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吧 关注:798贴子:3,990
  • 0回复贴,共1

碰到注意力培养的3个“雷”区,难怪孩子提升不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爸妈在后台私信,咨询如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儿子6岁半,明年要上小学一年级,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挺上心的,也知道注意力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很重要,所以想提早给儿子培养起来。
但是我们发现,儿子很好动,很喜欢跑来跑去,想让他安静坐着看一会书,特别难,只有看电视的时候眼睛一眨也不眨的。
请问孩子不喜欢看书,通过看电视节目或者用手机阅读等方法来保持专注,效果一样吗?
认知神经学博士王老师曾说:“6岁以前是注意力培养的一个关键期,如果孩子能够在小时候培养了很好的注意力,那么对他以后的学习,以及跟环境进行有效的信息互动,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注意力方面,常常碰到这3个误区,今天小竞为大家整理总结,希望对爸妈带来帮助,尽量避开,为孩子的注意力提升创造更科学的环境和支持!
看电视对孩子注意力的培养有害无益
常有家长说,孩子学习看书不认真,看电视玩手机专心的不得了,看一两个小时更是小菜一碟,是不是说明孩子注意力没问题?只不过对学习不感兴趣?能不能通过看动画片来锻炼注意力?
当然不是,我们所说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指的是主动注意,不是被动注意。
动画片以每秒24桢的方式呈现画面内容,这么快速的画面切换,让孩子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不可能主动关注一些内容,而基本上属于被动的状态——被那些鲜艳的图片吸引。
当孩子学习、看书、阅读时,课本书本的内容并会不像电视一样快速跳动、色彩丰富,需要孩子付出主动注意,对内容进行组织和学习。
经常看电视的孩子,因为习惯了跳动的画面,反而很难静下来专心读书。
关于这一点,脑科学家也早有实验证明。华盛顿大学对1700个孩子做了大型而且是长期性的实验,发现孩子从10个月大的时候,每增加一个小时看电视的时间,他到七岁的时候,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的风险就增加10%。
这个研究结论在当时是非常轰动的,甚至有一款电子游戏请了律师团告华盛顿大学,最终因实验证据充足而败诉。
当然在现代社会,完全禁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但是建议父母先培养孩子阅读纸质书、绘本画册等习惯,再让他接触到电子屏这种动态的东西。
不要过多选择太智能化的玩具
有些家长喜欢给孩子买一些高级电动玩具,非常智能,也很上档次,孩子都喜欢玩。
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通过游戏,开发思维,而自动化程度高的电动玩具,不需要孩子去设计游戏、探索未知,更多是跟着玩具的引导走,被调动的依然是被动注意力。
相比之下能够让孩子的多种感官通道共同参与的玩具,才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哪怕是很简单的玩沙子、搭积木、运输材料等等,可以让孩子的眼睛、手脚、大脑互相配合,同时参与到游戏里,积极思考,锻炼注意力、控制力、创造力等等。
好动有时候是好事,无需强求安静
如开头家长所说,孩子活泼好动,他们就担心孩子坐不住、不能安静学习。
其实好动的孩子会通过动觉来学习、获取信息,并且在运动中能够分泌更多的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反而能让活动后的孩子,纾解压力、保持更充沛的脑力和更专注的精神。
所以,孩子好动,非要把他们按在椅子上认真看书,不是最好的办法,也很难见效,家长倒不如顺其自然,引导孩子有规律的运动、掌握更复杂多样的运动技巧,一举两得。
除了家长平时可以注意的3个点,来保护孩子的注意力不受破坏,我们当然还可以选择适当的专业训练,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提升。
锻炼和提升主动注意力
上面我们在提到电子产品也好,高智能化的玩具也好,都说到了“主动注意力”这个非常关键的要素。
电子产品之所以会给孩子的创造力、联想能力、语言能力、认知能力等造成危害,很大一个原因是大脑很多部位被动接受信息,得不到锻炼和开发。
那么竞思的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就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锻炼大脑、开发功能,多点位的训练方式可以让大脑整体的神经元网络得到全面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科学训练,孩子大脑对于注意力、自控力、记忆力、反应力等都能得到磨练和提升!
合理规划娱乐和学习时间
电子产品并非一无是处,它们也可以让孩子获得知识和成长,坏就坏在长时间接触、过度沉迷。
所以我们要帮助孩子规划时间,更重要的是让孩子自己学会安排和计划,合理使用。
竞思的心理认知训练就是基于专业的心理认知行为学知识,帮助孩子学会规划时间、分配任务、高效执行。
孩子当然能玩手机看电视,也当然需要完成作业,这是对等的,竞思会一步步引导孩子,通过习题、作业管理、时间管理等多方面训练,综合提升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纠正不良习惯。
此外,孩子在接触电子产品时,家长可以有意为他们筛选一些更加益智的、引发主动思考的内容,避免孩子单一的、被动的接收信息。


1楼2020-12-11 09: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