三评。每一个阅卷人都会尽量避免三评,那大家是如何做到心有灵犀的打分从而尽量不三评呢?
2、每篇大作文改卷不过二十秒,阅卷人是如何确定的分数的?
如果你稍微思考一下两个问题就会知道,大作文可能并不是很多机构所讲的主观题,而是非常客观的题目,如果是主观题,将会陷入永无止境的阅卷之中。以国考为例:假如130万考生,阅卷时,一个人只重复批阅一道题,双人阅卷,每套卷5道题,在不三评的情况下就需要130万×2(双人阅卷)×5(每套五道题)=1300万次题目的批改。工作量及其庞大,阅卷人的水平更加参差不齐,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制定出超级明确的客观的标准才能让所有的改卷人打分标准趋向统一。
综上所述只是为了让大家明白了,大作文不是主观题,和小题一样,也是客观分+主观分(主观分占的很少)。大作文改卷的要点甚至比小题还要少。根据目前的反馈:19年地市级大作文平均15秒左右批改一份。这个速度甚至快于批改某些小题,因为小题的要点往往更多一些。
以上有不明白地方可贴吧关注或者私聊我,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1楼2019-06-19 14:58回复
    大作文大部分摘抄材料上限能得多少分?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19-06-19 21:33
    收起回复
      来河北试试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9-06-20 17:37
      收起回复
        二、关于作文标题:
        众所周知,标题=观点+主题。标题是文章的立意,而总论点也是文章的立意。文章的立意由谁确定呢?作文的题干。即标题和总论点和作文的题干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比如:由19年国考地市的大作文题干,我们知道大作文标题的两个要点“时代”和“做什么样的人”。从这个标题之中,除了知道标题也是有要点的,还有什么收获吗?很简单啊,对于标题来说:踩中要点,确定好立意比文采更重要。即:标题重在踩点,而不是搞得花里胡哨,不着边际。当然在踩中点的情况下,有文采更好。
        至于文采的具体表现,请拿到开头段,结尾段,以及分论点段的“段旨句”中去卖弄。标题的核心要义是踩到“要点”。
        以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私信我,大家一起交流探讨
        三、关于大作文总分论点
        以18年副省级的大作文为例,主要是这是一道明者高分,不明者也可得一个中庸分的题目。并且小伙伴们可以很好的理解相关大作文的理论。目前作文设坑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18年地市级大作文:试谈“有”与“无”。好多人读完材料根本不明白“有”是指什么,“无”是指什么,那还谈个what?。另一种就是18年副省级大作文“科学、艺术、古文化构成想象力的源泉”看似特别简单,读完就知道分论点是什么。实则不然。以后遇到分值高,又特别简单的题目,一定要多个心眼,多去思考一下。
        请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画线句子“科学、艺术、古文化对于想象力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构成了想象力的源泉”,自拟题目,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40分)
        其次,再问大家一个问题:深入思考给定资料5画线句子那一句话,要点都在给定资料5吗?肯定不是的。只是让你理解资料5的这一句话,又没让你根据材料5作答。但有一点可以很明确的是:材料5是我们找总分论点的核心,或者是说我们找总分论点的线索。要点主要出自材料几还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方法。那就是看前面四个小题已经用了材料几,剩下的材料基本就是大作文的要点的出处。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前四个小题已经用了材料1-4了,所以就不要去材料1-4里面去找要点了。但是需留心材料1-4的主题:智能经济、想象力。


        5楼2019-06-21 10:25
        回复
          几楼卖资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6-21 10:26
          回复
            资料五原文:

            从给定资料5中可以看出:
            第一段:在引出想象力
            第二段:想象力的含义
            第三段:想象力的现实意义:更好的应对智能经济时代
            第四段:题干内容
            第五、六、七段:分别介绍了科学、艺术、古文化的精神品质是想象力的源泉。
            第八、九段:举例说明


            7楼2019-06-22 12:52
            回复
              为了方便理解,1-4则材料我就不上大篇原文了,我直接把各个材料的主题给大家总结好。
              资料1主题:智能制造经济
              资料2主题:智能制造经济
              资料3主题:智能制造经济
              资料4主题:想象力是设计设计创新
              资料5主题:想象力的含义是创造力、人类用想象力可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科学的批判质疑精神、艺术的美学精神、古文化的智慧和美是想象力源泉。
              首先:资料5中:“科学的批判质疑精神、艺术的美学精神、古文化的智慧和美”这三个分论点写在作文中,你就能得24分左右了。那剩下的要点是什么呢?大家看看资料4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在解释想象力,同时资料5中也有一段在解释想象力。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要点。把这道题看做综合分析题来做,你会不会解释想象力?大家看资料1、2、3的主题是什么?是不是智能制造,那智能制造是不是要点呢?不一定,要看题干有没有要求“联系实际”。如果有“联系实际”,那么智能制造就是一个要点,如果题干没有“联系实际”,那智能制造可以考虑不写。


              8楼2019-06-22 12:53
              回复
                其次,大作文中的“联系实际”并不是指联系自身实际,而是指联系材料中的实际,那么这则材料的实际是什么呢?就是智能经济时代的到来。
                综上所述:这篇大作文的框架可写为:
                第一段:引入总论点
                第二段:想象力的含义
                第三段:运用科学的质疑与批判精神,滋养想象力
                第四段:饱览艺术的美学精神,美化想象力
                第五段:思索古文化的智慧和美,提升想象力。
                第六段:提升想象力,应对智能经济时代。
                第七段:尾段


                11楼2019-06-25 17:29
                回复
                  先顶一下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6-26 01:57
                  回复
                    四、关于大作文模板:
                    就大家最关心的大作文模板这个事情解释一下。给你15秒批改一份卷子,如果是你,15秒能看多少个字?如果字能认得清的话,速度起来也就二三百字。别拿做片段阅读的速度来和这个比较。言语题你看的是电脑码出来的字,换成考生写的,你就读不那么快了,难道忘了那些年抄别人作业的时候,还要问问别人某个字是啥?


                    16楼2019-06-27 11:08
                    回复
                      几年之前公考圈,盛行一种理论,“有效字”理论。但是近几年却不怎么提了,原因很简单,各大机构都想在作文这个地方赚钱,开各种有声有色的作文班。但是15秒批改一份,如果是你,15秒能看多少个字?即你在考场上最有用的是你的“标题”“总论点(开头段)”“分论点”大约这六七句话是要点分是客观分,是决定你作文几类文的基准分。故1200字的大作文,大部分字是用来美观填充字数的,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有用的就是你在考场写的那300字中的要点。而阅卷人要看的就是这300字。这300字就是“有效字”。那你说模板有没有用?答案是不一定有用。可能出现严重的撞车事故。如何才能有用?站在阅卷人的角度上想一想。阅卷人批改大作文时看的内容:首段(或者直接看首段最后一句的总括句)+ 每段的段旨句 + 结尾段(结尾不一定看,因为结尾无要点,仅仅作为升华的作用)。这些看完15秒差不多吧。而模板是不是又分为:开头段模板 + 分论点扩充模板 + 结尾段模板。这三个模板哪些最可能是阅卷人看的?开头和结尾。所以,开头和结尾的模板一定要“自己编”“自己编”“自己编”“自己编”。重要的事说四遍。


                      17楼2019-06-28 10:41
                      回复
                        目前常见的结尾撞车现场:对策坚持类结尾。
                        在结尾请不要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非一朝一夕。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懈努力、路远必至。这种对策坚持类的结尾。撞车撞的太厉害了。改卷本来不想看结尾的,因为结尾基本上就是升华一下,没有要点。但是改卷改到后期基本都会看一下,就是看看有没有背的这些模板。只要有烂大街的模板,基本上“主观分”可能就不给了。


                        18楼2019-06-29 11:35
                        回复
                          五 、关于大作文可能的判分形式:
                          现在说一说近几年大作文判分的几种形式:
                          一、踩要点给分:标题、总论点、分论点。
                          二、踩要点的层次给分:即题干可能要求考生在文章中出现基本的一些层次:如问题层次、积极意义层次、对策层次。
                          三、其他依据题干的判分形式:后续详解。
                          有些小伙伴问,考试的时候应该写几段的问题,我想说:考前能告诉你写几段的人,只有两个身份:一、命题人,二、骗子。至于具体写几段,是由“题干+材料”决定的。


                          19楼2019-07-02 10:11
                          回复
                            继续啊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7-03 01:33
                            回复
                              六、关于地级市的题目难还是副省级的题目难?
                              有人问我:地市级题目难,还是副省级题目难。我只能说不一定,同样的题目有些人感觉难,有些人感觉不难,这个很难限定。近几年比较难的作文题目12年的地市作文和18年的地市作文。
                              以上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知乎私信我,帮你指点一二,相信可以让你在公考的路上少走弯路。
                              下面是一篇曾上岸的小伙伴写的关于申论作文及其模板的框架,黏贴于此,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作文原文:
                              心系民生情系百姓
                              张氏夫妇不畏艰难,急流湍壑靠自己修建通途;愤怒网友不惜倾家,微博悬赏请局长污河泡澡。(材料中案例,稍加修饰,成对仗格式,显文字功底。一定是材料中案例!)不仅如此,涉及民生问题的诸多现象层出不穷:治污难、看病难、社会矛盾多、社保问题多……(几个问题也是材料中的,在做前面3道题的时候,就已经总结出来了,这里只是照抄下来,没难度。)民生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但上面事实从不同层面突显出当前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上,面临着严峻的民生问题。(一句话点出所有问题指向的实质:民生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百姓安享民生之路,路在何方?(提出疑问——只是个噱头,这样的噱头可以有效分别于其他申论文章。)
                              把脉问诊,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固定格式)一方面,政府缺少民生建设的观念和思路,发展经济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没有把民生建设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政府缺少足够成熟的施政政策和实施细则,投入巨大却常常收效甚微。(找出问题的两个原因,很难吗?随便想想也能写出几个,这里不赘述。)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出重拳组合拳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民生建设,先赢得民心,再掌控民情,最后让百姓乐享民生。(文章中心论点,这个很重要!非常重要!十分重要!要求是:有一定高度,表述简单、明确、直白、不要修饰!)
                              转变观念赢民心,是建设民生的迫切需要。(分论点一,这里强调格式,和一般申论模板不一样,当然却是我自己的模板。)政府责任的体现集中在切实解决老百姓的实际问题,安居乐业。(是什么)如果一味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基础建设,就会产生国富民穷的危险,所以,政府首先应转变发展观念,调整发展方向,向基础建设、民生建设有所倾斜。(为什么)“治天下者,以人为本”,这是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迫切需要。(怎么做)
                              协调统筹握民情,是建设民生的重要任务。(分论点二)河水污染让百姓怨声载道,而环保局长却声称“无污染,很洁净”;小区管理混乱不堪,当地职责部门却视而不见。(什么现象)此类现象集中说明当前政府对于民生建设存在信息收集差、沟通渠道窄、监管调研少的问题。(是什么)这要求我们要尽快行动,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民事、民怨、民情,以此作为后续工作的着力点,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怎么做)
                              综合治理控民生,是建设民生的创新思路。(分论点三)在治理思路上,要紧跟时代,敢于创新,多学习国外经验,消化为适合我国发展的“药方”。(怎么做一:学习借鉴)政府在综合建设民生工程的同时,还要有所侧重、突出工作重点,尤其是涉及医疗卫生、社保发放、社会弱势群体保障等方面,这些容易忽略的方面恰恰是检验政府工作的“试金石”。(怎么做二:注意轻重缓急)
                              民生问题涉及老百姓的方方面面,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等都与百姓息息相关。(是什么)在坚持民生建设赢取民心的基础上,更要注重扩大覆盖面积全面掌控民情,同时积极应对、综合规划做到科学稳步推进。(再次搬出中心论点,总结升华)相信,赢得民心,紧握民情,致力民生,老百姓定能受惠社会发展成果;相信,安享民生之路,路就在脚下。(写下希望,“路”的比喻和前文有所呼应)
                              此篇文章的模板:
                              _______ ,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仅如此,涉及____问题的诸多现象层出不穷:____、____、_____……____涉及百姓的切身利益和基本诉求,但上面事实从不同层面突显出当前我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上,面临着严峻的____问题。我们不禁要问:百姓________之路,路在何方?
                              把脉问诊,出现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政府缺少______的观念和思路,发展经济增强硬实力的同时没有把_______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上;另一方面,政府缺少足够成熟的施政政策和实施细则,投入巨大却常常收效甚微。这就要求我们,要尽快转变观念,出重拳组合拳解决_____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是___的迫切需要。__(是什么)___(为什么)__(怎么做)
                              ______,是___的重要任务。__(是什么)__(为什么)__(怎么做)
                              ______,是___的创新思路。__(是什么)__(为什么)__(怎么做)
                              ______涉及老百姓的方方面面,___、___、___等等都与百姓息息相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心论点)相信,________,老百姓定能受惠社会发展成果;相信,____之路,路就在脚下。
                              总结:
                              1.文章整体完整,非常逻辑强,主论点和分论点很明确,议论文:第一段归纳材料,发现问题(有一定高度的问题哦~);第二段找原因提对策(主论点);第三——五段展开阐释分论点;第六段总结升华做呼应。阅卷老师一目了然。这一点很重要,我们要做到阅卷老师在最短时间内知道你在议论什么,阅卷时间真的很有限!
                              2.分论点的三段非常清晰,在逻辑上有所递进,紧扣总论点,从民情、民心、民生三个递进的逻辑层面上展开论述,文字形式上对仗呼应,体现了“玩弄”文字的功底,是亮点。
                              3.整篇文章的文字格式也很有意思,开题引出安享民生之路这个概念,提问“路在何方?”,提出论点并阐释,最后总结并回答“路在脚下”,“民生之路”的概念贯穿全篇,很有亮点。
                              模板亮点的雕琢,目的就是最大可能的让阅卷老师看到,体现出高度的区分度。
                              当然这份模板做的还不够详细,特别是分论点的扩充。对申论大作文有疑问,有困惑的小伙伴都可以知乎关注私信我。
                              感谢知乎提供一个知识输出平台,让公考小伙伴相互交流经验,让天下没有难的申论。空闲时间将在知乎持续输出干货文章,为公考路上的小伙伴点明一盏启明灯。


                              21楼2019-07-12 10: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