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吧 关注:1,852贴子:176,896

回复:【谈邓羌】邓羌军事战绩全考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慕容评的各种举动先不作评论, 在决战前夕, 前秦军中居然爆发了因为徐成失期而引发的将相内斗, 邓羌向王猛请命而不成, 结果举兵相攻, 双方最后言和收场。这件事情,令王猛被后世批判他军纪不严


IP属地:中国香港163楼2021-02-27 19:23
回复
    由于邓羌这段表演实在太精彩了, 所以跟慕容评的表现一样引发种种猜测, 例如【漫评两晋南北朝的历史】, 认为是苻坚主动指使邓羌跟王猛作对:
    在东征前线上,因为将领徐成违犯了军令,所以王猛就要杀掉徐成。对于一向以果于杀戮着称的王猛而言,杀徐成这样一个将领那实在等于要吃一盘小菜罢了。但结果呢?邓羌竟然敢公然反对王猛这样做,而且在王猛要坚持这样做时,邓羌竟然率军要攻击王猛的中军大帐。
      王猛是什么人?皇帝身边头号亲信、头号重臣!
      王猛是什么人?他是杀得所有豪门贵族都两腿战战的强硬政治家!
      王猛是什么人?必要时他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小人,这一切在他陷害慕容垂时已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个人敢公开与王猛作对,他显然得掂量好这样做的后果,因为曾经与王猛作对的人,都也死得很难看。
      邓羌虽然了不起,但他无论从亲近、权力、地位上,都也无法与王猛相提并论的。而邓羌现在干的事(违犯主帅将令,率军进攻主帅中军大帐),无论放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都也称得上是公开造反作乱。邓羌敢这样干,他难道不想活了吗?
      不要说邓羌的主帅,是果于杀戮的王猛了;也不要说邓羌的主帅,是让所有豪门贵族都两腿发抖的王猛了。就是随便换一个人,在两军阵前,也绝不会容忍下属这种近于造反作乱的行为。但王猛却终于向邓羌妥协了。
    因为王猛在邓羌肆无忌惮的行为下,终于发现自己已受到了皇帝的猜忌,因为除了有皇帝在背后支持,王猛实在无法想像邓羌敢和自己干这种事。于是王猛终于决定向邓羌妥协了。也许皇帝已向邓羌做了明确的指示,那就是如果王猛敢擅权,邓羌就可以攻击他。而击斩高级将领,本身就有擅权的嫌疑。


    IP属地:中国香港164楼2021-02-27 19:30
    收起回复
      2025-08-03 02:46: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上述说法实属子虚乌有, 没有任何论据支持
      另一派说法, 则是指徐成在洛州刺史邓羌手下的军队作战, 跟王猛是不同军队的系统, 因此邓羌和王猛起了冲突:
      【秦军于10月21日抵达潞川战场,排邓羌的郡将徐成进行武力侦查,因为耽误了时辰要将徐成斩首,邓羌给徐成求情,给出的理由是“成,羌之郡将也,虽违期应斩,羌愿与成战以赎之”,王猛还是不同意,然后邓羌就和王猛翻脸,差点闹兵变,最后王猛让步,算是和平解决。邓羌是洛州刺史,十六国大体沿袭魏晋旧制,刺史既掌民政有管军事,徐成是在洛州其中一郡之太守(张蚝估计也是),在战争时期各个郡太守统率郡兵以接受朝廷调遣,但在指挥链上任然隶属于州刺史/牧的管理,战场上也是以一州之军作为核心单位。这就所以王猛和邓羌在军令和军法上产生矛盾。】


      IP属地:中国香港165楼2021-02-27 19:39
      回复
        但问题中, 王猛始终是军队的主帅, 邓羌军只是其中一支参战的部队, 说起上来, 邓羌还是要服从于王猛的军令。
        王猛的坚持斩徐成, 其实背后只是有一个原因, 就是杀人立威, 显示自己赏罚分明。
        《李卫公兵法》是这样说的:
        昔马谡军败,(诸)葛亮对泣而行诛。乡人盗笠,吕蒙先涕而后斩。马逸犯麦,曹公割发而自刑。黄盖诘问而俱戳,故知威克其爱,虽小必济;如爱胜其威,虽多必败。盖刑赏不在重,在必行;不在数,在必当。


        IP属地:中国香港166楼2021-02-27 19:53
        回复
          这种做法, 杨素等人是箇中好手, 但可惜王猛遇到的是邓羌, 他在朝堂上的重要支持者, 而且为人【鲠直不挠】, 死谏过苻生, 跟王猛一块打撃豪强, 王猛今次实在是骑虎难下, 假如他下令讨伐邓羌, 前秦大军定必土崩瓦解, 自己在朝堂上又丧失重要的助手。
          这次事件, 可以清楚邓羌的军事思想和王猛等人不一样, 王猛认为军纪不可犯, 邓羌则以为可以戴罪立功, 事实上, 徐成日后真的成为前秦名将, 不得不说邓羌也有识人之明, 他的作风颇类斛律光:
          北齐斛律光虽居大将,【未尝戮人】。军士未安,终不入幕;寒不服裘,夏不操扇;所得果糒,遍分麾下;号令不过数句,言皆切要;每战居险,为士卒先;有士卒中蛊,亲尝其唾。 【三军感之,乐为致命】《三国典略》
          按: 斛律光在《北齐书》中形象全然不同, 今取《三国典略》


          IP属地:中国香港167楼2021-02-27 20:05
          回复
            太行八径
            事实上, 当关西控制了并州以后, 河北势力已经很难据太行山固守, 假如河北占优的时候, 太行八径是利于河北进取并州, 因为河北势力可以由多道突破, 比方说日后的慕容垂, 各种虚虚实实引诱西燕军队误判进攻方向。但在据守的时候, 太行八径中, 前秦大军已经可以由多道突破。
            前秦大军已经控制了整个并州, 完全可以避开慕容评固守的潞川, 由他道出师入河北, 或内外夹攻慕容评, 因此慕容评的持久战略很难成功
            事实上, 日后北魏军队就是出此不意由韩信的井径故道出河北。
            魏王珪使冠军将军代人于栗磾、宁朔将军公孙兰帅步骑二万,潜自晋阳开韩信故道。己酉,珪自井陉趋中山。 《通鉴》


            IP属地:中国香港168楼2021-02-27 21:59
            回复
              为什么我上文指慕容评只知李左车战术其一, 不知其二, 因为李左车战术其实是分为两步, 第一步【从闲道绝其辎重】;第二步才是【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 】
              事实上, 太行山脉实在太多小道, 【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 】《三国志. 魏书. 张燕传》
              慕容评只是固守潞川, 没有采用断王猛粮道的战略, 成功断粮的, 反而是王猛派出的郭庆, 而这次断粮, 虽然没有管渡之战的决定性, 也迫使慕容评不得不出战。


              IP属地:中国香港169楼2021-02-27 22:07
              回复
                个人认为, 这明显是王猛迫使慕容评出战的手段, 因为这次断粮行动, 甚至【火见邺中】, 足以造成燕人的恐惧, 之前有吧友认为慕容评是被君主迫使出战, 但是在粮草被烧的情况下, 他的持久之计又能支持多久?
                另一方面, 他的各种贪鄙行为, 传入慕容暐耳中后, 成为了最后一条稻草, 他不出战, 就落得一个避战不出的罪名


                IP属地:中国香港170楼2021-02-27 22:13
                回复
                  2025-08-03 02:40: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郭庆断粮, 是燕亡秦兴一个标志性事件, 王猛在双方决战时已经做好准备, 但是还差最后一步:
                  太傅评以猛悬军深入,欲以持久制之。评为人贪鄙,鄣固山泉,鬻樵及水,积钱帛如丘陵;士卒怨愤,莫有斗志。猛闻之,笑曰:「慕容评真奴才,虽亿兆之众不足畏,况数十万乎!吾今兹破之必矣。」乃遣游击将军郭庆帅骑五千,夜从间道出评营后,烧评辎重,火见邺中。燕主玮惧,遣侍中兰伊让评曰:「王,高祖之子也,当以宗庙社稷为忧,奈何不抚战士而榷卖樵水,专以货殖为心乎!府库之积,朕与王共之,何忧于贫!若贼兵遂进,家国丧亡,王持钱帛欲安所置之!」乃命悉以其钱帛散之军士,且趋使战。评大惧,遣使请战于猛。 《通鉴》
                  遣游击郭庆以锐卒五千,夜从间道出评营后,傍山起火,烧其辎重,火见邺中。玮惧,遣使让评,催之速战。 《晋书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猛与评等相持。评以猛悬军远入,利在速战,议以持久制之。猛乃遣其将郭庆率骑五千,夜从间道起火高山,烧评辎重,火见邺中。评性贪鄙,鄣固山泉,卖樵鬻水,积钱绢如丘陵,三军莫有斗志。玮遣其侍中兰伊让评曰:「王,高祖之子也,宜以宗庙社稷为忧,奈何不务抚养勋劳,专以聚敛为心乎!府藏之珍货,朕岂与王爱之!若寇军冒进,王持钱帛安所置也!皮之不存,毛将安傅!钱帛可散之三军,以平寇凯旋为先也。」评惧而与猛战于潞川,评师大败,死者五万余人,评等单骑遁还。猛遂长驱至邺,坚复率众十万会猛攻玮。 《晋书 载记第十一 慕容玮慕容恪阳骛皇甫真》
                  十六国前秦苻坚遣将王猛伐前燕慕容暐,师次潞川。燕将慕容评率兵十万御之,以持久制之。猛乃遣其将郭庆(度)率骑五千,夜从间道起火于高山,因焚评辎重,火见邺中。评性贪鄙,障固山泉,卖樵鬻水,积钱绢如丘陵,三军莫有斗志,因而大败。 《十六国春秋》


                  IP属地:中国香港171楼2021-02-27 22:20
                  回复
                    17. 潞川之战
                    甲子,猛陈于渭源而誓之曰:「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当竭力致死,有进无退,共立大功,以报国家。受爵明君之朝,称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踊跃,破釜弃粮,大呼竞进。
                    猛望燕兵之众,谓邓羌曰:「今日之事,非将军不能破勍敌。成败之机,在兹一举,将军勉之!」羌曰:「若能以司隶见与者,公勿以为忧。」猛曰:「此非吾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寝弗应。猛驰就许之,羌乃大饮帐中,与张蚝、徐成等跨马运矛,驰赴燕陈;出入数四,旁若无人,所杀伤数百。及日中,燕兵大败,俘斩五万余人,乘胜追击,所杀及降者又十万余人,评单骑走还邺。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二》
                    玮遣其太傅慕容评率众四十余万以救二城,评惮猛不敢进,屯于潞川。猛留将军毛当戍晋阳,进师与评相持。遣游击郭庆以锐卒五千,夜从间道出评营后,傍山起火,烧其辎重,火见邺中。玮惧,遣使让评,催之速战。猛知评卖水鬻薪,有可乘之会,评又求战,乃阵于渭原而誓众曰:「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宜各勉进,不可退也。愿戮力行间,以报恩顾,受爵明君之朝,庆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勇奋,破釜弃粮,大呼竞进。猛望评师之众也,恶之,谓邓羌曰:「今日之事,非将军莫可以捷。成败之机,在斯一举。将军其勉之!」羌曰:「若以司隶见与者,公无以为忧。」猛曰:「此非吾之所及也。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俄而兵交,猛召之,羌寝而弗应。猛驰就许之,羌于是大饮帐中,与张蚝、徐成等跨马运矛,驰入评军,出入数四,旁若无人,搴旗斩将,杀伤甚众。及日中,评众大败,俘斩五万有余,乘胜追击,又降斩十万。 《晋书 载记第十三 苻坚上》
                    评惧而与猛战于潞川,评师大败,死者五万余人,评等单骑遁还。猛遂长驱至邺,坚复率众十万会猛攻玮。 《载记第十一 慕容玮慕容恪阳骛皇甫真》
                    甲戌,陈于渭原,猛誓众曰:「王景略受国厚恩,任兼内外,今与诸君深入贼地,宜各勉进,不可退也。受爵明君之朝,庆觞父母之室,不亦美乎!」众皆勇奋,破釜弃粮,大呼竞进。猛望燕师之众,恶之,谓邓羌曰:「今日之事,非将军莫可以捷也。成败之机,在此一举。」羌曰:「若以司隶见与,公无以为忧。」猛曰:「此非吾所及,必以安定太守、万户侯相处。」羌不悦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羌寝而不应。猛乃驰就许之,羌于是饮,与张蚝、徐成等跨马驰入,旁若无人,搴旗斩将。燕师败绩
                    《十六国春秋·前秦录》
                    (建熙)十一年六月,秦辅国将军王猛、镇南将军杨安率众六万来伐。以太傅评、下邳王厉等帅精卒三十万,拒秦师于潞川。州郡盗贼大起,邺中怪异非常。十月,评及猛战于潞川,评师败绩,单骑遁还。猛乘胜追奔,长驱至邺。 《十六国春秋·前燕录》
                    十六国前秦苻坚遣将王猛伐前燕慕容暐,师次潞川。燕将慕容评率兵十万御之,以持久制之。猛乃遣其将郭庆(度)率骑五千,夜从间道起火于高山,因焚评辎重,火见邺中。评性贪鄙,障固山泉,卖樵鬻水,积钱绢如丘陵,三军莫有斗志,因而大败。 《十六国春秋》


                    IP属地:中国香港172楼2021-02-27 22:23
                    回复
                      前燕兵力按不同史料, 分别有十万, 三十万, 四十万三种说法, 个人认为十万大军较为确实, 因为前燕历来用兵, 也没有达到四十万的数目, 这种庞大数目的军队, 也难以持久对峙。
                      事实上, 此时的慕容评, 在粮草被断, 军心不稳的情况下, 居然还能令王猛称为劲敌, 也未必全然不济。


                      IP属地:中国香港173楼2021-02-27 22:28
                      回复
                        无论是数万秦军对四十万燕军, 还是数万秦军对十万燕军, 秦燕双方数量仍然十分悬殊, 因此, 王猛要依赖拒不出战的邓羌出撃破敌, 因为邓羌下面指挥着数千精骑。
                        在之前的战役中, 邓羌是以率领骑兵作战为主, 可以见得他在潞川担任的角色, 很大机会也是骑将:
                        三原之战: 三千骑兵
                        汾上之役: 五千骑兵
                        蒲阪夜战: 七千锐骑
                        在两晋南北朝中, 骑兵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十分显著, 而指挥这批骑兵的邓羌, 在潞川发挥极大作用


                        IP属地:中国香港174楼2021-02-27 22:37
                        回复
                          在两晋南北朝, 两大以弱胜强的战役, 沙苑和韩陵, 骑兵的突撃战术, 也有很大发挥
                          沙苑之战:
                          申时,齐神武至,望太祖军少,竞驰而进,不为行列,总萃于左军。兵将交,太祖鸣鼓,士皆奋起。于谨等六军与之合战,【李弼等率铁骑横击之】,绝其军为二队,大破之,斩六千余级,临阵降者二万余人。 《周书. 太祖纪下》
                          韩陵之战:
                          及战,高祖不利,军小却,兆等方乘之。高岳、韩匈奴等以五百骑冲其前,斛律敦收散卒蹑其后,【昂与蔡俊以千骑自栗园出,横击兆军】。兆众由是大败。是日微昂等,高祖几殆。 《北齐书. 高昂传》
                          两次战役中, 胜方的骑将率骑兵【横击】敌军, 是是胜利关键之一


                          IP属地:中国香港175楼2021-02-27 22:43
                          回复
                            是次战役中, 秦燕军队已经展开交战, 而王猛却走去要求邓羌出战, 可见战局未必如此乐观。
                            邓羌等率骑兵突阵后, 成功在燕军阵中撕开裂口, 【出入数四,旁若无人,搴旗斩将,杀伤甚众】, 说明为了发挥骑兵的突撃能力, 邓羌的骑兵队反覆进行冲锋。
                            在邓羌、张蚝、徐成等人突破前燕军陈后, 前秦军队乘胜大破燕军, 也奠定了潞川战役的胜利


                            IP属地:中国香港176楼2021-02-27 22:50
                            回复
                              2025-08-03 02:34: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题外话: 到底王猛跟邓羌是不是在演戏?
                              关于邓羌在战时种种的作为, 后人如崔鸿有所批评, 而王、邓二人战前多次合作关系, 按理来说不应该在潞川这种重要时刻弄出这么大的问题。因此, 有一种说法, 认为邓羌跟王猛是在演戏。
                              如果二人是在演戏, 他们演戏的对象会是谁呢?
                              1. 慕容评为首的燕人
                              2. 苻坚
                              如果他们是在演戏给慕容评看, 营造出一种将相不和的气氛, 从而引诱慕容评出战, 这个是有可能的。但问题是, 没有必要演两次给慕容评看, 而且最大问题是, 这个计谋事后王、邓二人必然会出来澄清, 史书会纪录二人诈作不和云云, 因此这个推测没有什么立足空间


                              IP属地:中国香港177楼2021-03-06 22:0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