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
被称为岁节、岁旦、改岁等
对传统农耕社会意义重大
对人体来说,更是养生好时候
今天是立春,医师提醒大家,养生记住关键八个字:防寒保暖、养肝护肝。
立春仍需防寒保暖
两个部位是重点
立表示开始,春表示温暖、生长,立春代表冬春季节的更替,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将过去,开始进入万物生长的春季。尽管如此,李剑平副主任表示,立春时阳气刚刚生发,昼夜温差大,尤其是早上的阳气还很弱,所以防寒保暖仍然很重要。
春季是多风季节,而风是百病之长,属于阳邪,人体的皮毛在冬季虽是闭藏的,但到了春季就是开泄的,就像打开了一扇扇小窗户一样,极易受到外邪侵犯,因此,立春后感冒之类的呼吸道疾病往往处于高发期。
“保暖要特别注意头和脚两个部位。”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唯风可到,头部分布着很多重要的脑血管,冬春交替之际,也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而尽管立春后阳气生发,但人通常普遍感觉上身偏热、下身偏凉,脚上分布着足少阴肾经上的涌泉、然谷等穴位,如果不注意脚部保暖会损害阳气,因此建议立春后不能马上赤脚,也不能裸露双脚或脚踝。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春捂就是说立春后不要忙着减衣,要根据气温随时调节衣物增减,感到冷了要及时加回去。”
养肝护肝,这四点要牢记
中医认为,春季和肝脏对应,因此立春后要特别注重养肝护肝,做到调节情志、养肝健脾、早睡早起、护目防病。
1、调节情志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疏通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以维持平衡的作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也就是说,肝脏与我们的情绪密切相关,如果肝火过于旺盛,会导致情绪变化,也容易诱发心理疾病。
因此,春季养肝必须要调节我们的情绪,可以适时出游,增加锻炼,不要让肝气郁结在体内。
2、养肝健脾
肝脏与酸味对应,春养肝要尽量少吃酸收的食物,这是因为酸收食物具有收敛作用,会导致阳气难以生发,相反,可以多吃些辛、甘、微温、易于发散的食物,如芹菜、白菜、洋葱、蒿菜等。
同时,肝属木、木克土,而土又对应脾,因此春季肝火旺易克制脾土,所以除了养肝柔肝,还需要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枸杞、百合、山药、莲子等。“像枸杞的话,可以用来泡茶、用来煮粥,都可以。”李剑平副主任建议。
3、早睡早起
冬季由于昼短夜长,同时也是个需要“藏”的季节,所以专家常常会建议早睡晚起,而立春后,随着昼夜长短的变化,专家建议要早睡早起。
早起后可以进行适当锻炼,使体内阳气运动起来,“但此时不能大汗淋漓地运动,不能过度疲劳,打太极、慢跑或散步都可以。”李剑平副主任特别提醒。
4、护目防病
“肝开窍于目”,一语道出肝脏和眼睛之间的联系。如果眼睛经常性干涩、看不清东西,除了可能是近视之外,还需要警惕是肝脏出现问题:肝脏湿热重,眼睛表现浑浊而黄,肝火旺,眼睛表现红甚至发炎,肝气亏,看书稍久就容易疲劳。所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各种水果以及胡萝卜、菠菜等蔬菜,可以养肝明目。
除了护目,春季还需要谨防各类肝脏疾病,少喝酒、少熬夜,日常生活中避免各类伤肝行为。
突然感觉时间真的好快
不知不觉中,立春就来了
今年春天,你又在期待什么呢?
留言分享你和春天的故事吧!
被称为岁节、岁旦、改岁等
对传统农耕社会意义重大

对人体来说,更是养生好时候
今天是立春,医师提醒大家,养生记住关键八个字:防寒保暖、养肝护肝。
立春仍需防寒保暖

两个部位是重点
立表示开始,春表示温暖、生长,立春代表冬春季节的更替,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将过去,开始进入万物生长的春季。尽管如此,李剑平副主任表示,立春时阳气刚刚生发,昼夜温差大,尤其是早上的阳气还很弱,所以防寒保暖仍然很重要。
春季是多风季节,而风是百病之长,属于阳邪,人体的皮毛在冬季虽是闭藏的,但到了春季就是开泄的,就像打开了一扇扇小窗户一样,极易受到外邪侵犯,因此,立春后感冒之类的呼吸道疾病往往处于高发期。
“保暖要特别注意头和脚两个部位。”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唯风可到,头部分布着很多重要的脑血管,冬春交替之际,也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而尽管立春后阳气生发,但人通常普遍感觉上身偏热、下身偏凉,脚上分布着足少阴肾经上的涌泉、然谷等穴位,如果不注意脚部保暖会损害阳气,因此建议立春后不能马上赤脚,也不能裸露双脚或脚踝。
“大家都知道‘春捂秋冻’,春捂就是说立春后不要忙着减衣,要根据气温随时调节衣物增减,感到冷了要及时加回去。”
养肝护肝,这四点要牢记

中医认为,春季和肝脏对应,因此立春后要特别注重养肝护肝,做到调节情志、养肝健脾、早睡早起、护目防病。
1、调节情志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疏通并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的气机以维持平衡的作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也就是说,肝脏与我们的情绪密切相关,如果肝火过于旺盛,会导致情绪变化,也容易诱发心理疾病。
因此,春季养肝必须要调节我们的情绪,可以适时出游,增加锻炼,不要让肝气郁结在体内。
2、养肝健脾
肝脏与酸味对应,春养肝要尽量少吃酸收的食物,这是因为酸收食物具有收敛作用,会导致阳气难以生发,相反,可以多吃些辛、甘、微温、易于发散的食物,如芹菜、白菜、洋葱、蒿菜等。
同时,肝属木、木克土,而土又对应脾,因此春季肝火旺易克制脾土,所以除了养肝柔肝,还需要吃一些健脾胃的食物,如枸杞、百合、山药、莲子等。“像枸杞的话,可以用来泡茶、用来煮粥,都可以。”李剑平副主任建议。
3、早睡早起
冬季由于昼短夜长,同时也是个需要“藏”的季节,所以专家常常会建议早睡晚起,而立春后,随着昼夜长短的变化,专家建议要早睡早起。
早起后可以进行适当锻炼,使体内阳气运动起来,“但此时不能大汗淋漓地运动,不能过度疲劳,打太极、慢跑或散步都可以。”李剑平副主任特别提醒。
4、护目防病
“肝开窍于目”,一语道出肝脏和眼睛之间的联系。如果眼睛经常性干涩、看不清东西,除了可能是近视之外,还需要警惕是肝脏出现问题:肝脏湿热重,眼睛表现浑浊而黄,肝火旺,眼睛表现红甚至发炎,肝气亏,看书稍久就容易疲劳。所以,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各种水果以及胡萝卜、菠菜等蔬菜,可以养肝明目。
除了护目,春季还需要谨防各类肝脏疾病,少喝酒、少熬夜,日常生活中避免各类伤肝行为。
突然感觉时间真的好快
不知不觉中,立春就来了
今年春天,你又在期待什么呢?
留言分享你和春天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