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兄论这两套掌法,似乎于降龙十八掌有颇大的欠缺。
降龙十八掌最重视的是「留有余地」,每一掌发出,打出的力道是十分,留在自身的力度就是二十分,决不会将掌力放尽,不留余地。
洪七公白眼道:「可不是麼?那还用说?你满头大汗的练了这麼久,原来连这点粗浅道理还刚想通。可真笨得到了姥姥家。」又道:「这一招叫作『亢龙有悔』,掌法的精要不在『亢』字而在『悔」字。倘若只求刚猛狠辣,亢奋凌厉,只要有几百斤蛮力,谁都会使了。这招又怎能教黄药师佩服?『亢龙有悔,盈不可久』,因此有发必须有收。打出去的力道有十分,留在自身的力道却还有二十分。哪一天你领会到了这『悔』的味道,这一招就算是学会了三成。好比陈年美酒,上口不辣,后劲却是醇厚无比,那便在於这个『悔』字。」
而且有道是「老阳生少阴」,即时没有九阴真经相辅,降龙十八掌练到后面,像「履霜冰至」等招式,劲力中已是刚柔并济,阴阳互补。
二版的《射雕英雄传》已有提及这一点:
他本想此间显非吉地,这女子也非善良之辈,但与她无冤无仇,但求冲出门去,既不愿与她多所纠缠,更不欲伤她性命,是以掌力之中留了三分,岂知这女子功夫甚是了得,稍有疏忽,只怕两人的性命都要送在此地,当下吸一口气,两肘往上微抬,右拳左掌,直击横推,一快一慢的打了出去。这是降龙十八掌中第十六掌「履霜冰至」,乃洪七公当日在宝应刘氏宗祠中所传,【一招之中刚柔并济,正反相成,实是妙用无穷】。洪七公的武学本是【纯阳至刚一路,但刚到极处,自然而然的刚中有柔,原是易经中老阳生少阴的道理,而「亢龙有悔」、「履霜冰至」这些掌法之中,刚劲柔劲混而为一,实已不可分辨。】
郭靖得《九阴真经》之助,掌法确是提升不少,尤其在发劲方面,在第一重劲道后,可以叠加十三道掌力,这才是降龙十八掌本身达不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