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时代的人物:杜甫|吉川幸次郎 2017-09-14 09:46

∞《中国诗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86
杜甫的一生,可分为四个时期(三十岁以前几无作品传世,暂且不论)。三十岁到四十四、五岁,作为没落士族的后裔,是骑着驴马,经历坎坷,彷徨徘徊于长安街头的时期,是长年做官的愿望一直未能如愿的时期。这是他一生的第一个时期。
公元七五五年,安禄山叛乱勃发,当时杜甫曾被叛军扣于营中,不久逃脱,奔赴新帝的行在。由此功劳,得遂其长年欲当官的夙愿。但荣耀即刻便失。或由于畿内一带饥荒不断,为了购粮度日,便偕家族,奔赴西面的甘肃省。于甘肃转辗移居,最后到了四川成都。在国家命运的动荡中,杜甫的命运也激烈地动荡着。这像小说般变幻离奇的四年,即杜甫四十四岁到四十九岁的四年,是他的第二个时期。
在成都的三年间,是幸福的。物资富足,气候温暖。幼时好友严武当时为四川的节度使。由于严武之情,得以在成都近郊经营草堂,在那里定居。这是他的第三个时期。
但严武一死,四川内乱,幸福破灭。杜甫偕同家族,乘舟沿长江东下。先是在四川、湖北交界处的夔州这个峡谷的小城里逗留了二年多,那里亦无定居之地。便又乘舟,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上漂泊。公元七七二年,五十九岁时,在今湖南省境内,卒于舟上。这是第四个时期。据说是食牛肉过多而亡。这与他的朋友李白,为了追求水中的月亮而死的传说相比,确实可谓是杜甫的死法。
壮节初题柱,生涯独转蓬。
根据以上对杜甫生平的简略划分,其后半生多是在旅途中度过。这一点,与芭蕉相同,不仅生活状况相似,诗的境界也相似。
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落日在簾钩,溪边春事幽。这样的句子,似与芭蕉的俳句相去不远。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