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话吧 关注:8,317贴子:13,294
  • 7回复贴,共1

上巳节特刊 | 三月三,说黄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上巳节”,俗称三月三,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人们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有起源于沐浴兰汤以辟邪之说,比较具有巫术性质。
可能大部分人对于上巳节还是比较陌生,不过对于《兰亭集序》应该还是比较熟悉的,毕竟高中必考篇目——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这里的“修禊事”就是指的“祓禊”,而流觞曲水、传杯咏赋,则也是上巳节在魏晋时期衍生出来的习俗。
而在湖北,有三月三,地菜煮鸡蛋的习俗。在网上查了一下,有说这个习俗是来自神农的,也有说是来自华佗的,没有准确说法。
咳咳……那么这个三月三和黄帝有什么关系?
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三月三是黄帝的生辰,同时也是黄帝公祭日。作为炎黄子孙,对于我们中华儿女两大血脉源头之一的黄帝,不可谓是不熟悉了——什么涿鹿之战、乘龙升天什么的大家都耳熟能详。
所以关于黄帝的事情,能够翻出什么花来吗?
还真有。请看以下——


IP属地:湖北1楼2020-04-07 10:14回复
    >>作为雷神/天帝<<
    在很多文化中,掌管雷电的神明都是天帝/神王——如印度神话中的因陀罗、希腊神话中的宙斯、迦南神话中的巴力、早期北欧神话中的托尔等等。
    但是……中国,雷公,好像不是特别厉害?
    说出来让人震惊,在最早的时候,黄帝在中国神话信仰中是具有雷神属性的。在后来道教信仰中的“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很有可能就继承自黄帝雷神信仰——
    「黄帝名轩辕,北斗神也,以雷精起——《重修纬书集成》卷六《河图始开图》
    轩辕星,主雷雨之神。——《重修纬书集成》卷四《春秋台诚图》
    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p.s. 轩辕十七星对应狮子座和天猫座)——《史记·正义》」
    其实从《黄帝战蚩尤》中黄帝猎杀夔兽制造雷鼓,我们可以看到黄帝作为雷神的暗示。
    《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古时代神话奇兽,生于东海流波山——
    「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
    事实上在春秋战国的信仰中,云、雷、雨神是一体的。像云神丰隆(有拟雷声之意),雨神屏翳(云蔽天日之意)都具有这一属性。(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黄帝雷神考》,这里就不详述了)
    很多时候黄帝也被称为云师。
    「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左传·昭公十七年》
    黄帝者,号曰轩辕。能劾百神,朝而使之。弱而能言,圣而预知,知物之纪。自以为云师,有龙形。——《列仙传·黄帝》」


    IP属地:湖北2楼2020-04-07 10:17
    回复
      2025-05-14 10:00:01
      广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07 10:19
      回复
        说起云神就不得不提一嘴《九歌·云中君》,以前我以为云中君可能是和东君(太阳神)对应的一位女性云神吧,后来发现完全不对——九歌里面,云中君排第二啊,仅次于东皇太一。而且仔细品品诗歌,就发现不太对味了——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
        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帝服”——事实上,九歌里面就只有云中君被称为“帝”,东皇太一的话,称谓是“上皇”。(郭沫若的说法这里帝服是五方上帝之服,而云纪的黄帝一般被视为中央天帝。)
        “览冀州”(为九州之首,因以代指全中国),“横四海”什么的,有种巡狩天下的感觉啊。
        “灵皇皇兮既降,云中君猋远举兮云中。”指云中君闪闪发光而降,又迅速返回天上,这比较具有闪电的属性。“与日月兮齐光”,也是很有可能代指闪电。
        这么一看,云中君……有可能是黄帝啊,而且在楚地信仰中地位还挺高的。考虑到闻一多的东皇太一即伏羲一说,云中君是黄帝也就没什么奇怪的。
        事实上黄帝的一些传说中,对于他神性的暗示是十分明显的——比如鲧盗息壤的传说里面: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命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山海经·海内经》」
        有提到鲧触怒了自己的祖父黄帝,因而被处死(这里黄帝明显作为天帝存在的,而不是作为历史上的帝王)。
        又如以下两则:
        「蚩尤惟始作乱……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报虐以威,遏绝苗民,无世在下……皇帝清问下民……——《尚书·吕刑》」
        这里的上帝很明显指的是黄帝,事实上更像是在描述天帝在处理蚩尤的叛乱,而非两个部落的相争。
        「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
        这里黄帝更像是派遣天女魃,而非我们一般认为的祈请。而且,“天女魃”亦云“黄帝女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黄帝具有天帝位格的佐证。
        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似乎他的神话属性被淡化,而作为祖先、圣贤、英雄的属性被彰显。学界有观点认为,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黄帝的形象事实上经历了一个神话历史化的进程。
        作为中央天帝,五帝之首,司掌雷雨云的黄帝的神性地位还是挺高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亚于其他神话中的雷神神王/天帝的。不过雷神被削可能也是一种趋势?毕竟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恐惧,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提高在逐步下降,因此概念神替代自然神成为主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IP属地:湖北4楼2020-04-07 11:11
        回复
          >>作为帝鸿氏/帝江<<
          「黄帝又曰帝鸿氏。——《世本》
          帝鸿,黄帝——《左传·文公十八年》杜注
          黄帝,……又曰帝鸿氏——《五帝本纪》正义」
          帝鸿很多时候被作为黄帝的别名,所谓“帝鸿”者,鸿雁之中的帝者,像头雁一样引导人们前进。因此作为天下共主的黄帝称为“帝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当然,部分学者持这样的观点,认为“帝鸿”之名原是属于蚩尤的,但是由于黄帝打败了蚩尤,于是这个天下共主的称谓“帝鸿”也就归黄帝所有。
          《山海经》中关于帝江(“江”可通“鸿”)的描述从某种意义上也佐证了这一观点: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天山,多金玉,有青雄黄,英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汤谷。有神焉,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敦无面目,是识歌舞,实惟帝江也。——《山海经·西山经》」
          这里帝江表色为黄(黄帝),里色确是赤红色(蚩尤),可见帝鸿有可能是经过神性融合之后的综合神。而帝江在《庄子》中则被描述为名为“浑沌”的创世神,只不过他不是主动创世的,而是被队友给坑死的——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儵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报帝江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浑沌无孔,象征着天地演化前圆融完好的状态;浑沌即死,于是天地万物从中演化;而浑沌为中央之帝,这也符合黄帝的设定。不过浑沌演化天地,这个设定与盘古开天之间是否有某种内在联系呢?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4-07 20:08
          回复
            好帖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12 00:51
            回复
              >>作为道教始祖<<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道家追溯到最源头,可能并不是老子,而是黄帝。(就像儒家某种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伏羲)
              黄帝和道教的牵扯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深,抛去黄帝乘龙成仙一说外,黄帝和道教的其实有很深的牵扯。事实上道教三祖中,有始祖黄帝,道祖老子,教主张道陵的说法。而黄老学说中的黄,即是黄帝。
              「“贤之纯者,黄、老是也。黄者,黄帝也;老者,老子也。黄、老之操,身中恬淡,其治无为。——《论衡》」
              可见道教黄帝排位是在老子之前的。当然黄老学说比后来的道教更重功用,与统治的结合要紧密很多,相比与老庄之学,也要更加刚健。
              黄帝对于道教影响也是很深远的,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黄帝,如《黄帝九鼎神丹经》、《黄帝内经》、《龙虎经》、《阴符经》等。而且,也曾经有把黄帝奉为道教至高神的说法——不过没有成为主流。我猜测的话,可能是因为道教推崇一个大周图书管理员并不会引起什么;而如果碰瓷上始祖黄帝,可能就是翻车现场——考虑到中央集权,以及宗派争端什么的,一般而言,作为祖先神还是天帝,是不会允许非官方随便祭拜的。这也就导致一种奇怪现象——在民间昊天上帝/太一这些至高神名号,还没有玉皇大帝知名度高,甚至于后来,人们逐渐忘记了这些神明,甚至某种程度上导致他们被玉皇大帝取代。
              说到这里我就有了个大胆的想法。三清之首是谁?是元始天尊。但是元始天尊出现的相当晚,甚至比灵宝天尊/太上玉宸大道君还晚,一般对于元始天尊的渊源有两种观点——一为盘古,二为梵天。有没有一种可能,元始天尊的原型之一其实是黄帝?考虑到黄帝具有中央天帝/皇天的位格,甚至于有时也具有创世神的位格,而元始天尊在早期也具有天帝位格,这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此外,考虑到帝鸿-浑沌-黄帝与盘古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广泛的黄帝有四面之说(梵天也有四面),似乎更近一步的暗示了这种可能性。【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猜想,请勿深究】
              ﹉﹉﹉﹉﹉﹉﹉﹉﹉﹉﹉﹉
              因此,让我特别不理解的一点是,为什么在很多洪荒流类小说中,黄帝都被降维削弱了,仿佛他上位是靠得三清/天庭的帮助,自己仿佛也没有什么能力一样。
              ﹉﹉﹉﹉﹉﹉﹉﹉﹉
              (你以为我只是个青铜,其实我是个王者)
              ﹉﹉﹉﹉﹉﹉﹉﹉﹉
              参考文献:
              [1]叶庆兵.《史记·五帝本纪》系列人物神化史化考论[D].山东大学,2017.
              [2]叶桂桐,叶茜.楚人神系及“云中君”神主、神格之演变——包山楚简神祇考释[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9(05):36-39+51.
              [3]叶修成,梁葆莉.黄帝神话传说与东夷文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71-76.
              [4]李志鸿.雷法与雷神崇拜[J].中国道教,2004(03):32-36.
              [5]李明俊.黄帝雷神考,https://zhuanlan.zhihu.com/p/73004878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12 14:58
              回复
                楼主说得对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4-09-14 09: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