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的长江之痛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五大城市群,其中四个都是中心明确,城市基本连成一片,双核或多核发展,唯有中部至今还是一盘散沙。
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有31市,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中心,可是这三个中心之间却很难协同。究其原因一是中部基础弱,三省会之间距离较远,不久之前这三个城市之间还是茫茫的原野。二是三城都是各自省会,首要任务是带动各自省份发展,还无暇顾及其他。湖北把发展二副~襄阳和宜昌当第一要务,湖南除了想长株潭一体化外更注重衡阳,对于江西来讲省城在全国比较落后,更有赣州这个老大难。
所以,这31市实际上还是各省各自发展,而且各自的重点都不在省际交接处。所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根本没有什么实质的协同。
其实,在过去的年代长江中游体现过自然融合的苗头。九江、岳阳是各自省份的副中心,经济省内第二,黄石曾经是湖北第二,荆州沙市曾经是湖北的明星城市。但是后来各省都开始转移重点,湖北弱化荆州,岳阳地处要冲,但得不到湖南的重点关注,湖北离江西最近的四个县市不属于黄石,而属于老区黄冈,这样三省交界之处天然形成了经济隔离带。这样再加上三省交界的九宫山,洞庭湖,三省从地图上看省会相隔不远,实际上离融合发展隔了天堑之远。
而形成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是因为长江。直到二十世纪结束,长江还是两岸交流的天堑。以前汉口的繁华很难影响到江南,黄州和鄂州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却因为交通不便,几经分合,最终还是归于两个地级市,所以湖北江西交界四县因为处于江北,也顺理成章的属于黄冈,而曾经靠矿山发达的黄石在矿山枯绝后,就成了经济和交通上的盲端。而荆州因为江南为分洪区和洞庭湖,大好的平原居然生生成了交通和经济的边缘地带。湖北的任督二脉成了武汉襄阳十堰一线,和武汉宜昌一线。整个湖北的江南发展水平低下。
而湖南三面是山,南边虽然翻过山脉就是广东,但粤北同样是经济绝缘带。江西情况类似。所以,湖南和江西的发展唯有向北,向长江才有出路。尽管湖北的江南发展不尽人意,但是湖南江西的第二城还是北部边界的岳阳和九江。
所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隔绝带就是湖北江南地带,这主要是长江带来的痛苦。现在要发展中游城市群了,就必须解决这个长江带来的经济隔绝带了。
其实现在这个问题都有解决的条件了。首先是交通。今天的长江在湖北境内就有二十多座大桥了,交通的隔绝已经不存在。而分洪区的解决也不难,可以在洞庭湖西的原湖区退耕还湖。那片地方本来就是围湖造田的,没有重要城镇。唯一的难题是要两省协作。而湖北与江西的联系问题只需要区划调整合理就行。只需将黄冈的山南四县划给黄石,让黄石成为一个正常的普通地市,负责和江西和安徽的经济交流即可。
如果解决了长江曾经带来的问题,其他问题就不难了,综合起来只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把华容南县安乡三县划归湖北,与石首连成一体,成为荆州的南区,主要负责洞庭湖退耕还湖。使荆州到武汉沿线摆脱洪水的威胁。同时做大荆州市,使荆州和常德能协同发展。
二、将咸宁市区划归武汉,洪湖监利划归咸宁,市府迁至赤壁。新咸宁市往洪湖方向发展。
三、将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划归黄石,黄石开始跨江发展。
四、武汉南昌长沙加强分工协作,少搞重复建设,各自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增强中部对全国的吸引力。
五、建立共同市场,撤销省际壁垒,让企业进入中部就直接面对三省市场。
六、把三省经济隔绝带变成三省经济活跃区。重点建设小池九江,瑞昌武穴,加强新黄石和九江的联系。重点建设赤壁洪湖岳阳,武汉加强咸宁区建设,湖南加大对岳阳的投入,新咸宁加强市区建设,发展嘉鱼与武汉对接。率先形成从长沙到武汉的中部第一条城市带。重点建设荆州南区,加强荆州南区与岳阳,常德,荆州,宜昌的联络,打造江汉平原核心区。
七、把九宫山打造成全国文明的旅游休闲胜地,聚焦三省人目光。
现在全国开始由城镇化改为城市群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如果不改变策略,抱团发展,还是延续以往的各自为战的局面,就很难在新的城市发展中取得先机,甚至会造成人才资金加速流失的局面。所以,中游城市群要想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落后于其他四个城市群,就要尽快作出改变。
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五大城市群,其中四个都是中心明确,城市基本连成一片,双核或多核发展,唯有中部至今还是一盘散沙。
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有31市,以武汉长沙和南昌为中心,可是这三个中心之间却很难协同。究其原因一是中部基础弱,三省会之间距离较远,不久之前这三个城市之间还是茫茫的原野。二是三城都是各自省会,首要任务是带动各自省份发展,还无暇顾及其他。湖北把发展二副~襄阳和宜昌当第一要务,湖南除了想长株潭一体化外更注重衡阳,对于江西来讲省城在全国比较落后,更有赣州这个老大难。
所以,这31市实际上还是各省各自发展,而且各自的重点都不在省际交接处。所谓的长江中游城市群根本没有什么实质的协同。
其实,在过去的年代长江中游体现过自然融合的苗头。九江、岳阳是各自省份的副中心,经济省内第二,黄石曾经是湖北第二,荆州沙市曾经是湖北的明星城市。但是后来各省都开始转移重点,湖北弱化荆州,岳阳地处要冲,但得不到湖南的重点关注,湖北离江西最近的四个县市不属于黄石,而属于老区黄冈,这样三省交界之处天然形成了经济隔离带。这样再加上三省交界的九宫山,洞庭湖,三省从地图上看省会相隔不远,实际上离融合发展隔了天堑之远。
而形成这样的局面很大程度是因为长江。直到二十世纪结束,长江还是两岸交流的天堑。以前汉口的繁华很难影响到江南,黄州和鄂州直线距离不到两公里却因为交通不便,几经分合,最终还是归于两个地级市,所以湖北江西交界四县因为处于江北,也顺理成章的属于黄冈,而曾经靠矿山发达的黄石在矿山枯绝后,就成了经济和交通上的盲端。而荆州因为江南为分洪区和洞庭湖,大好的平原居然生生成了交通和经济的边缘地带。湖北的任督二脉成了武汉襄阳十堰一线,和武汉宜昌一线。整个湖北的江南发展水平低下。
而湖南三面是山,南边虽然翻过山脉就是广东,但粤北同样是经济绝缘带。江西情况类似。所以,湖南和江西的发展唯有向北,向长江才有出路。尽管湖北的江南发展不尽人意,但是湖南江西的第二城还是北部边界的岳阳和九江。
所以,长江中游城市群的隔绝带就是湖北江南地带,这主要是长江带来的痛苦。现在要发展中游城市群了,就必须解决这个长江带来的经济隔绝带了。
其实现在这个问题都有解决的条件了。首先是交通。今天的长江在湖北境内就有二十多座大桥了,交通的隔绝已经不存在。而分洪区的解决也不难,可以在洞庭湖西的原湖区退耕还湖。那片地方本来就是围湖造田的,没有重要城镇。唯一的难题是要两省协作。而湖北与江西的联系问题只需要区划调整合理就行。只需将黄冈的山南四县划给黄石,让黄石成为一个正常的普通地市,负责和江西和安徽的经济交流即可。
如果解决了长江曾经带来的问题,其他问题就不难了,综合起来只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把华容南县安乡三县划归湖北,与石首连成一体,成为荆州的南区,主要负责洞庭湖退耕还湖。使荆州到武汉沿线摆脱洪水的威胁。同时做大荆州市,使荆州和常德能协同发展。
二、将咸宁市区划归武汉,洪湖监利划归咸宁,市府迁至赤壁。新咸宁市往洪湖方向发展。
三、将浠水蕲春武穴黄梅划归黄石,黄石开始跨江发展。
四、武汉南昌长沙加强分工协作,少搞重复建设,各自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增强中部对全国的吸引力。
五、建立共同市场,撤销省际壁垒,让企业进入中部就直接面对三省市场。
六、把三省经济隔绝带变成三省经济活跃区。重点建设小池九江,瑞昌武穴,加强新黄石和九江的联系。重点建设赤壁洪湖岳阳,武汉加强咸宁区建设,湖南加大对岳阳的投入,新咸宁加强市区建设,发展嘉鱼与武汉对接。率先形成从长沙到武汉的中部第一条城市带。重点建设荆州南区,加强荆州南区与岳阳,常德,荆州,宜昌的联络,打造江汉平原核心区。
七、把九宫山打造成全国文明的旅游休闲胜地,聚焦三省人目光。
现在全国开始由城镇化改为城市群战略,长江中游城市群如果不改变策略,抱团发展,还是延续以往的各自为战的局面,就很难在新的城市发展中取得先机,甚至会造成人才资金加速流失的局面。所以,中游城市群要想在今后的发展中不落后于其他四个城市群,就要尽快作出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