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皖苏根据地对淮海战役的贡献
到了一九四八年夏,豫皖苏已经成了华野外线可靠的根据地。成立中共中央豫皖苏分局,豫皖苏军区由三级军区升为二级军区。粟裕担当军分区司令,张国华为副司令。
随后参加了豫东、济南战役,配合华野作战。
淮海战役前,豫皖苏军区已发展到八个军分区,所辖独立旅及三个独立团充实了兵力,各军分区有基干团,各县有武装大队。
全区总兵力达八万余人。
其中豫皖苏独立旅是以华野三纵七师机关及直属部队和19团两个营、一个团属的炮兵连,以及师直属炮兵营、加警卫连、通讯连、医院及司政后机关,共计1800余人,加上豫皖苏地方部队5000余人重新组建为豫皖苏军区独立旅。
由原七师师长贺健任旅长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培训,成为豫皖苏军区主要作战部队。
各军分区基干团组成,按照粟裕的要求,“华野每个纵队分工负责一个分区做固定联系区,为该区提供干部和武装,给每个新开辟地区拨一个正规团作为该区地方骨干”。
所以,分区基干团也是由华野正规部队为主组成的。并配有骑兵大队、炮兵连。
豫皖苏独立旅以及军区所属三个独立团,加上八个军分区的基干团,为华野大兵团作战,妥妥的提供相当于两个纵队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