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吧 关注:82,892贴子:25,075
  • 1回复贴,共1

间充质干细胞——抗衰方案的核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原始社会只有15岁,到公元前,平均寿命增加到20岁;随着生活环境的提升和医学的发展,直到1985年逐渐被提升至62岁。这一历程虽然漫长且缓慢,但也有了质的提升。所以才有了“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从古至今,人类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人的寿命长短到底由什么决定虽然随着科学医疗水平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这种上升的趋势不可能无限发展下去,人类的寿命最终都会到达一个“顶峰”。但是,我们对于生命的研究已经到达了细胞层面,这是以往各种延寿的方法所不具备的科学性。
现代医学公认,人的寿命有限,主要是由以下这两个方面决定的:
1.单个细胞寿命有限
单个细胞在生长成熟之后会逐渐衰老,此外,细胞中有害的基因突变不断积累,容易导致细胞癌变。这时,细胞就会启动自杀程序,这被称为“细胞凋亡”。因此,人体的单个细胞是不能永生的。
2.单个细胞活力有限——分裂次数有限
染色体是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其两端部分被称为“端粒”。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会缩短一点,一旦端粒缩短至临界长度,细胞的分裂就会停止。但癌细胞还可以无限分裂,它就会取代正常细胞,同样会造成人体死亡。
美国著名科学家海夫利克发现,人类一生中细胞平均分裂次数为50次,每一次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平均存活2.4年,50乘以2.4也等于120岁。所以,如果没病、没灾、没意外,理论上人就有可能活到120岁。这是人类寿命的极限。
被誉为当代尖端科技的几种抗衰老方式
一、补充免疫细胞
最近持续几个月的疫情,把免疫力和免疫细胞的重要性推上了顶峰,我们也知道免疫细胞的平衡、稳定是人体对抗危险因素的关键,是面对病毒入侵,战胜疾病的基本武器。利用端粒酶延长端粒
我们刚才说到了,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比之前更短一点,短到不能再短,细胞的寿命也就到头了。所以想办法让端粒缩短的慢一点也就成为了人类研究抗衰的重要领域之一。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利用端粒酶来修复、延长端粒。但这也并不是一个“万全之策”。
因为端粒过长也会有诱发肿瘤的风险。匹兹堡大学和新加坡的科学家合作进行的一项关于端粒长短与寿命的研究发现,端粒最长的一组参与者比端粒最短的一组参与者患癌的比例高出33%。所以,端粒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水平和寿命。这个因素不太可控。
二、补充干细胞
干细胞我们人体中的起源细胞,可以分化成我们人体中任意一种细胞,比如我们的神经细胞、肾脏细胞等。干细胞具有再生器官和修复替代受损细胞的功能。
随着时间的迁移,人体细胞会开始老化,而衰老的过程会造成器官与组织在功能上的衰退,那么延缓细胞的衰老出发点就是干细胞。大量科学研究发现,干细胞的分化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如果人体细胞能够逆转到干细胞的水平,那么人类的寿命将得以延长。在一项美国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对老鼠进行实验发现,只要注入年轻老鼠的干细胞,患有早衰症老鼠的寿命得以延长,甚至会长得较大较强壮。
研究人员先让试验鼠早衰,发现这些老鼠的干细胞的再生能力没有普通老鼠的快。接着,给 一些有早衰问题的老鼠注入年轻老鼠的干细胞,之后其寿命从平均只有21~28天延长到超过66天,足足增加了2 倍。这些过早衰老的老鼠在注入健康老鼠的干细胞之后,会长得同健康老鼠一样强壮,寿命也会延长。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健康的干细胞会协助修补迅速衰老的老鼠的畸形干细胞。
科研人员进一步检查还发现,这些受影响的老鼠脑部和肌肉会生长新血管,但这些长出新血管的部位并没有外来干细胞的踪迹。在给受影响的老鼠的腹部注入干细胞后,这些干细胞并没有转移到这些老鼠的其他部位。正是因为外来的健康干细胞内的一些因子创造了一个有利的环境,协助修正原有干细胞群和老化组织的功能。
对于间充质干细胞抗衰,不仅仅只体现在身体上,面部抗衰的“业绩”也尤为突出。对此,许多高质量的抗衰产品也出现在市面上。例如CELL LA VIE修复抗衰套组、黎赛思修护套组等,专注于肌肤修复与抗衰。
真正的顶级抗衰方案:间充质干细胞补充
干细胞种类有很多,其中间充质干细胞因为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已经得到临床证明,所以已经在多学科医疗领域被临床应用。间充质干细胞不仅自己是人体的“最佳修理工”,还充分发挥着“榜样”的作用,对周围的细胞们产生正面的影响,促进细胞们积极工作,修复我们老化受损的组织和器官,不断调节与促进我们机体的健康,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改善体内环境。
简单来说,衰老的本质是细胞的衰老,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功能性的下降。间充质干细胞所具有的强大修复以及替换功能,可以使衰老细胞得到有效的修复与再生,从而增进人体系统性的提升,延缓并降低由于衰老带来的功能性退化。现在已有很多人接受了干细胞抗衰的治疗,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抗衰效果。


1楼2020-10-24 09:11回复
    好帖


    2楼2020-10-28 10:1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