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下来,情况基本上也摸得差不多了
正反手进攻方面已经问题不大了,杀板的时候失误偏多,旋转不如之前足,但是继续磨合下去也许能解决。
搓球完全加不上转,这个希望能解决掉吧
防守方面还要调一下,之前打的黑檀系列都可以很被动的情况下往球前面一放,自动挡回去,但是这个不行,球撞上来板子自动形变往后退了,把力量卸掉了,就算不下网也是高、软、飘,或者这个除了可能打削球之外,还有可能打长胶?总之打反胶还得往前迎着一点去防,被动球被挤到怀里发不上力的时候,基本是要下网的,这个也需要时间去习惯。
但就算如此,它这个设计思路确实是高科技
如果拿造车来对比,蝴蝶斯帝卡红双喜还在考虑自吸还是增压,如何让涡轮增压更早介入,如何让最大扭矩更早出现。多尼克已经在造电动车了,起步直接是最大扭矩,已经越过前面的低转速低扭低功区间了。
为什么反手42度的V03更早适应,还是由于它主打通透,极其低的整体形变门槛,造成直接打到纤维层的效果。这么看来,应该是双面涩套更为合理,但是我是不会轻易改正手涩的,将来考虑正手调整成39度2.1厚蓝天3,搞不好重量能到160克,至于球质,我估计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主要还是靠底板输出,天3还能略微调节一下延纤AC过于平直的弧线。反手则考虑调成ANDRO R37,2.0厚。
暂且更新到这里了,21年准备分一部分时间来造作,男人至死是少年,就算是拥有了白月光,也想好好品尝一下绿茶,延纤AC这杯绿茶,还算是有点内涵的,由此我推断,厚度达到5.6的延纤OC,已经是主流纤维的厚度了,面材又是接近檀木的爱里古夷苏木(金丝楠木?),外置ZLC,应该要比这个强上不少,就算是混动吧,可惜桐木大芯注定是与我无缘了,就看能不能骗球友入一把,然后我可以借来感受一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