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吧 关注:12,431贴子:268,053
  • 7回复贴,共1

俞兆鹏:钟相、杨幺起义与南宋政府的招安政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兼评岳飞对待杨幺起义军问题


IP属地:安徽1楼2019-09-26 15:46回复
    一、钟相原是爱国的忠义民兵的首领
    在政治腐朽黑暗、封建剥削空前苛重的北宋末期,钟相于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开始.在家乡鼎州武陵县.以结社形式聚集洞庭湖周围各县贫苦农民。宣传“等贵贱.均贫富的农民平均主义理想,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但钟相还没有进行武装推翻赵宋王朝的活动。
    宋钦宗靖康二年(1l27年)金兵灭亡北宋前后,宋金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时.住鼎州武陵县唐封乡水连村天子冈的钟相,虽然不满宋朝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与封削,但他激于民族义愤,出干爱国之心.仍招募勤王民兵三百”,派其长子钟子昂率领,“随统制郑修武一行民兵五千人,前去武陵。入卫王室②。钟子昂的勤王民兵至邓州南道总管司之后,又开往南京应天府,与各地勤王军一起。拥戴赵构即位称帝,是为南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各路勤王民兵被“发遣归元来去处,各着生业。”③
    钟子昂从建炎元年(1127年)率领勤王民兵返回故乡后,因见时局动荡“依旧将元募人团集在家,结成队伍,多置旗帜器甲④.准备随时抗击南下金兵和南宋溃兵、游寇的杀戮,保卫家乡。他这种作为,无疑是一种爱国爱乡的表现。然而,湖湘地区的封建统治者认为,钟子昂在家乡团集民兵,意要作乱。建炎二年(1128年).湖南人王靖之竟具状向鼎、澧路兵马都钤辖唐悫告首。钟相因此以私置军器断罪,被编管衡州,而且久不放还。在当时南宋民族危机深重的时期.钟子昂不计父亲钟相所遭受的冤屈,仍以民族大义为重.积极参加保家卫国的斗争。南宋朝廷罢撒鼎澧路并作湖北路,改任唐悫为湖北路安抚使、知荆南时.钟子昂仍带领民兵随唐枣赴任.收复了曾被游寇李孝忠占据和破坏过的荆南府城。建炎三年,南宋叛将孔彦舟带领十万人马.从随州、郢州来犯荆南。孔彦舟原是宋朝东平府兵马钤辖.金军入侵时,他于建炎二年正月率军叛逃,并南下经淮西.来犯荆南。唐悫因见孔彦舟人多势众,且凶悍杀戮.十分害怕,便丢弃荆南,逃回鼎州.回到鼎州后,他仍惊魂未定,又带了随从人员和家属,进往辰州。唐悫一走,原来由他率领的兵马一时溃散,各奔东西,无人统摄。这时,钟子昂只好带领所部民兵,依旧返回家乡团集.以便观望形势。见机行事
    钟相组织忠义民兵.旨在保家卫国,然而,南宋的封建统治者却认为钟相是聚众造反,大逆不道。权湖北制置使傅雱,竟任孔彦舟为湖南北路捉杀使,命他镇压钟相。孔彦舟在鼎州,暗派间谍混入钟相队伍为内应,大败钟相。钟相和他的妻子尹氏、儿子钟昂(即钟子昂)、钟全、钟绪以及许多部属,被孔彦舟俘获.后被湖南安抚使向子涅杀害。孔彦舟曾“诈作钟相赚开鼎州城门,伤害军民.妄申朝廷,称是钟相、周伦等谋叛⑤。他在押解钟相等向南宋朝廷请赏时,又“造法物仪仗,张大其功”⑨。于是.在南宋朝廷,钟相等忠义民兵也就成了“僭号作乱的十恶不赦的“湖寇”。后来,虽然南宋朝廷发现傅雱所奏钟相情况有可疑之处,“以真伪未明”⑦,曾派监察御史韩璜前往湖南调查.但因钟相已经被杀.韩璜无法了解事实真相,只得返回朝廷,事情也不了了之。


    IP属地:安徽2楼2019-09-26 15:47
    回复
      二、杨幺被迫起义武装反抗南宋政府
      钟相牺牲之后,他的部将杨华、杨幺、黄诚、周伦等80余人,仍各自聚众,分别在龙阳县各村立寨自保。当时,湖湘地区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交织在一起。广大农民除了时刻有被南侵金兵杀戮的危险外,还受着南宋官府苛重的封建剥削。“ 湖南赋役繁重, 民有嫁老母、不举予以控析户免进丁者。” ⑧“ 江西、湖南北正赋外,多别科米,则有正耗、补欠和籴、斛面等,自一石输及五、六石,钱则有大礼、免夫、纲夫、赡军等,自一缗输及七、 八缗,吏缘为奸,其名日新。复调丁壮,把隘修寨,富者出财,贫者出力。民不堪命,则据险结党,抗拒县官。 ” ⑨正当湖南北路人民生活困苦和阶级矛盾日趋激化之时,建炎四年六月,南宋朝廷任命程昌寓为鼎、澧镇抚使兼知鼎州。程昌寓带了家属、财物和大批军兵,从水路前往鼎州上任,在途经龙阳县鼎口江时,其部下官兵因抢夺民间食物,激起了杨华、 杨幺等水寨之人的反抗。水寨之人打杀官军,夺取了程昌寓的辎重,从而走上了公开以武力反对南宋政府的遭路。也就是说,原来钟相领导下的忠义民兵转化成了农民起义军。
      杨幺起义军势力日益发展,杨幺乃自称“大圣天王”,拥立钟相的幼子钟子义为太子,进一步加强了对起义军的领导。当时,有个叫方畴的江西人向朝廷上封事说:“方今之大患有三:曰金虏,曰伪齐,曰杨幺。然金虏、伪齐皆在他境,而杨幺正在腹内,不可不深虑之, 若久不平灭,必滋蔓难图。” ⑩方畴的论调正符合当时南宋最高统治者“ 攘外必先安内” 的思想。于是,南宋朝廷命湖南安抚使折彦质督潭、鼎、鄂、荆南兵进讨杨幺;六月,又以王 为荆南府、潭、鼎、澧、岳、鄂等州制置使,率军并力讨捕。王躞因见起义军出没于弥漫的洞庭湖水之中,难以进讨,曾于七月间向朝廷乞请招安金字牌。宋高宗对起义军的力量估计不足,坚持主张用武力镇压。他说:“高官厚禄,以待梁魁,是赏盗也。幺跳梁江湖,罪恶贯盈,故命讨之,何招安为? ”11十月,王躞率水军至鼎口,进攻起义军失利,被起义军的木老鸦及流矢所中。十一月,阳武口一战,起义军杀死宋将崔增、吴垒,消灭了宋军水师主 力,宋军“一日之间,万人就死”12。
      绍兴三年,与南宋政府积极发动进攻杨幺起义军的同时,在宋金战场上,宋军连连失利。这年正月,金兵破金州,二月破饶风关,入兴元府,三月,宋游兵攻东京,被金所败。九月,伪齐刘豫及金派人联系交趾及溪洞首领,企图攻宋。十月,刘豫兵陷宋邓州,进随、郢、唐州及襄阳。十二月,金兵拔和尚原。面对这种形势,绍兴四年二月,从西北抗金前线来到潭州的知枢密院事张浚,为了缓和宋王朝内部的阶级矛盾,以全力对付金和伪齐,主张对杨幺起义军实行招安政策。金兵步步紧逼,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宋高宗为了缓和南宋政府与杨幺起义军之间的矛盾,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杨幺起义军“ 以不堪 ( 程) 昌寓杀戮为词”13, 宋高宗就将程昌寓派往广西知静江府,同时又将湖北兵马都监杜湛调任为忠州团练使,添差江西兵马钤辖,驻扎洪州。
      三月中旬,张浚未及实现对杨幺起义军的招安策略,即遭政敌弹劾而被罢击了知枢密院事的官职。三、四月间,南宋朝廷收到了荆湖北路安抚使刘洪道报告“伪齐李成结连杨幺”的奏札14。这使南宋朝廷十分紧张,便一面将刘洪道提供的情报转给正在抗金前线的岳飞, 耍他密切注视伪齐动向,一面于六月间将程昌寓从广西调回再任鼎州知州来对付起义军.七月间,折彦质也向王躞提出“以为贼不可招。”15王躞就派兵去践踏破坏起义群众的庄稼。为了反击官兵的挑衅,杨幺起义军攻破了鼎州杜木寨,“官军死者不可胜鼓”16,王躞也因此遭到朝廷的斥责。由于这年三月间吴玠打败金兵收复了秦、 凤等州,五月间岳飞收复了郢、 唐、随州和襄阳, 抗金战局稍有转机,南宋朝廷就调岳飞为湖北路荆襄潭州制置使, 以接替王躞。


      IP属地:安徽3楼2019-09-26 15:47
      回复
        三、岳飞招安农民军有利于抗金斗争
        权知岳州刘愿申向刘洪道报告所谓杨幺勾结伪齐将联合攻宋一事,笔者以为,“杨幺结连伪刘齐”之说,纵然事出有因,但可能查无实据。绍兴三年(1133年)十二月,伪齐将领李成虽然曾经派人去与杨幺谈过联合攻宋事宜,可是并未达成协议,事后杨幺也无任何配合伪齐攻宋的行动关于这一历史公案,笔者曾在《文史哲》1988年第3期上,发表过一篇题为《“杨幺勾结伪齐说”质疑》的文章,这里就不再多说。杨幺起义军的将领们,不仅不是勾结伪齐的汉奸,而且都曾经是钟相领导下的忠义民兵,是深明民旗大义的爱国壮士。特别是起义军的主要领袖之一周伦,他虽然最早被南宋官府指斥为与钟相一起谋叛之人,但当绍兴四年金兵与伪齐联合大举南侵时,他为了保卫民族利益,就捐弃前嫌,主动向南宋政府要求结束敌对关系。绍兴四年十一月,周伦派人向南宋岳州知州程千秋投诉状表明,只要南宋政府能保证起义群众的人身安全,为了全民族的利益,起义军愿意停止武装反抗南宋政府妁行动,共同对敌《杨么事迹》二)。周伦的这种态度,为南宋朝廷缓和国内阶级矛盾全力抗金开辟了道路。
        绍兴五年(1135年)二月,南宋朝廷命张浚以右仆射同中书订下平常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的身份,往平杨幺。同时,又以岳飞为荆南北、襄阳府路制置使,先事所部官军前往荆南对付杨么,张浚是南宋抗金派的主要人物,他虽然以为活动于湖湘地区的杨幺起义军“壅遏漕运,格塞形势”(17),隔断了南宋首都所在地与西北抗金前线的联系,是南宋王朝的腹心之害,但是他认为起义群众本是“无知村民”,因被官吏所迫才起来反抗.所以他主张应以诚信的态度加以招安,不应妄行杀戳。
        岳飞是当时著名的抗金爱国将领.他一向主张应把宋军主力首先用在抗金前线,不应首先用来镇压杨幺起义军。绍兴三年(1133年)当为伪齐联结金兵大举南侵并攻占襄阳等地时,岳飞曾上奏朝廷“今外有北虏之寇攘,内有杨幺之窃发,俱为大患。……今日之计,正当进兵襄阳,先取六郡。……而况襄阳六群,地为险要,恢复中原,此为基本。“(18)同时,岳飞也认为,杨幺等起义群众本是“国家赤子”,因程昌寓等官吏迫害.为了逃生才聚众反抗,“若屠戳斩馘,不是好官”(19)。
        正当张浚、岳飞准备对杨幺起义军采取招安政策时,程千秋已收到了周伦表示愿意接受招安的诉状。当年周伦与钟相一起,为了抗击孔彦舟,曾以“结寨乡社”的形式,组织忠义民兵。这次他向程千秋投状,仍自称“统管乡社水陆兵马”,表示他依旧是“忠义民兵”,且以钟相起兵归因于孔彦舟的杀掠。周伦还通知南宋政府说:“刘豫遣来招诱使臣前后十人,已行斩首,乞下边界几察”(20)
        既然起义军方面已有了和解的愿望,这使岳飞实现招安起义军有了可能。以前程昌寓、王燮之流也曾派人去招安起义军。但那只是要起义军无条件投降,而且缺乏诚信。如杨华初次归顺时,曾被程昌寓拘留监昔。这次情况有了不同,南宋朝廷在得到周伦的诉状时,特降黄榜褒奖周伦等忠义,并于二月十四日向起义军提出招安条件。诏:“黄诚杨太(即杨幺)周伦等,已前罪犯,一切赦免,疾速来太平州,建康府,以来枢密知院张浚行府、并开府刘光世军前公参.更当优异转官,依旧充水军。若内有愿乞外任、或邻近军州铃辖都监差遣者听。或愿归农人,即于鼎、澧州拔赐田土,支破口食.借贷种子养赡,仍免五年税收。”(21)同时,南宋朝廷又根据岳飞奏请,“诏黄诚、杨太等如率众出首.当议与湖南、北路知州差遣,并赐岳飞“金字牌旗榜十副,充招安使用”(22)。张浚虽已命岳飞为先头部队前往湖南,但他恐诸将不能理解他的招安政策,或逞兵杀戮.坏了国家大计,便于三月间向朝廷奏准,亲自前往湖南。四月间,岳飞到潭州后,首先派人招安了起义军首领黄佐。同月,南宋朝廷为了满足周伦等人的要求,将知岳州程千秋调任为鼎州知州。以替换起义军最为痛恨的程昌寓。


        IP属地:安徽4楼2019-09-26 15:47
        回复
          但是,起义军的首领们对南宋朝廷的招安政策,态度并不完全一致。当五月初一日,朝廷的招安黄榜被送到起义军水寨时,极大多数起义军将领都来看榜,并有接受招安之意,难独杨幺不肯前来看榜。由于杨么是起义军中掌握实权的最高头领,这就使其他起义军首领不能不对就招有所顾忌。
          五月十一日张浚到潭州。他在途经醴陵时,释放了数百名被捕关押在狱的起义军间谍,并发给文书,使分送到起义军各水寨,以表招安的诚意。因此,张浚一至潭州就有起义军黄诚、周伦先来请受约束。同月,岳飞又派遣早在去年归顺了南宋政府的起义首领杨华,前往水寨招安。杨钦原已派黄佐前去岳飞处联系接受招安事宜.后因见杨么不肯受招,只好依旧守在龙阳县讯州村水寨。岳飞因未见起义军有出来就招的动静,只得于六月间率领大军准备进攻水寨。这时;杨欤便乘机以起义军三千人合寨中老小共一万人、舟船千只,出首以就招安,得到了岳飞的厚待。岳飞随即“拣选强壮人充之军,其余者弱人,并给公据,放令归汛州村本业住坐,耕种田土,供丁二税,复为良民,众皆欢跃”(23)。在杨钦带动下,起义军将领全琮、刘诜等均来出首接受招安。
          杨幺原是钟相最忠实的部将,少年有为,血气方刚。他因见钟相父子惨遭南宋官府杀害,心中怀着强烈的阶级仇恨,聚众在洞庭湖中武装反抗南宋政府。因此,当南宋朝廷送来招安黄榜时,他思想上抵触极大,硬要与官军血战到底。这样一来,杨幺就成了大多数起义军将领打算接受招安的阻力。故而当岳飞进军水寨时,就有起义军将领陈瑫发动内变,投顺了岳飞。杨幺孤立无援,投湖自杀未死。黄诚为扫除招安阻力,只得杀了杨么,并与周伦一起带了钟子义前往来宋军都督行府,归顺张浚。当杨幺被杀后,岳飞的部将牛皋欲杀戮杨么部下起义群众,岳飞急忙阻止说,“不得杀,不得杀!”(24)这时,刘衡也相继投顺了岳飞,只有夏诚在水寨固守。岳飞进军俘获了夏诚,夏诚也归顺了岳飞。至此,杨幺起义军全部接受了岳飞的招安。
          在招安了杨幺起义军后,宋高宗夸奖张浚“不烦一夫之战,湖湘底定”(25),深感“上流既定,则川、陕、荆、襄形势连接,事力增倍”(26),南宋王朝抗金中兴大有希望。这时,张浚命岳飞进军屯荆、襄,以图中原”(27).他自己则“自鄂、岳转到淮东、西,会诸大将议防秋之宣,直至山阳,伪境震动”(28),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关于岳飞招安杨幺起义军的社会客观效果,后人赞颂说:“杨幺弄兵重湖数年,……今一旦遭遇岳枢相之来,不施一镞,不用一戟,不动声气,谈笑之问,了此大事,息甲停戈,各获休息,复见太平景象。……至谆熙九年(1182年),已历五十余年,未问府县人民生齿,安居乐业,繁伙熙熙。至如龙阳县上下祉江乡村民户,无虑万家,比屋连檐,桑麻蔽野,稼穑连云,丁口数十万,皆自岳枢相恩德保全之所由出。……今常德之人,每闻岳枢相之官称者,必有手加额,兹可以卜人心之所感仰也。”(29)


          IP属地:安徽5楼2019-09-26 15:48
          回复
            结论
            钟相于北宋末年封建剥削苛重阶级矛盾尖锐时期,在家乡聚众;宣传农民的平均主义理想,具有反封建性质。但当金兵灭亡北宋民族矛盾上升为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时,钟相激于民族大义,为了保家卫国,曾组织了忠义民兵,并派其子出师勤王,拥立赵构为南宋皇帝.勤王兵被遣返家乡后,钟相又领导忠义民兵展开了反溃兵、游寇的斗争。钟相的这一切活动都属予爱国行为。可是,南宋封建统治者出于阶级偏见,不容民间爱国武装存在,竟指派孔彦舟的溃兵,残杀了钟相父子,打击了民间爱国武装力量。钟相余部杨么、周伦、杨钦等由予南宋初年封建剥削的加重和地方官府对他们的进一步虐杀,被迫起义,公开举起了武装反抗南宋政府的旗帜。南宋政府虽屡次组织太军“围剿”,但终因将官的腐败与无能,连遭惨败,杨幺起义军势力日益增强。
            绍兴四年(1l34年),伪齐在联合金兵大举南侵前后,曾多次派人前去招诱杨么起义军,相约夹攻南宋。这时,农民起义军领袖周伦等人,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便捐弃前嫌,主动向南宋政府请求招安,以便一致抗击民族敌人。周伦等人的这种行为,显示了他们强烈的爱国精神,并反映了农民领袖们远大的政治目光和博大的胸怀。
            南宋政府感到活动于湖湘地区的杨幺起义军妨碍了抗金大局,却又无力加以剿灭,便采取了张浚、岳飞的建议,对起义军实行招安政策。由于起义军早就有了接受招安一致抗金的愿望,于是,岳飞几乎兵不血刃地招安了起义群众,起义军被收编为岳飞抗金部队中的水军。同时,南宋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撤换了湖湘地区的贪官污吏.分给起义群众土地、种子和粮食,并给予减免赋役的优待。为此,湖湘地区人口繁殖,生产很快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南宋军民的抗金斗争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高潮。基于上述分析,不言而喻,所谓“岳飞平杨幺”事件,实质上是南宋抗金部队与民间爱国武装在共同保卫民族利益前提下的联合,而这也是南宋政府处理农民问题效果最好的一次。
            因此,岳飞不仅不是什么“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而是历史的功臣。周伦、杨钦等不仅不是农民起义军的叛徒,而是真正的爱国志士。至于杨幺因不愿接受招安而被杀,固然与他个人思想的偏激与狭隘有关,但主要原因还在于,钟相的被害和官府对起义群众一度实行的虐杀政策,在他的思想中刻下了强烈的阶级仇恨。所以,我们对杨幺也不必进行过多的指责。


            IP属地:安徽6楼2019-09-26 15:48
            回复
              注释:
              (1)任崇岳;《建国以来岳飞研究综述》,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0年第10期。
              (2)(3)(4)岳珂:《金佗续编》卷25,“百氏昭忠录”卷9 “鼎澧逸民叙述杨么事迹” (以下简称“杨幺事迹”)。
              (5)(21)《宋备要辑稿》“兵”lO.“讨封叛”4,“杨么”。 (6)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37。
              (7)(27)(28)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3l、卷90、卷94。
              (8)薛季宣:《浪语集》 卷33 “先太夫(薛徽言)行状笺”。
              (9)《中兴小纪》卷9。
              (10)《杨么事迹》一。
              (11)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6。《中兴小纪》卷7。
              (12)(19)(23)(24)(29) 《杨么事迹》二。
              (1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74
              (14)《金佗续编》卷5 ,“丝纶传信录” 卷4,“刘洪道奏李成结连杨幺省札”、“再据刘愿题中杨么贼徒结连作过省轧”
              (15)(16)《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8。
              (1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6。
              (18)岳珂:《金佗稡编》卷10,“家集”卷11,“秘复襄阳札子”。
              (20)(22)《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5。
              (26)朱熹《朱子大全》卷95上,“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浚)行状”上。
              (25)三朝北盟会编》卷 168。
              本文原载于《天府新论》1991年第6期


              IP属地:安徽7楼2019-09-26 15:48
              回复
                有意讨论的请看完全篇,俞兆鹏教授是主张“杨幺未勾结伪齐”的,但他仍不以岳飞平定洞庭为非。讨论这一史事,脱离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辩证思考是根本不可能的。


                IP属地:安徽8楼2019-09-26 15: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