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力不集中吧 关注:798贴子:3,990
  • 0回复贴,共1

没想到,孩子运动过后,写作业效果更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孩子长假期间,父母能够长时间陪伴孩子,可以近距离观察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
孩子的学习状态不再需要老师的反馈,优缺点每天都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更直接、更真实。
昊昊妈妈:
我家孩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半年前因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就给他报了英语网课。
在学习期间,孩子的口语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最近这段时间我发现孩子的英语学习好像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瓶颈期,上课的问题也不少。具体有以下几个表现;
上课时专注力不够,动不动就问老师还有多久下课,每天上课就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一样。
不愿意做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作业,作业效率比较低,经常出错,不够细心。
对记忆单词的兴趣不大,单词经常背过就忘。
面对孩子学习的问题,我一时间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法,于是前几天打算陪孩子一起学习,可没想到孩子的表现让我大吃一惊。
孩子上午学了三个小时的轮滑集训,集训课强度很大,本以为孩子会抗拒学习,可他下午4点到6点,2个小时的英语学习,背单词、读绘本,效率都很高,我自己都有点儿不相信,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想必这时候有家长会心有疑问:孩子上午经历长时间的体育运动,消耗那么多精力,孩子学习状态不是应该更差吗?
但其实运动是一本万利的开发智力的方式,运动不仅可以提升孩子学习力,还能改造大脑。
学习过程是由前额叶发起、并监督的复杂的脑部活动。学习驱动、专注力、重要感知等主要就是由前额叶发号施令来完成的。
前额叶皮层既组织心理活动也组织生理活动,它接受输入并向大脑中庞大的神经连接网络发出指令。学习时,前额叶除了调动海马体外,小脑、脑干也参与其中。
前额叶就是思考的工作区域,处理的是当前记忆的部分。在经过学习、训练之后,那些熟悉的记忆、固定的动作、下意识行为存储在小脑、脑干等原始区域,便形成了潜意识或长期记忆。
当我们进入学习状态时,很多神经细胞被前额叶召集起来,相互之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着一个神经冲动信号(电流信号)以形成一个新神经回路。这个神经回路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神经元连接。
神经元并不是真正联系在一起,它是两个神经元通过突触把神经递质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与那里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由此打开了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通道。
通道建立之后,神经递质就把携带的电流信号传导出去,实现神经元之间信息的传递。
哈佛医学院教授瑞迪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让一组孩子改变他们日常的作息时间表,课题学习时间缩短了26%,而且只在上午上课,下午则安排各种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如体操、游泳等。平时的休息日照常休息。
研究结果令人为之侧目。尽管这个体育活动小组在教室学习的时间减少了26%,但小组成员与那些花较多时间来学习、没有体育活动的学生比,学习成绩并不差。
体育活动小组的学生更安静、注意力更集中,而其更喜欢各种各样的活动。
其实这是因为人在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脑源性营养因子(英文简称:BDNF,一种具有神经营养作用的蛋白质)的递质。
BDNF在神经可塑性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把它称之为“脑细胞肥料”,在这种肥料的滋润下,神经元链接活跃,人的学习效率也更高。
这也就是为什么昊昊在经过三小时高强度体育训练后,能够保持高效学习状态的原因所在。
那么,在了解了体育运动和孩子学习力之间的关系后,我们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在保证孩子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又能提升孩子的学习力呢?
提升自我管理,保证学习效率
根据哈佛大学医学院教授约翰·瑞迪的研究结果,我们了解到,在制定学习计划时,给孩子安排适量的体育运动,会刺激大脑BDNF的分泌,促进神经元连接,保障大脑信息高效传递,给孩子学习代理正面积极影响。
但学龄期孩子由于受学校规章制度限制,孩子的时间自由度比较小,常常因为课程安排,影响每日运动量,影响孩子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建立,降低孩子学习专注度。
为此,我们可以借助心理认知技术,从孩子的兴趣、习惯、情绪等学习和生活细节入手,对孩子专注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干预,逐步改变孩子的认知层级和信念。
通过专业辅助训练,帮助提升学习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大脑BDNF分泌,提升孩子学习兴趣,有效改善孩子畏难、厌学情绪,做到专注自觉学习,改善拖拉无序,提升时间管理规划能力,养成主动专注的好习惯,提升学习力。
提升学习技巧,高效学习
当然,除了自主学习规划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提升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方式,来帮助孩子提升学习力。
读写训练形式也非常多,例如视觉追踪与精细度训练、手眼协调能力训练、语言记忆力训练、语言理解能力训练、表达与协作能力训练等等。
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训练课程,阶段性提升训练难度,让孩子在接收学习和生活中的任务、指令时,都能够更快的获取信息、高效执行,快速反馈!


1楼2021-02-25 11:57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