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410贴子:24,781,376

回复:〖分享〗古代汉语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dd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7-11 13:21
回复
    前几天高考,听说齐桓公火了,好奇使我去看看题,看完题目后我笑了,因为我相信我们玩古风演绎的,无论是混政斗还是混宫斗,大概都能写出满意的作文。混政斗过宫斗最能提升的,就是多角度辩论问题的能力啊!
    假如你要在朝堂上和对手讲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事,或者你要用他们的典故劝谏君主,你看这个作文不就写上了吗?还不用写成文言文,多简单?
    我个人对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角度做了一些分析,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一)从个体进行分析
    姜小白:
    1.唯才是举、用人不疑
    2.心胸宽广有容人之心
    3.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不刚愎自用
    4.有大局观,看问题做事情能从国家的层面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
    管仲:
    1.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2.交友甚广,不以立场为敌
    3.不管处于什么阵营,都能积极进取,踏实肯干。
    鲍叔牙:
    1.友谊:当朋友和自己处于对立阵营,并不以此为敌,交好依旧。当朋友受难,挺身而出,冒生命危险保下朋友,管鲍之交成为古代友谊的典范。
    2.有大局观:想问题做事情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不以个人得失为意。
    3.有心胸:管仲上位势必影响他的地位,但他心胸宽广,眼界高,不在乎眼前得失,终青史留名。
    4.知人知己:知道管仲的才能,也清楚认识到自己和管仲的距离,实事求是,不狂妄自大,不自卑,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
    (二)从整体角度分析
    整体来说,齐桓公能有如此霸业,光靠他自己不行,光靠管仲也不行,没有鲍叔牙也不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功绩,与众人的才能与努力脱不了干系。
    这是一个1+1大于是2的故事。
    这也就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国家的发展出力,着眼于全局,不记个人得失,国家才能蓬勃发展,反过来作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比如此次疫情,大家居家隔离,企业停工,个人的损失是看得见的。但我们不计得失,主动为国家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如今我国疫情防控的好,这里面有我们每个人的功劳。同时国家安定,有反过来造福于我们每个人等等。
    好了,明天开始码古代汉语文字部分,这部分不会讲太多,因为涉及到很多字形贴吧里没办法打出来,就简单涉猎,大家如果对这个感兴趣的话,可以学学书法。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0-07-15 06:48
    回复
      一场淅沥的小雨过后,原野上留下了动物们走过的痕迹。他站在穹庐下,耳闻清脆鸟鸣,目见轻风拂柳,他将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突然,一阵远古的召唤自天地间传来,他浑身一震,受到了感召。他觉得,自己得做点儿什么,才不愧对寰宇乾坤。
      于是他仰头,看日月星辰在头顶循环往复,他低头,观飞禽走兽留在原野上的足迹。
      一切都变得神圣,那是文字的最初。
      这个人,叫仓颉。
      然而,所有的文字都是这样被造出来的吗?造字有没有遵循某种规律呢?
      今天,我就简单聊聊,字的诞生。
      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对汉字产生了好奇,为什么它要这么写?这许多的字为什么有的像有的不像,它们最初究竟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他们纷纷投入研究,有的对有的错,直到东汉,六书说才逐渐完善。
      【一】汉字的理论
      (一)六书说
      什么是六书,通俗来讲,就是用六种方法去研究汉字的造字和用字。前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研究造字的,后两种“转注、假借”是研究用字的。
      接下来,分别讲讲六书。
      (二)六书的结构
      1.象形
      很好理解,通俗讲,就是你看到啥往地上画个啥,用你画的这个东西代表你看到的那个东西。
      其中象形字又分两种,一是独体象形,比如日、月、山、木、火,这种字画个轮廓就能表示整体了。二是合体象形,比如果、叶、瓜、齿,这种字光画个果根本代表不了果,需要把果树也画上。光画个叶也无法代表叶,必须画树,树上再画叶。尤其是齿,光画牙齿代表不了牙齿,必须先画个嘴巴,在嘴巴里画牙,才能代表牙齿。
      象形字的特点:
      ①独体的多,合体的少
      ②表达具体事物
      ③不表音
      2.指事
      并非所有事物都可以照着样子画下来,上怎么画?下怎么画?味道怎么画?这些抽象的概念是没法画的,所以只能引进另一种造字法——指事。
      指事一般也分两种,一是独体指事,就是用一个符号表示整体,比如一、二、三、四等。二是合体指事,就是在原有的象形字上添符号,表示另一种事物。比如本,就是在木的基础上添一横,表示植物的根部。比如刃,就是在刀的基础上添一点,表示刀的刀刃部分。
      指事字的特点:
      ①独体,或在独体上添符号
      ②不表音
      3.会意
      通俗讲,就是一看就能猜到是怎么个意思的字。象形字就是画画,但世上能画出来的事物到底还是太少了。你说鱼能画,鸟能画,羊能画,兔子能画,那炎怎么画?磊怎么画?休怎么画?森林怎么画?于是古人想出一个办法,做加法。把几个象形字加在一起,表示一个新事物。
      会意字也分两种,一是以形会意,就是看字形就能猜出是什么意思,比如休字,你一瞅就知道那是一个人靠着一棵树休息。二是以义会意,就是你得根据这两个象形字的意思去推理,比如男,从田从力,什么人在田野里头出力气?男人呗。
      会意字的特点:
      ①复合结构
      ②几个字合一起产生新义
      ③不表音
      4.形声字
      这个就更好理解了,一半形符一半声符嘛小学都学过,比如江海河啥的,三点水是形符,剩下那一半是声符。
      什么?你说声符不对?那是因为古代发音跟现在的发音不一样。所以每次看到穿越剧,女主本人穿过去了,然后读书写字说话啥的都没阻碍,我就觉得尴尬癌都要犯了。我一个略懂繁体字,会用毛笔写字的人穿越过去都未必成活。
      形声字的类型就稍微有点复杂了。
      ※省声字:指为了书写方便或美观,造字时将声符省去一部分的字。
      如:秋、家、恬等(这里涉及小篆字形,自己查说文解字吧)
      ※省形字:指为了书写或美观,省掉形符的一部分。
      如:寐、考、弑等
      ※亦声字:这个比较特殊,是会意兼形声的字,就是既表示意义,又表示声音,特别牛啤!
      如:授,从手从受,有意义,手是形符,受又表声音。
      如:娶,从女从取,有意义,女是形符,取是声符。
      如:婚,从女从昏,有意义,女是形符,昏是声符。
      形声字结构形式:
      左形右声:江、溢、棋等
      右形左声:攻、颜、顶等
      上形下声:娶、房、苔等
      下形上声:辜、背、架等
      形占一角:栽、疆、颖等
      声占一角:寐、碧、徒等
      特点:
      ①由形符和声符组成
      ②形符表的意是模糊的,非准确的
      ③声符代表读音
      造字部分说完,我们说用字。
      5.转注
      什么叫转注,大家都没太搞懂,众说纷纭,但有三种说法,各有各的道理。
      ①部首说
      意思就是说,转注其实是按部首给字添注释的。
      ②互训说
      意思就是说,转注其实是同义词互相注释。
      ③引申说
      意识是说,转注其实是对词义的引申。
      ④同源说
      意思是,转注是指词义分化所引起的文字滋生现象。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0-07-16 18:29
      回复
        6.假借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意思就是,原本没有这个字,但是说话的时候又要用怎么办,找一个已有的字去假装是它。
        打个比方,东北方言,用一个词来表示痒,叫ci(四声)nao(轻声)相信大家都拼得出,但是,没有人会写这个词,怎么办呢,假借别的字来表示这个词,即次挠或刺挠等等。
        著名东北方言:跛棱盖卡秃喽皮了,除了最后两个字,全是假借字,只要读音是这个你咋写都行。
        比如:我,原本的意思是兵器,后来被借用为第一人称的用法。
        比如:汝,原本是水名,后来被借去表示你。
        比如:然,本来是燃烧的意思,后来被借去表示然后。
        ❗这里要注意一点,假借字和通假字,不是一个东西,特别容易整混了!
        假借字那是根本没那么个字,想要表达就必须借个字,要不然表达不了,比如刺挠这个词,你要用文字的方式表达东北方言就必须借字。然后用的人多了,大家都这么用,这就慢慢约定俗成了。比如旮沓,这是方言,大家打字都习惯打成这个,你打成嘎达、疙瘩啥的就是错的!
        通假字那是本来有这个字,在写字的过程中作者突然忘了这个咋写了,就找了个同音字代替,也就是传说中的错别字。比如有一天我写作文,写到记忆犹新的时候犹字不会写了,拿拼音代替显得我多尴尬啊,那我就写个记忆尤新吧,错别字!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通假字就是错别字我们今人为什么不给它改过来呢?因为要知道古籍的价值就是古人写的一手资料,你给人家改了就不是一手的了,就贬值了。而且要知道古代字的读音跟现在是不一样的,通假字的存在有利于我们研究上古音。有时候两个字在以前读音是一样的,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这个通过研究通假字,可略知一二。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07-16 18:31
        回复
          这段话可说太好了,送给一些明明不会写文言戏却偏偏要在白话文里加入一些生僻字词以表示自己有文化戏写的好的,部分人。
          令人迷惑。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0-07-18 09:56
          回复
            汉字从古至今,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字形一点点改良变化,已经和最开始的样子十分不同了。那么,汉字究竟是怎样一个变化过程呢?今天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二】汉字形体的演变(简单了解)
            一、古文字阶段
            啊并不是您字面理解的那个意思,古代的文字就叫古文字,不是这样的,古文字是有具体的时代划分的。
            秦以及秦朝以前所使用的文字形体,比如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等统称为古文字,就是我们如果一朝穿越过去立刻就会变文盲的,大字不识。而秦以后的文字,隶书也好,楷书也罢,都是繁体字写的,我们多少能认识一部分。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听说是抓中药抓出来的,后来在殷商旧址又出土些个甲骨文。
            甲骨文的特点:
            1.构形上看,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已经全部出现,假借情况十分普遍。
            2.尚保留早期文字特征,图画意味浓。
            3.形体结构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有多种写法。
            4.合文较多。合文是指几个字合写成一个字,可能是因为王八壳很小,能少占地方就尽量少。
            5.笔画多为细瘦直笔,没办法啊,刻的嘛,刀又不咋好使。
            (二)殷周金文
            就是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你想,王八壳那么小的地方也就能占卜个吉凶,你想多写点儿东西,壳就不够了,所以古人没办法就刻在锅碗瓢盆和洗澡盆子上。
            金文特点:
            1.笔画粗壮,多用肥笔和曲笔。
            2.新象形字少,原象形字的象形色彩开始减弱,趋向线条化和符号化。
            3.书写日趋规范,偏旁逐渐定型,异体字减少。
            4.合文大量减少。
            (三)战国文字
            战国时期嘛,天下分成七八瓣,但并不是说他们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他们用的都是汉语汉字,但是地域不同嘛,仅仅是语言上有方言,文字上写法啊风格啊都不一样而已。
            那时候读书可麻烦,得自己动手抄书,抄着抄着就写错了,一个人写错很多人写错就成了某地区地域特色。
            特点:
            1.书写风格上存在地域的差异。
            2.异体字、俗体字比较普遍。
            3.字形变化的随意性很大。
            4.部分字装饰性很强,类似今天的艺术字。
            (四)小篆
            特别好看!!!
            秦始皇书同文,大家都写。
            特点:
            1.字与字之间联系被加强。
            2.比较全面地保存了汉字的构形理据。
            3.形声字大量增加。
            4.结构固定。
            二、今文字阶段
            (一)隶书
            汉朝,有人觉得小篆写着没效率,就改了改。
            特点:
            1.将小篆的线条改成点画,实现了汉字的笔画化!
            2.对小篆的结构进行了大规模改造。
            3.增强了笔画和结构的艺术感。
            (二)楷书
            就我们现在写的楷书,换成繁体字。
            特点:
            1.变隶书八字形的扁方形为正方形。
            2.变隶书波动回旋的笔画为平直形。
            3.减少了异体和异构现象。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0-08-04 06:55
            回复
              按上文顺序: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08-04 07:36
              回复
                d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11-11 16:51
                回复
                  催更(理不直气也壮)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0-11-11 16:52
                  回复
                    出来给老师dd!还有前两天的帖子谢谢老师认真评论!!感动到啦,就是,码住


                    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2-02-13 07:49
                    收起回复
                      dd,码住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2-02-13 09:55
                      回复
                        好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2-02-13 18: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