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吧 关注:798贴子:3,990
  • 0回复贴,共1

孩子开始写作业,心思却还留在动画片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位家长找我们咨询时问道:
儿子上3年级,我们家的规矩是饭后看30分钟电视,然后完成作业、阅读,最后睡觉。
孩子还是很遵守规定的,我说时间到了就乖乖把电视关掉,不会耍赖。但是我发现儿子看完电视去写作业,进入状态特别慢,就是感觉心思还在动画片上。
所以我就思考,是不是应该把看电视的时间改一改呢?可是我又担心在睡觉前给他看的话,会影响休息,到底该怎么办呢?
其实这位家长描述的孩子的学习状况,是注意力表现不佳的其中一个典型问题。
★ 注意力残留效应
明尼苏达大学商业学教授勒鲁瓦在2009年发表了一篇有趣的论文,提到一种"注意力残留效应":
意思是当你从某项任务A转向任务B时,你虽行动了,但你的注意力没有及时转移,注意力仍然残留在思考原始任务的状态中。
所以在转移任务之前,你对任务A缺乏一定的控制,且关注度较低,所以残余会尤其浓厚,但即使你在转移之前已完成了A,你的注意力还是会分散一段时间。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在催促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他们即便身体已经做出行动,但实际上脑子里还在想着刚才看的动画片或者玩的玩具,从而思绪慢慢飘到了九霄云外。
所以家长和孩子们一定都需要警惕"注意力残留效应"的影响。
★ 注意的转移性
参考更专业的说法,所谓的"注意力残留效应"其实指的就是注意力的转移性。
注意力的四大基本品质有:注意力广度、注意力的稳定性(也叫持久性)、注意力的分配性、注意力的转移性。
我们平时熟悉的可能是注意力的广度和稳定性,但也绝不能忽略了分配性和转移性的重要作用。
与“分心走神”的概念不同,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地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
例如,孩子经过下课10分钟的休息和玩耍后,能否快速把注意力转移到下一节课的知识内容上,将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
俄罗斯《报纸报》网站曾发表文章,大脑同时做两件事只是一种幻觉,其实是不断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
研究人员利用层析X线照相法观察大脑的活动,发现在把两件事紧密混合在一起时,大脑额叶前部皮层立刻开始发挥关键作用,但它的工作方式仍然是按照顺序有先有后地处理。
这些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并且可以通过练习缩短时间,这个数值不可能缩小为0,也就是在同一时间做2件或多件事,但是数值越小的人,完成工作的速度就更快。
因此,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更通俗的说,注意力转移更灵活,能够让孩子更好的适应新环境,更快接受新的任务,掌握新的知识。
看到这里我相信有的家长会问,孩子怎么才能做到在多个任务之间快速切换呢?这个关键在于良好的注意力分配性和转移性。
执行力源于良好的注意力基础
注意力4大基本品质的好坏,主要看大脑各项区域接受、处理和反馈信息的效率和正确率。对大脑进行训练管理,自然是提升孩子注意力最根本、最科学的方法。
很多家长一般把注意力与保持时间挂钩,但实际是注意力的维度是多重的,脑电训练可以帮孩子综合提升,不单单是提升注意力的持久度,同时也能锻炼注意力的分配性和转移性。
脑电训练能够在孩子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及时分析注意力的运作情况,帮助孩子将注意力始终投入到目标任务上。
一旦注意力被其他事物干扰而转移,脑电训练也能及时帮助孩子调整状态,重新选择正确的目标物。
提升学习和生活节奏,高效规划是关键
想要孩子能够高效、有序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除了提升注意力,培养优秀的时间管理、任务规划等能力,也是相当重要。
通过专业的心理认知行为训练,从孩子的性格特点、能力强弱、兴趣动力等多方面入手,制定针对性提升方案,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
这样的训练可以多维度帮助孩子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比如从情绪上、从作业上、从时间管理上做到自我规划和自我调整。
这样一来,孩子做事更有头绪更有计划,避免手忙脚乱、浪费时间,而是能快速地整理和完成任务,提升学习和生活的节奏!
如果家长想要确切了解孩子的问题,以及对应的专业训练方法,在文章下或后台留言,专家老师免费为您提供专业指导!


1楼2021-01-29 10:1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