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吧 关注:6,852贴子:73,022

回复:新年习俗:从小年到正月十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年初四是诸神由天界重临人间之时。有“送神早,接神迟”之说,所谓送神要一大清早就开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迟。


IP属地:广东20楼2020-01-27 11:00
回复
    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齐备,还要焚香点烛烧金衣。过去,老板想将某人“炒鱿鱼”,这天就不请他来拜神,对方也就心知肚明,自个收拾走人。


    IP属地:广东21楼2020-01-27 11:00
    回复
      2025-05-15 22:30:26
      广告

      关键词:迎接灶王爷
      正月初五

      -----过年了14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 “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
      正月初五,按民间习俗是五路财神的生日,因此要迎接财神进家,保佑自家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年年有余,同时自然也是送走“穷”的日子,故有“送穷出门”一说。同时,这一天又俗称“破五”,意思是之前几天的诸多禁忌至此就结束了。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楼2020-01-28 13:10
      回复
        关键词:迎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六

        -----过年15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初五刚把财神迎进门,初六就要送走穷神。送穷神这一天,要在家里面进行大扫除,扫出来的垃圾,还有没用的破衣服等等要全部扔掉。此外,还要喝一种素菜汤,这种汤是用菠菜、青菜等七种蔬菜做成的。
        正月初六“送穷”,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其意是祭送穷鬼、穷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送穷文》。唐代诗人姚合写有诗《晦日送穷三首》,其中第一首云:“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关键词:石头生日/送穷(送子)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3楼2020-01-29 00:48
        回复
          正月初七

          -----过年16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玉帝与王母命儿子盘古开天辟地后,为使凡间兴旺发达,又命女儿女娲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
          道教认为:“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汉代东方朔的《占书》也说:“岁正月一日占鸡,二日占狗,三日占猪,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马,七日占人,八日占谷。”
          在中国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七“人日”,人过生日,要以七种蔬菜,煮成七宝羹,也就是将七种蔬菜,煮成杂菜汤,在农业社会,大家都祈望吃了七宝羹,来年大丰收。
          关键词:人日/捞鱼生/摊煎饼/踏青/登高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楼2020-01-30 10:30
          回复
            正月初八

            -----过年17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一寸光阴一寸金。
            道教和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依照道教和星象家的说法,每人每年都有一位值年星宿,也叫“流年照命星宿”(日、月、水、火、木、金、土、罗候、计都九星轮流值年照命)。人的一年命运如何,完全操在这位值年星宿手里,而每年正月初八日为诸星君聚会之期,又传为“诸星下界”之日,故在这天祭祀星君(即顺星),便有可能获得星君的垂佑。因此,人们有的到白云观星神殿(即元辰殿)去烧香顺星。但不论是否去庙里进香,是日晚间,天上星斗出齐后,各家都要举行一个顺星的祭祀仪式。
            关键词:谷日/顺星


            IP属地:广东25楼2020-01-31 11:37
            回复
              正月初十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于地。
              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恐伤庄稼。也称“石不动”“十不动”。河南风俗这一日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之举。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由十个小伙子或十个小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大年初十是石头的生日,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要祭祀石头。在山东郓城等地有抬石头神的说法。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系住瓦罐的鼻子,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走,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关键词:石不动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7楼2020-02-05 11:55
              回复
                正月十一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压迫的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一日,俗称“请紫姑日”(有的地方为正月十四)。最早记载“紫姑”的文献是南朝宋人刘敬叔的《异苑》。大致说紫姑是人家的小妾,遭原配的嫉妒,并在正月十五这天被害死在厕所里,天帝玉皇怜悯,封她为厕神。但民间敬奉紫姑并非因为她是厕神,而是紫姑代表了深受压迫的女性,才得到女性的崇拜,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来祭祀。
                同时正月十一还是“子婿日”,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民歌中有“十一请子婿”的说法,即正月十一是’‘子婿日“,岳父们在这一天宴请子婿。相传,这是因为初九庆祝”天公生“的食物到初十还吃不完,所以,就在十一这天用来请子婿吃饭,娘家也不必再因此破费了。
                关键词:子婿日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8楼2020-02-06 14:14
                回复
                  2025-05-15 22:24:26
                  广告
                  正月十二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开始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从新年到正月十一,人们吃的食物中大多丰富且多油。因此,从这天开始,人们开始饮食清淡,清肠润燥。更重要的是,由于三天后将是元宵节,从这天开始就要准备。家里将会买灯笼,搭灯棚。
                  民间俗称“正月十二搭灯棚”。意思是元宵节将近,村庄中的管事人从这一天开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壮年准备花灯,做元宵赏灯的各种准备工作。
                  有童谣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关键词:搭灯棚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9楼2020-02-09 00:23
                  回复
                    正月十三

                    正月十三,点灶灯。各家试点制好的灯。扎彩灯,吃汤圆。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三。元宵节的准备还在继续。在中国南方,这天要欣赏灯笼。络绎不绝的中国人会在这天去城隍庙赏花灯。而这仅仅是元宵节的序幕。除了传统的红灯笼外,还有许多不同样式的花灯。灯展通常从今天开始到正月十八结束。
                    在正月十三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被称为“灯头生日”。民间在这一天要在厨灶下点灯,称为“点灶灯”,其实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临近了,各家都试点制好的灯,才被说为“灯头”之日。
                    正月十五闹花灯,一般要从正月十三扎彩灯开始。正月十三日为“上灯”;十四日为“试灯”;十五日为“正灯”;十七日为“罢灯”。从正月十三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张灯结彩扎彩灯啦!
                    关键词:买灯笼/点灯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0楼2020-02-10 00:13
                    回复
                      正月十四


                      正月十四,拜临水娘娘,保佑妇女孩子健康。试花灯。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四。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十四这天所有的事都是为了第二天的元宵节。这天,灯会正是开放供市民购买灯笼。为了元宵节,像舞龙和舞狮的表演开始在大街上演习。也有人写灯谜猜灯谜来增加节日欢乐气氛。在中国,灯谜是非常传统的字谜游戏。大人和孩子都喜爱解决这些问题。
                      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临水娘娘”(又称“顺天圣母”)的诞辰。传说临水娘娘姓陈,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于是民间立祠奉祀,称为“临水娘娘”、“顺天圣母”。其实,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也是她们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为了准备正月十五的上元宵节,民间和朝廷都会在这天搭建灯棚,悬灯结彩,并做一些游艺节目的预习活动,成为“试灯”以便迎接一年一度的元宵佳节。至于市面上卖灯笼的小贩,早就准备了各式各样的花灯,准备贩卖,成为“灯市”。
                      关键词:猜灯谜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1楼2020-02-11 00:28
                      回复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

                        ---浮元子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2楼2020-02-12 13:11
                        回复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灯节期间,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又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3楼2020-02-15 02:44
                          回复

                            相传,正月十五日正是蚕神嫘祖的生日,因此这一天便成了百姓祭祀“蚕神”的日子。祭蚕神用白粥加上肉脂为供
                            品,同时用一杆竹竿挑着灯烛插在田间,谓之“照田蚕”(据说观察灯火颜色可以判断一年的丰歉)。这项活动逐渐成为了后代元宵节观灯习俗的一种源头。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4楼2020-02-17 01:23
                            回复
                              2025-05-15 22:18:26
                              广告


                              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唐《艺文类聚》:“《史记》曰:‘汉家以望日祀太一,昏时到明。’今夜游观灯,是其遗迹。”汉武帝初从谬忌之奏,以为太一为天神之贵者,于是置太一坛以祀太一神,而后又兴建甘泉宫,宫中设台室,画天地太一等鬼神,且置祭具,每逢正月十五上辛夜,汉武帝在甘泉宫祭祀主宰世间一切的“太一”神,以祈求风调雨顺、国富民丰。这种从夜到明的祭祀活动,在祭祀时常常烈火满坛旁,类似后代通宵达旦的张灯习俗,自此正月十五被后人视为祭天祭神的节日流传下来。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早在两千二百多年前的战国时期,民间就已盛行祭祀太一神的群体性民俗活动。“太一”亦作“泰一”,传说中的天神。《庄子·天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 又云:“万物所出,造于太一。”注:“太一,道也。”《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正义》:“泰一,天帝之别名也。刘伯庄云:泰一,天神之最尊贵者也。”《淮南子·天文训》:“太微者,太一之庭,紫微宫者,太一之居。”《周礼》注:“昊天上帝,又名太一。”
                              太一相关文献资料:
                              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卷之六
                              太一神變五福護國禳兵品
                              混黃窈茫,無門無傍。朗朗太空,道氣無方。八十一劫,遼廓無光。混沌胞胎,不從陰陽。忽生至神,強名太一乘駕黃龍,手把天綱。狀玉嬰兒,丹錦緑裳。迴旋左右,真正八鄉。萬靈伏從,莫有敢當。太一大神,是為天根。時遊玉清,上聖之身。泥丸九宮,下生萬天。及以人民,各有知識。分別種倫,分形萬物。
                              太一真形,遊步玉京。上極無上,大羅玉清。眇眇劫仞,若亡若存。乘道之清,三元布宮。以九為程,太一禦之。
                              太一所行九宮三十二天,九色之氣隨宮灌之。三十二天,亦九宮之分,太一所臨制也。
                              東斗左扶,西斗右攜,北斗正樞,南斗轉機,中斗天蓋,太一內行。青帝執符,白帝持兵,赤帝行令,黑帝攝精,黃帝統運,萬裏前征。青天直使,仗鉞揚麾。赤天直使,太一回旗。白天直使,幹城積屍。黑天直使,奉衛咸池。黃天直使,五福大岐。五天直使,太一為宗。總領丁甲,啖魔飲風,玄纛嘯幟,與兵齊攻。
                              無極至空,龍變神移,太一道祖,萬生所資。天地輔成,中運妙微,太一受靈,日月同飛。眇眇億劫,混沌之中,神靜氣凝,布植九宮。九宮為一,一為九宮,九一之道,太一之宗。
                              玄中太一,上帝高尊,泛斗倚魁,天皇勾陳。九宮十精,玉緯金經,神風隨軒,輔翼萬仙。千和萬合,天地同鈞,一真大神。
                              楚简《太一生水》:
                              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也,是以成神明。神明复相辅也,是以成阴阳。阴阳复相辅也,是以成四时。四时复相辅也,是以成沧热。沧热复相辅也,是以成湿燥。湿燥复相辅也,成岁而止。故岁者湿燥之所生也。湿燥者沧热之所生也。沧热者四时之所生也。四时者阴阳之所生也。阴阳者神明之所生也。神明者天地之所生也。天地者太一之所生也。
                              《太上老君中經》卷上:
                              太一君有八使者,八卦神也。太一在中央,主總閱諸神,案比定錄,不得通亡。
                              《混元聖紀》卷之六:
                              孔子問曰:聞古之祀天有五帝之神尸之,有諸。老君曰:天有五行木火金水土,分時化育,協佐上帝,生成萬物,真神謂之五帝。孔子曰:敢問何謂五帝。老君曰:東方青帝威靈仰,執規以司春。南方赤帝赤嫖弩,執衡以司夏。西方白帝白昭矩,執矩以司秋。北方黑帝吋光紀,執權以司冬。中央黃帝含樞紐,執繩以司四季。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卷上:
                              東方青帝乘青龍...南方赤帝乘赤龍...西方白帝乘白龍...北方黑帝乘黑龍...中央黃帝乘黃龍..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三十五:
                              東方青帝駕青龍...西方白帝乘白龍...南方赤帝駕赤龍...北方黑帝駕黑龍...中央黃帝乘黃龍...
                              《太上赤文洞神三籙》:
                              “東方青帝駕於青龍,南方赤帝駕於赤龍,西方白帝駕於白龍,北方黑帝駕於黑龍,中央黃帝駕於黃龍,五方五帝各降神虛之氣,駕五龍各請就位”
                              《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之十九:
                              ”東方青龍,角亢之精。吐靈鬱氣,喊雷發聲。飛翔八極,周遊四溟。
                              西方白虎,上應觜參。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攝眾獸,嘯動山林。
                              南方朱雀,眾禽之長。丹穴化生,碧霄流響。奇綵五色,神儀六像。
                              北方玄武,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合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
                              東方青龍,銜符降真炁...南方赤龍,銜符降真炁...西方白龍,銜符降真炁...北方黑龍,銜符降真炁...中央黃籠,銜符降真炁..太一生水,周流萬方..九天有命,普告萬靈,促召天真,俱會帝庭。太一下降,雙星翊精。
                              《太上黃籙齋儀》卷之五十五:
                              “中央黃帝,統御萬真。”
                              《太上洞淵神呪經》卷之十三:
                              東方青帝青龍王,南方赤帝赤龍王,西方白帝白龍王,北方黑帝黑龍王,中央黃帝黃龍王。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六十九:
                              黃帝中主,萬神無越。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之三十六:
                              東方青帝勾芒,南方赤帝祝融,西方白帝蓐收,北方黑帝玄寧,中央黃帝軒轅,后土皇聖母。
                              《道法會元》卷之七十七:
                              “天帝者,昊天玉帝也。”
                              《道法会元》卷之八十一:
                              “中央黄帝,玉帝化生。”
                              《太上三洞神咒》卷之一:
                              “中央黃炁,玉帝化生。”
                              《银雀山汉简.黄帝伐赤帝》:“ 孙子曰: 黄帝南伐赤帝, 至于阪泉, 战于反山之原, 右阴,顺术,倍衝,大烕有之。三年休民,埶榖,赦罪。东伐青帝,至于襄平,战于平壤, 右阴, 顺术, 倍衝, 大烕有之。三年休民, 埶榖, 赦罪。北伐黑帝, 至于武隧, 战于幽陵,右阴,顺术,倍衝,大烕有之。三年休民,埶榖,赦罪。西伐白帝,至于武刚,战于流沙,右阴,顺术,倍衝,大烕有之。已胜四帝,大有天下,暴者由兹俯首臣服,咸尊黄帝为中央天帝,是为皇天上帝,以利天下,天下四面归之。
                              《蒋子万机论》--黄帝烕四盗:“黄帝之初,养性养民,不好战伐,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交共谋之,边城日惊,介胄不释。黄帝叹曰:“君危于上,民不安于下,主失于国,其臣再嫁,厥疾之由,非养寇邪?今处民萌之上,而四盗亢衡,递震于师。”于是遂即营垒,以烕四帝。”
                              《孙子兵法 行军》:“凡此四军之利,黄帝之所以胜四帝也。”
                              《便宜十六策·教令》:“左教青龙,右教白虎,前教朱雀,後教玄武,中央轩辕。”
                              《论衡》:“黄为土色,位在中央,故轩辕德优,以黄为号。东方曰仁,青龙,东方之兽也,皇帝圣仁,故仁瑞见。皇帝宽惠,德侔黄帝,故龙色黄,示德不异。”
                              《中兴天文志》:“石氏云,中宫黄帝,其精黄龙,为轩辕。”


                              IP属地:广东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5楼2020-02-18 14: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