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长安与你相守吧 关注:21贴子:3,091
  • 10回复贴,共1

【 第八幕:爱新觉罗秦奋、白禅仲策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第八幕】
时间:正观四年
地点:工部
人物:秦奋5、白禅仲策4
内容:白禅仲策得知事情前因后果,劝秦奋往帝前自陈忠心。并表示其心愿虽好,但终究是年轻气盛且初出茅庐,办事考虑不周是常有之事,不必就此灰心气馁。可更改思路,改修京畿舆图。秦奋悦纳其建议。


1楼2020-04-30 16:51回复
    1、
    秦奋:真是人心难测,大人可已知晓瑞贝勒上疏弹劾一事?
    仲策:自然已有耳闻。不知阿哥有何感想?
    2、
    秦奋:此事非同小可,恐怕舆图一事,多半是要夭折了。
    仲策:年轻气盛且初出茅庐,办事考虑不周是常有之事,不必就此灰心气馁。
    3、
    秦奋:依您之见,我们仍有转圜余地?
    仲策:为何不可?只要有心,不如小试牛刀。此事老夫深思熟虑后,不如改修京畿舆图?
    4、
    秦奋:您的意见是从一地着手?
    仲策:改修京畿舆图,前面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亦不会引人疑心。
    5、
    秦奋:您言之有理。改明日我便往汗父面前请令,自白忠贞。
    仲策:老夫果然没有看错人,阿哥一点就通。


    2楼2020-05-01 13:09
    回复
      2025-05-16 06:22:50
      广告
      -
      ( 颓云遍布,一度失落在矇眺之中,一着不慎,登高跌重,满盘皆输。璇台玉堂之上,工部诸人巴不得落井下石,搬唆之词甚为誖谩。论及一旦临利害攸关,必定墙倒众人推。唯在忧患與图一事,多半要落空。是否世事从来如此,不论是再好的经天纬地壮举,终究变沦为一腔壮志难酬。揭开粉饰的太平,贪狼虎群环伺谋动,憎妒诬谗。自古前有子胥伏剑,屈原自沉,为人唏嘘不止。)
      ( 郁郁寡欢,心有恻怆,至如此境地,师傅外派至远地,此心事又有何人可言说?甚至不知白禅大人何时已至身侧。想必其已知前因后果如何。时机未到,不可与瑞贝勒日后已成水火之势。乏善可陈,苦笑连连。)
      大人想必已知晓瑞贝勒的那封奏疏了,只言真是人心难测。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5-01 20:54
      回复
        3.
        -
        ( 此前的气交志满,意在一图既成,凌指江山壮美图景,挥斥方遒,建功利千秋万代。远来相觅,分说献愁衔以饮恨,雠忿难安,不胜忡怅之情,不若表示吾心中犹有余憾。)
        (一贯奉令唯谨,不敢忤逆。舆图事未成,便拦腰横折夭绝。赍志以殁,心血毁于一旦,歼灭殆尽,死何裨益?至绝境,方才知何为向死而生。)
        ( 祸貽及自身之时,倘若是只会鸣冤叫屈,便是无知小儿使的手段。若拿不出十足十的解决对策,只能陷入机阱泥沼,不得拔足。可想而知,白禅大人此番前来不止在镇静拊绥,恳挚慰勉。)
        ( 立身鵠恭请缨,亟蒙静待那遒壮抑扬的布施化缘,指示点拨。)此事非同小可,大人可想而知,與图一事,就此夭折亦不为过。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5-02 11:12
        回复
          5.
          -
          ( 不出所料,白禅大人老谋深算,拨云雾气,弥始犹见青天浩荡。清风扫门,明月侍坐。历经三朝什么风浪没见过,行水暗渠阴沟是常事。一封奏疏罢了,全然不落其法眼,岂视作祸福加身犹而避趋之,权且当政见不和。汗父尤未加以表态,那么是否非是一槌定音,殆将堙絶。)
          (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一脉相承,白禅大人可算作我的半师。其言有若明星烺烺,意在拳拳相授,解疑释惑。傍观者审,当局者迷。因有困而知之勉行,兀自能够领悟而获益无穷矣。)
          依大人之见,而今困局仍有转圜余地?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5-02 15:38
          回复
            7.
            -
            ( 此言既出,恰如一语点醒梦中人。事千端,诚然遗忘所居京畿之地,犹可大施拳脚,作一番文章。京辅关轂,顾视之,物华天宝,人烟阜盛,非其余诸省可拟比。小处着手,以示展自身本领,未尝不可一试。)
            ( 无变古,毋易常。形势尚未澄明之际,早已裹挟成休戚与共之。一味固执己见,只会因小失大。已明见不可而进,为何不激流勇退,改寻出路?思能补过,尚不晚矣。)
            多隆敖一早便知大人您通达谙练,办事敏捷,在此拜谢大人指点。依您所见,意思是改从一地入手?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5-02 16:08
            回复
              ( 朝堂之上,从未有父子兄弟。为政为人,皆为自己利益所图,我与章衡机衡二子亦是如此,倘若并非有如此想法,那日庙宇坍塌,自也不会对着户部咄咄逼人,索要钱财。我定然想要小子飞黄腾达,却也要顾念其所谋之事是否会阻碍我之仕途,来去一言,便显得亲情格外薄弱。)
              ( 眼前人更如此,大约兄弟之间,并不讲这些大道义,间隙,龃龉更是争夺溃败的源头。我自听得上奏后,心中便觉得一时不是滋味,至如今年纪,历经几朝更替,实在不知尚在几位阿哥初入庙堂之际,就能掀起这样的波澜来。沉吟片刻,便询道)
              :老夫自然是有所耳闻的,只是不知贝勒爷是何感想。


              IP属地:江苏10楼2020-05-03 01:43
              回复
                ( 他尚还年轻,有还未用完的雄心壮志和广阔的胸怀,如今与我讨教的样子,着实像极了我的第一位学生,襄王。他初拜我为文师时,亦是这样一张有朝气的面孔,与我共论当今政事,疑惑为官之道,是非黑白,究竟何为明,何为暗。只是少年英烈,早早的销声匿迹于皇家,连同襄字一并,没入了青史未曾提及的地方。喟叹一声,与他道)
                :年轻气盛初出茅庐,办事考虑不周自然是一件常事。
                ( 若他能办的十全十美,倒是无需旁人多言了。没吃过苦头怎么也不会有坚韧的体魄与精神,如今业只是个过程罢了。)
                :贝勒爷倒是无需这样灰心气馁。


                IP属地:江苏11楼2020-05-03 02:26
                回复
                  2025-05-16 06:16:50
                  广告
                  ( 我在工部任职,业已有数年了,自江苏归京,便直入工部,一纸调令并非去的都察院,刑部这些我从前惯了的地方,而是重习京畿为官的规矩,从工部寻些调迁的政绩来做。如今地位已经有了,可工部之事,迟迟未见极大的起色,却也不防我在此刻提点他几句。)
                  :转圜余地自然是有,只消换个方式去想,又有什么不可?
                  ( 这样冠冕堂皇的话说的多了,恐会叫人心觉无趣,便又紧跟了一句):贝勒爷此刻大可以小试牛刀,从京畿舆图始。( 捞了一缕下巴上的胡须,又与他道):老夫深思熟虑之后,觉得仍从这里开始,改修为主,尚还能一试,贝勒爷以为呢?


                  IP属地:江苏12楼2020-05-03 02:31
                  回复
                    :如此,既说的只是改京畿的舆图,便不需考虑先前的问题了,眼下将贝勒爷困住的境地也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
                    ( 话音由此一顿,我知晓他在为什么而苦恼。瑞贝勒上奏之事倘若只是对他政绩有疑,尚还不至于叫他如此灰心,这其中一定写了些什么紧要的驳词,或会影响到养心殿的那位,这才有了如今的苦恼。可见,小子心中足见阿玛形象,实在是有些过分紧要了。)
                    ( 更何况,那是莅临天下的皇帝。见他面上好奇,也不卖关子了,续道):最重要的是,不会引人疑心。


                    IP属地:江苏13楼2020-05-03 02:34
                    回复
                      ( 疑心二字既出,和贝勒怎么也得知晓我的言下之意了。)
                      ( 他若是个聪明的——他果真是个聪明的。见他将我话中意思点明,并引以为戒,心下自然是欣慰的。彼时政周亦是如此通透,无需我将话说的太满,便能理解其中一二,而他年纪尚小,能有如此见解,已是不易了。颔首又应道)
                      :老夫自来觉得贝勒爷是个通透的人。( 未曾说自己没有看错人,而是反夸他一句,以示他算理解对了我的意思,笑道):贝勒爷果真是一点就通。
                      ( 二人又论京畿舆图几句,这才告辞,率先离去。)


                      IP属地:江苏14楼2020-05-03 0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