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睡半晚吧 关注:73贴子:8,335

回复:【九】可重看那些山水风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忽然想起梦中的关心,在十九度的天气里走在街上是真的感伤。那种感受并不尖锐,只是迎着春风突然难以开怀,听者“让我冲去春风里”,只觉得连春风都变得毫无意义。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6楼2021-03-26 03:51
回复
    还剩下那么多的触动。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7楼2021-03-27 21:56
    回复
      2025-07-31 01:12: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把这里当个树洞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不介意
      多年来,一直爱着防御机制过强的女人,打算和她创建一个温暖的家庭,但现在决定放弃。直接诱因是已经一个星期多没有回复过我了,因为她感到这种互动充满压力并且没有必要。但核心矛盾在于,我们对于爱情的标准不一致。我认为爱应该通过互相满足来维持,她认为爱就在那里,没有必要去不断验证确认(就像和父母的爱一样)。
      所以什么是爱、爱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吗?如果以大多人的期待的话,似乎她是错的,但是如果把所有人的期待看作多样性的话(就像对待性取向一样),似乎我们只是无法兼容。
      另一个问题是,能否改变自己来让这份爱情变得融洽,如果不愿意那还是真爱吗?我想这多少是一种情感绑架,觉得爱情就应该怎么样,来满足自己的臆想,使自己受益。所以我现在倾向于认为,健康的爱情应该以双方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改变自己使得这份关系中的两个人都受益(譬如戒烟戒酒),那就是为爱做了贡献;如果只是一方收益一方受损,那只是改变了付出的相对比例,而没有使得整体进步。
      看来,人与人的相爱一定是最复杂的ecological interaction,因为不但在人海中相遇,还要了解自己和对方的情绪动态与最终需求,持续几十年。相信一份完美的爱情一定是充满了运气与实力,才能使得双方配合的如此美妙绝伦吧。不过,也无需纠结于最终这份爱情的走向和持续的时间,毕竟在明知完美爱情的珍贵稀缺还要不断去追逐,去在有限的生命中影响彼此,这已经是人类最大的勇气了。


      148楼2021-04-02 20:16
      收起回复
        虽然我也是纸上谈兵啦,但是正好最近学了一个模型,可以和你讨论一下。爱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热情、依恋关系和为感情所做的投入。稍微解释一下依恋关系,即双方在长时间敞开心扉的互相了解下建立的情感依赖关系。这三个维度组成完整的爱,缺少任意一环或几环的爱也是爱,但不是爱的最优形式。
        按照你所说的,我觉得她好像存在一个误解,即父母子女的爱是一蹴而就的,其实也不是这样啊。进入新的角色时,不论哪一方都要学习着包容另一方的存在和依赖,尝试着允许对方与自己建立情感联系,就连父母子女之间都有反目的,何况恋人呢?另外,在我看来磨合即付出的观点也更像是诡辩,按照这种说法,所有为了建立关系所作出的努力都可算作是牺牲和投资,这种说法可太进化论心理学了。一般观点来说,人生而需要与他人交互、发生发展,进而实现个人成长。就我个人而言,最近有了一个心得,就是把所有为他人的改变看作是自己的个人发展能有助于我达到内心的平衡,不过话又说回来,只要不是pua,感情上的盈亏谁能算得清呢。
        不过爱情观是一回事,情感防御又是另一回事了。爱是真的难啊,有些人再互相吸引,也自始至终都心知肚明彼此永远都不可能踩在同一节拍上,比如我最近放弃的那段感情,也暗地里纠缠了七年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49楼2021-04-03 03:34
        回复
          不过话说回来,我之前可真能预言,我和你说话的语气终归是越来越像是谈判了。是回不去了,也从没想过要回去。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2楼2021-04-03 12:52
          回复
            前几天看到朋友圈的消息,觉得还是有理由去问问你怎么样了,顺便说了我暑假不回国的事情,你表示很能理解。至于其他的事情,我们最终都默契地没有提及。
            这几个月我一直对默契怀有一种嘲讽的态度,觉得默契既可以是不需要语言就能会心的让人向往的感情,也可以是同时假装不动声色地绕过某个话题,而双方都对此心知肚明。我觉得很没意思,因此希望能把所有的话都说开,用看似直眉愣眼的态度为自己寻求一条出路,但在和你对话的时候,我忽然有觉得这似乎都没必要了。不管这种默契是为了以后见面谈还是再也不谈,都不重要了。
            我心中始终怀抱着满是怀念的柔情,什么都不想要,哪怕是你最后为我指了一条明路,就我本心而言我其实都懒得去走。逃不出的囹圄并不是你的存在,而是我为往昔种种投入的情愫与幻想,即使以后再没了来源,在念及时我仍然在钝痛中品出了一丝没来由的缠绵意味,像一盘被将死的下了半生的棋局。我想着,大可不必去费心忘掉什么,只要学习如何重新爱他人就可以了,这倒也不太难,只要再没有不甘心。
            最近我重新开始用电脑整理笔记,忙忙碌碌地似乎也拾回了心无旁骛的滋味,我真的觉得挺好的。手写笔记总能暴露出自己的某些心情,这可能也是常说的通感中的一种,但我现在倒不需要所谓的心平气和的征兆。看着字体现在也是越来越规整,再学不会如何去潇洒,可见是越向往什么就越得不到什么。
            天气逐渐变暖了,我看着窗外总想,又活过来了。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3楼2021-04-03 12:56
            回复
              现在有的是心平气和,说起来,那些刻薄话像是秘而不宣的坏心思,没有特别坏,只有一点点。心里想着,原来我还是有左右彼此心情的权力的,然后我可以意味深长地看看你,然后什么都不说。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4楼2021-04-07 09:01
              回复
                是了,我从来无法在他人或潇洒或执着的态度中得到任何的启发,不管准备做什么事情我都先要自己想明白才行。说是很少客观上被世俗上的决策所触动,我也从来不认为所谓的“清高”是什么贬义词,在根源上可能还是因为我早已不在意世俗的原则是怎么定义人的,没有规则就不存在跳出规则。
                最近才知道,好像存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核心就在这里。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5楼2021-04-07 12:32
                回复
                  2025-07-31 01:06: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做了一个很青蛇的梦。大抵是一些付出与亏欠的恩恩怨怨,梦得心揪着疼。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6楼2021-04-08 01:12
                  回复
                    忽然间那些年月全都变成了似水流年。似水流年…那条无法重复踏入的河流,只能当作一簇桂花隔着雾看,直久到那缕思绪重回到梦里。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60楼2021-04-12 18:40
                    回复
                      原来越是无欲无求写的东西就越发不出来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61楼2021-04-12 18:53
                      回复
                        好疯啊…我大受震撼…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62楼2021-04-13 00:55
                        回复
                          越是知道自己所思所求,越是要觉得这一切都是无可挽回的憾事。我躺在床上的时候想到你时忽然又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原谅了所有过去将来,我想再见一面是真的,我说自己什么都不想得到也是真的,见面的本身已经是目的。我的心情又和以前不同,我可以什么都不说不问,但非要用自己的双眼来做这个perception,而不是用自己的心。
                          我一直在探索自己内心的驱动力根源为何,又最终要把我推向何方。现在看来,推向的无非是红尘万丈人间烟火,那些记挂仿佛是我少得可怜的现实感对俗世的惊鸿一瞥,然后种种不足为外人道的心绪如宇宙鸿蒙,虽然纷乱,但也确实是老生常谈。我是觉得,在曾经的爱以及漫长的释怀里我更像一个完整的人,这种体验的补全远比纸上谈兵地操演要震撼人心得多。我甚至偶尔会感受到这百转千回的经历本身因煎熬而浮现出的刹那神性,神性在于某种漫无目的和无所图谋,是将从非约定俗成的道德观里截取出的自救之道。我仿佛是事到如今才真正懂得了为何爱意味着永恒,因为人总是要在信仰中自我救赎的,哪怕信仰的是虚无缥缈的无处立足的自我,自我也会因为其责任而无比强大。
                          这有点类似于用于解决虚无主义的矛盾的存在主义,虽然先前我也提到过几次心境上的“心平气和”,但现在的感受却不是一片空荡荡的沉寂,我似乎是被往事重新充实了。我对此接受良好,可以不再问结果是什么,先前又为何如此。我心想,原来面对着旧爱可以抱着这样柔软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日复一日地修筑一座巴别塔。我每每故意说得不清不楚,往事于是重又变成我私有的密码,无人打开,倒也真的不坏


                          IP属地:上海163楼2021-04-13 14:44
                          回复
                            一直以来想养小动物可能是希望他们能对我有些要求,想来宠物也是增加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的方法,我未必需要被依赖,但更需要被需求。
                            我承认我是有些缺爱,爱的界限也发展得不清不楚,友情爱情,人和小动物,其成分难以分辨,几乎都被我混为一谈。虽说非要在病理上追根究底也未尝不可,我实际上从未因为界限真正产生过负罪感,有的只是是否合适的两难。
                            真要说起来,我似乎是从未产生过负罪感,可能向来是不将他人看法当回事的。这或许是内倾感性的作用。


                            IP属地:上海164楼2021-04-13 14:44
                            回复
                              2025-07-31 01:00:4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一边记笔记一边想到了所谓的“阴间cp”的嗑法,忽然恍然大悟原来我是喜欢这种不能细思的恋情的,越是貌合神离就越是无可挽回,从前的年月因为隔雾看花而变得疯狂而让人动容。当人学会用坦荡来面对一切时,所有曾经珍而重之的情感都变成了在重温中渐冷的旧梦,从前的不理智和梦的混乱纠结成一片混沌——我是真的喜欢这种桥段,无疾而终也好,时也命也也好,总让我在心悸中惶惶然不可终日,这是我能想到的最绝的BE美学。
                              都知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对不长久的忌讳和宿命感似乎是我所有矛盾的主题。
                              在这种惶恐和焦虑中我愿意让人看看我之前有多疯,希望提前留下纪念也像是为自己写好墓志铭一般的合情合理。我发现自己在漫长的等待中已经不知道怎么去为离别伤感,这其实是触发了某些自我保护机制,而原本该有的离别的隐痛最终扭曲成了有自毁倾向的祷告。作为自己直觉的信徒,我向来是很虔诚的。可惜我已经太久没有从人和人的交互中得到有用的启示,直觉终归是要落灰、束之高阁。


                              IP属地:上海165楼2021-04-13 15: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