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高考,听说齐桓公火了,好奇使我去看看题,看完题目后我笑了,因为我相信我们玩古风演绎的,无论是混政斗还是混宫斗,大概都能写出满意的作文。混政斗过宫斗最能提升的,就是多角度辩论问题的能力啊!
假如你要在朝堂上和对手讲齐桓公、管仲、鲍叔牙的事,或者你要用他们的典故劝谏君主,你看这个作文不就写上了吗?还不用写成文言文,多简单?
我个人对这道作文题的写作角度做了一些分析,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一)从个体进行分析
姜小白:
1.唯才是举、用人不疑
2.心胸宽广有容人之心
3.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不刚愎自用
4.有大局观,看问题做事情能从国家的层面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
管仲:
1.审时度势,因势利导
2.交友甚广,不以立场为敌
3.不管处于什么阵营,都能积极进取,踏实肯干。
鲍叔牙:
1.友谊:当朋友和自己处于对立阵营,并不以此为敌,交好依旧。当朋友受难,挺身而出,冒生命危险保下朋友,管鲍之交成为古代友谊的典范。
2.有大局观:想问题做事情从国家的角度出发,不以个人得失为意。
3.有心胸:管仲上位势必影响他的地位,但他心胸宽广,眼界高,不在乎眼前得失,终青史留名。
4.知人知己:知道管仲的才能,也清楚认识到自己和管仲的距离,实事求是,不狂妄自大,不自卑,对自己有清楚的认知。
(二)从整体角度分析
整体来说,齐桓公能有如此霸业,光靠他自己不行,光靠管仲也不行,没有鲍叔牙也不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功绩,与众人的才能与努力脱不了干系。
这是一个1+1大于是2的故事。
这也就启示我们每个人,都要为国家的发展出力,着眼于全局,不记个人得失,国家才能蓬勃发展,反过来作用于我们每一个人。
比如此次疫情,大家居家隔离,企业停工,个人的损失是看得见的。但我们不计得失,主动为国家的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如今我国疫情防控的好,这里面有我们每个人的功劳。同时国家安定,有反过来造福于我们每个人等等。
好了,明天开始码古代汉语文字部分,这部分不会讲太多,因为涉及到很多字形贴吧里没办法打出来,就简单涉猎,大家如果对这个感兴趣的话,可以学学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