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1、来自东欧的一把排箫。注意直径的变化
插入视频1
2、物理参数
如图1所示,被试排箫是用竹子细心制造而成的,每根竹管底部沿竹节切断。竹管被镶嵌在木制托架中,并相互粘接成轻微的弧形。每根竹管的顶部内缘(根宁注:似应为‘顶部外缘’)有稍稍加工的斜度,为演奏者嘴唇提供光滑的接触面,大一些的管子在内部也有轻微加工的斜面。
该乐器能基于F#4(394赫兹)演奏全音阶。除了最短的管子外,音准听起来是好的(一定程度依赖于演奏者),最短的管子发出的是C7,而非预想中的B♮ 6。不知道是不是有意为之。
随着音高的升高,管子的直径稳步缩小,但截面积的微小不规则给测量带来了一些困难。图2展示了一组管子直径 d 与管长 L 的函数关系,单位都是毫米。其指数回归表达如下

该尺寸缩放有两个目的。首先,这可使演奏者唇部到管子外缘的距离缩短,有利于演奏高音,这在后面会讨论到。第二,相关联地,这让乐器整个音域的响度趋于一致。
将管风琴笛管通常所做的缩放作与此进行比较,是饶有趣味的2。这样的经验规律,常被描述为相差一定音程时管径将加倍,或相差一个八度时的管径比值,后者代表性的范围是1.6 到 1.7 倍。如式(1)给出的那样,近似的法则是 d∝L0.75 (根宁注:即d与L的0.75次方成正比)。而排箫比典型管风琴管子的直径减少来得更慢。这是因为排箫的音域只有2.5个八度,对比之下管风琴则有5个八度,在排箫的管子序列中不存在巨大的音色平衡效应,无论如何事实上都影响甚微,因为排箫只是一件简单的旋律乐器。
秘鲁安第斯山排箫的一个测例,显示出与欧洲同类乐器非常相似的管径缩放特征,但其管径远为更不规则,也许是该测例低得多的价钱所致。作为对比,泰国竹排箫(Thai vot)是将管子环形安置在一个实芯的周围(根宁注:见根宁补图1),且所有管子的直径几乎相同。Vot各管顶端同样有斜切,没学过的人要吹出声则困难了很多。

图2、东欧排箫的管子缩放。回归线即d=1.32L0.43,d 和L 的单位都是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