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林出版社吧 关注:3,452贴子:38,930
  • 9回复贴,共1

【读后感】《云水读年》:眼观世象,寻觅真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10-21 23:19回复
    在海峡两岸的摄影界,阮义忠这个名字可谓如雷贯耳。这位只有高中学历的男性不仅创办了后来为人称道的《摄影家》杂志,而且较早传播了西方的摄影理念,甚至被部分摄影家看作“摄影教父”,所到之处时常引起轰动。我们不禁好奇,他到底最终形成了怎样的摄影理念,以至于引来这么多的追随者,他的摄影作品又是如何体现出他的摄影理念,以及他本人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2楼2019-10-21 23:21
    回复
      走近阮义忠理所当然的通道首选是其摄影作品,然而,他的文字作品同样不失为可靠的替代选择,因为他同样是一名拥有个人风格的作家,他的散文作品简洁、凝练、克制,却又不乏对生活、对心灵的洞察。此外,他还从1999年起跟随证严法师行脚,为慈济基金会工作,并成了一个素食主义者。如此种种,不免让人好奇,在他这个信奉慈悲理念的摄影家看来,摄影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才是优秀的摄影作品。


      3楼2019-10-21 23:21
      回复
        比起强调摄影技术(形式)的摄影家,在阮义忠那里,生活(内容)比摄影本身更加重要,尽管他也丝毫没有忽略技术之于摄影效果的影响。阮义忠认为,在今日的摄影界,至少中国大陆,“观念、艺术性表现被许多奖项偏爱,纪实摄影越来越受冷落”,进而在这种环境下,“传统摄影的人文精神迅速流逝,暗房手艺也流失了”,不免令人惋惜。此外,摄影还愈发流于形式,摄影者“根本不用心注目拍摄对象,也不认真体会其中的内涵”,可“殊不知,摄影最重要的就是观察”。


        4楼2019-10-21 23:21
        回复
          这种形式与内容的争论,也体现在阮义忠的生活方式上。曾几何时,他也是一个楞头青年,对自己的未来既满是憧憬,又存在种种困惑。高中毕业的他,带着一腔热情前往台北工作,一边积累经验,一边自主加强学习,最终在摄影界崭露头角。不过,随着积累的作品、资源和人脉越来越多,随着受邀出席的活动、仪式越来越多,他偶尔也有沉重之感,甚至会问,这样的生活是他自己真心希望的吗?为此,他选择卸掉了名声和荣誉,只与妻子深居简出,却收获了简单带来的快乐。


          5楼2019-10-21 23:21
          回复
            佛教慈济基金会可谓阮义忠近些年生命的核心,也与他一贯的摄影与人生理念契合。他不仅身体力行地参与基金会的活动,比如灾后的重建,还用他观看世界的镜头记录下了慈济人的善行义举,让慈济人在台湾地区愈发受人关注。佛教的诸多观念与阮义忠的摄影理念相符,比如它的无常观,如果非要给摄影下个定义的话,那么,或许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在瞬间捕捉永恒的视觉艺术,而这也是佛教带给他的启示。


            6楼2019-10-21 23:22
            回复
              近些年来,阮义忠频繁往来于海峡两岸,极大地促进了两岸的文化交流,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也见证了两岸都市化的快速推进,对此感慨颇深。在他那里,摄影还附带着留住记忆这个功能或使命,他希望,“整个大环境在繁荣进步的同时,也能把我们的美好回忆留存,因为记忆就是一座城市的生命,也是它最珍贵的资产”,毫无疑问,这也是我们的希望。


              7楼2019-10-21 23:22
              回复
                @林小译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10-22 09:09
                回复
                  比起强调摄影技术(形式)的摄影家,在阮义忠那里,生活(内容)比摄影本身更加重要,尽管他也丝毫没有忽略技术之于摄影效果的影响。阮义忠认为,在今日的摄影界,至少中国大陆,“观念、艺术性表现被许多奖项偏爱,纪实摄影越来越受冷落”,进而在这种环境下,“传统摄影的人文精神迅速流逝,暗房手艺也流失了”,不免令人惋惜。此外,摄影还愈发流于形式,摄影者“根本不用心注目拍摄对象,也不认真体会其中的内涵”,可“殊不知,摄影最重要的就是观察”。
                  ——这个道理,其实很多人内心是懂的,但也许拍照的眼睛已经迷离了吧!


                  IP属地:江苏9楼2019-10-22 16:40
                  回复
                    谢谢分享阅读感悟!帖子已加精,欢迎挑选赠书~


                    IP属地:江苏10楼2019-10-22 16: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