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吧 关注:12,237贴子:669,435

回复:寿晓松:粟裕在开辟发展豫皖苏根据地中的历史性贡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寿晓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原部长。
堪称重量级素芬,哈哈。


20楼2020-12-18 08:52
回复
    粟去扩大并巩固了豫皖苏根据地,为淮海等战役提供了大量粮草及民工这一点没讲透,建议作者加一段。这一点很重要,淮海第二大后勤供应方,与根据地的建设关系密切相关,反之看大别山几乎没有,说明大别山没建成根据地,只是游击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0-12-18 15:38
    收起回复
      豫皖苏是苏中时期一样,粟裕独立自主,在建设根据地的同时,创造性地酝酿、完善了战略决战的思想与方法。
      这是最重要的。粟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战术家,更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在其他中央大员还在对局势不太明朗的时期,明确地发展共军的军事战略思想与方法。促使决战积累到决战实施的很快到来。


      IP属地:新加坡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3楼2020-12-18 16:41
      收起回复
        哈哈哈,作者是张副参谋长的女婿啊


        IP属地:江苏24楼2020-12-18 23:21
        回复
          可惜一些人看不见


          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0-12-19 01:17
          回复
            豫皖苏根据地,在1947年粟裕进入之前,就是个游击区/国统区。粟裕经营之后,又经过豫东战役/土改,才成为半解放区。淮海战役后,才成为完全的解放区。


            IP属地:山东26楼2020-12-22 10:16
            回复
              历史性贡献?最终是谁受益了?
              要写。


              IP属地:广东27楼2020-12-22 11:20
              回复
                先加精再看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0-12-22 12:00
                回复
                  豫皖苏根据地对淮海战役的贡献
                  到了一九四八年夏,豫皖苏已经成了华野外线可靠的根据地。成立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豫皖苏军区由三级军区升为二级军区。粟裕担当军分区司令,张国华为副司令。
                  随后参加了豫东、济南战役,配合华野作战。
                  淮海战役前,豫皖苏军区已发展到八个军分区,所辖独立旅及三个独立团充实了兵力,各军分区有基干团,各县有武装大队。
                  全区总兵力达八万余人。
                  其中豫皖苏独立旅是以华野三纵七师机关及直属部队和19团两个营、一个团属的炮兵连,以及师直属炮兵营、加警卫连、通讯连、医院及司政后机关,共计1800余人,加上豫皖苏地方部队5000余人重新组建为豫皖苏军区独立旅。
                  由原七师师长贺健任旅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成为豫皖苏军区主要作战部队。
                  各军分区基干团组成,按照粟裕的要求,“华野每个纵队分工负责一个分区做固定联系区,为该区提供干部和武装,给每个新开辟地区拨一个正规团作为该区地方骨干”。
                  所以,分区基干团也是由华野正规部队为主组成的。并配有骑兵大队、炮兵连。
                  豫皖苏独立旅以及军区所属三个独立团,加上八个军分区的基干团,为华野大兵团作战,妥妥的提供相当于两个纵队的生力军。


                  IP属地:广东29楼2020-12-23 12:26
                  回复
                    华野在48年10月23日在《华东野战军淮海战役预备命令》中,对豫皖苏军区部队的要求是:
                    “豫皖苏应集结独立旅及分区基干团,担任破击津浦之徐(州)蚌(埠)段及陇海徐(州) 商(丘)段,以徐蚌段为重点。”
                    对此,中共中原局也给予了背书,在1948年10月28日的《关于增建与发展军区武装的指示》中对豫皖苏部队的建设作出如下指示:
                    “一、豫皖苏:
                    1.将现独立旅扩补为三个团,每团应有两千人,并另组织一个独立旅;
                    2.组织一个两团制的警备旅,专任开封的城市警备工作;
                    3.在明年三月以前由地方武装之升级中以一万六千人补充华东野战军。”
                    可见,中原局也是将豫皖苏作为华野建制后备力量培养的。
                    可能,这封电报(指示)没有经过中原局的书籍批阅签发。


                    IP属地:广东30楼2020-12-23 12:33
                    收起回复
                      10月31日早上8点,粟裕建议: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
                      陈登10月31日晚10点在《关于钳制邱清泉、孙元良兵团的作战方案致中央军委》电中:
                      “军委陷电奉悉。饶粟谭俭电今世午看到……因华野作战计划中,未派队攻击徐蚌段,我们拟以豫皖苏部队担任”。
                      书籍在此电文中并未对指挥一事作出回应,但行使了对粟裕的指挥权,将豫皖苏军区粟司令员的部队划归自己直接指挥了。
                      “饶粟谭俭电”也就是28日针对围歼黄百韬所作的部队安排。由于豫皖苏军区部队的任务与淮海预备命令所列没有变化,为了节约电报费(很贵)就没有重复列出。
                      陈登及时抓住了粟裕电文中的Bug,将豫皖苏部队收归己有,同时豫皖苏根据地也成了中野的可靠后方。


                      IP属地:广东31楼2020-12-23 12:41
                      收起回复
                        摘录《淮海战役中的豫皖苏军民》
                        十一月三日,书籍、陈毅、张际春和陈赓四位首长,亲临豫皖苏部署支前工作。书籍指示说:“这次战役规模大、时间长,需要耗费的物资多,地委、专署和军分区要全力以赴,组织人力、物力支援前线作战。”
                        书籍向三分区领导询问了永城县城的房子情况,指示豫皖苏军区要在永城设立总兵站,各军分区都要设立兵站,各县设立分兵站,要挂牌子,便于部队和群众识别和寻找。书籍对军需物资的运输和伤病员的转达等工作都作了具体指示。
                        中原局对豫皖苏分局的指示概要如下:
                        第一,责成中共豫皖苏分局组建支前机构,加强对支前工作的领导,还授权支前机关全权征调粮草、民夫、担架,以保证作战需要;
                        第二,责成豫皖苏行署及第三专署、第六专署设立供应站,配合地方合作社,保证部队的油、盐、猪肉、蔬菜及烟叶纸张等的供应;
                        第三;维护交通,保证铁路、公路、通信线路的畅通,保证弹药及一切军用物资运输线路的畅通,保证伤病员的安全后送;
                        第四,维护地方治安,加强对国民党军及土顽、匪特的打击和政治瓦解,以巩固后方。


                        IP属地:广东32楼2020-12-23 12:44
                        回复
                          摘录《淮海战役中的豫皖苏军民》
                          组织担架团。豫皖苏组织的担架达十多万副。
                          群众纷纷报名参加担架团、运输队,各区乡都超报几百人、上千人,只好动员他们留在家乡,保证了支前民工按要求开赴集合地点。
                          每个军分区保持有一、二千副常备担架,全区共一万二千多副常备担架活跃在前线。
                          常备担架称“火线担架”,又称“一线担架”,组织严密,战斗力强,一般以县为单位编成常备担架团,由县的主要领导任团长和政委,每副担架由六个人轮换着抬。三副担架为一小队,从火线上抢救伤员后,采用一站接一站的传递方法,快速后送到包扎所。他们还常常帮助部队作战,捕捉俘虏,立下了战功。
                          二线担架负责把伤员从包扎所送到野战医院。
                          三线担架负责把伤员从野战医院送到后方医院。
                          组织运输队。豫皖苏地区组织的支前小车有一万八千多辆,还征借了大批的牛、马、驴子、骡子用于运输。由于畜力驮运的目标大,在一线多用车推,人背,把物资抢运到前线。


                          IP属地:广东33楼2020-12-23 12:47
                          回复
                            摘录《淮海战役中的豫皖苏军民》
                            全区筹粮达三亿余斤,超额完成一倍以上,占整个淮海战役筹粮的五分之三。
                            柴草筹集到六亿五千万斤
                            全区筹集的食油有一百万斤,食盐达七十四万多斤。
                            筹集牛羊肉几十万斤,各种蔬菜百余万斤,还有大量大豆。
                            到处设立油盐供应站,方便部队采买,还准备了烟、酒、糖、红枣等
                            豫皖苏分局、行署和军区,还组织群众抢修公路、铁路、架设、维护电话线路等。短时间内抢修铁路一百七十余公里,抢修公路一千一百多公里,修桥六十九座,架设电话线一千一百五十余公里。
                            组织妇女、儿童为前线服务。前线需要的上千万斤面粉,大多是后方妇女、儿童一斤一斤磨出来的。
                            解放开封后,成立了豫皖苏军区供给部开封被服局,开办了印染厂、裁剪厂,赶制了五十多万套军服。


                            IP属地:广东34楼2020-12-23 12:48
                            回复
                              办事需要人才。
                              老豫皖苏分局的配置:宋任穷、吴芝圃、粟裕、张国华、杨一辰、刘瑞龙。
                              宋之前是中原局组织部长、中原军区正治部副主任,再之前代理过平原分局书计,资历在,D内资历在,由他出任一把手正常,毕竟是再中原局辖下。
                              吴芝圃为行署主任,原就在豫皖苏边区,也没搞出名堂,按其之后的作为,也可想而知。
                              粟张主要侧重于军事。
                              重要的是后面,
                              杨一辰,华野的兵站正委,任行署副主任。
                              刘瑞龙,华野得后勤大拿,任财经办主任。但很多介绍刘瑞龙的信息,把这个职务给忽略了。
                              从野战军抽出的任充实豫皖苏各分区,可不止军事上的,还有很多人从事各分区得D务、行政、财经等工作。
                              带来了新思想、新方法,各项工作自然刘活跃了起来。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0-12-23 19: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