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师大学科语文的专业课二在18年换了新的参考书:《语文学科教育学》和《语文教育展望》,也就是说我们19届是第二批用这两本参考书的学生,比较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只有18届的真题和才考上的学姐的笔记。
三月我就把两本参考书买回来了,大致翻了一下,看不懂。于是我便等18届复试结束后,找了一位考上的学姐,买了她的手写笔记,但是买回来的笔记我也看不懂。我想了想,应该是我没有自己去看书所以一下子要看精简版的笔记看不懂。
之后4—7月我就自己看参考书,差不多第三遍的时候才对这两本书有了一点点感觉,看书的时候我开始也在做笔记,可是我发现自己的笔记大部分是在机械的抄书,这就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于是我不做笔记,只看书,慢慢思考理解,在书上勾画我认为是重点的地方。
快八月的时候,我又重新买了一份822的资料,这时候我对两本参考书比较熟悉了,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与新的资料整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笔记,八月基本上就在整理822的笔记。
九月的上半月在完善822的笔记。下半月开始看文本解读的一些范文,整理教学设计的模板,因为是师范专业,平时也经常写教学设计,所以教学设计的模板整理起来相对较轻松。而文本解读以前没学过,网上的范文也比较高深,一时半会儿也模仿不来,加上其他科目内容也多,文本解读接近十一月才整理出大致的行文思路。
十月至十二月822就进入了背诵状态,十月十一月每天差不多3小时,十二月每天都是五小时以上,因为前期看书理解下了很大功夫,笔记也自己整理了一遍,最后在上考场前勉强背完了。
写文本解读的前提需要读懂这篇文章,把握作者写作重点,然后才能写出文本解读,以及教学设计。这就又回到第一题说到的方法建议:背诵理解初高中重点文言古诗,同时还要看初高中其他课文。
最后:822考题灵活,十分注重自己的观点见解,所以一定要自己把参考书看明白,把知识整合内化,不能跳过这一步走捷径!



三月我就把两本参考书买回来了,大致翻了一下,看不懂。于是我便等18届复试结束后,找了一位考上的学姐,买了她的手写笔记,但是买回来的笔记我也看不懂。我想了想,应该是我没有自己去看书所以一下子要看精简版的笔记看不懂。
之后4—7月我就自己看参考书,差不多第三遍的时候才对这两本书有了一点点感觉,看书的时候我开始也在做笔记,可是我发现自己的笔记大部分是在机械的抄书,这就是浪费时间的无用功,于是我不做笔记,只看书,慢慢思考理解,在书上勾画我认为是重点的地方。
快八月的时候,我又重新买了一份822的资料,这时候我对两本参考书比较熟悉了,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与新的资料整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笔记,八月基本上就在整理822的笔记。
九月的上半月在完善822的笔记。下半月开始看文本解读的一些范文,整理教学设计的模板,因为是师范专业,平时也经常写教学设计,所以教学设计的模板整理起来相对较轻松。而文本解读以前没学过,网上的范文也比较高深,一时半会儿也模仿不来,加上其他科目内容也多,文本解读接近十一月才整理出大致的行文思路。
十月至十二月822就进入了背诵状态,十月十一月每天差不多3小时,十二月每天都是五小时以上,因为前期看书理解下了很大功夫,笔记也自己整理了一遍,最后在上考场前勉强背完了。
写文本解读的前提需要读懂这篇文章,把握作者写作重点,然后才能写出文本解读,以及教学设计。这就又回到第一题说到的方法建议:背诵理解初高中重点文言古诗,同时还要看初高中其他课文。
最后:822考题灵活,十分注重自己的观点见解,所以一定要自己把参考书看明白,把知识整合内化,不能跳过这一步走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