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吧 关注:34,042,335贴子:993,675,936

回复:一个新手的徒步之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昨晚三点钟睡,早上七点起来,睡的比狗晚,起得跟鸡🐔一样早。
  靠国道边太近,确实睡眠质量极差。平时走在路上,找到理想的露营地的情况是很少的,如果你太挑剔,到最后很可能连睡的地方都找不到,必须得学会适应各种恶劣的环境,随遇而安。
  其实我每天真正能走路的时间是不多的。即使一天基本是只吃两顿节约时间,到也要做两次饭。加上拍照,写文章,路上累了休息等等,一天最多也就能走十多公里,贵州这边的道路蜿蜒曲折,走起来是不容易的。
  现在我的食物只剩下一顿花生,跟半筐洋葱了,昨晚又在七十公里外的盘江镇订了几十斤食物,买的多优惠得多。每次路过这边集市,整个集市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所以每次我都不敢停下买东西就匆匆逃离,而且贵州本地的东西都不是很便宜,至少相比我们广西,是贵了不少的。每一分钱能省就省。
  我算了一下,最近二十天,我吃了一包面(5 斤15元),三斤米(6元),洋葱10斤(5元),土豆5斤(3元),花生3斤(10元),辣条一包(2.5元)。加上油盐,怎么算都没超过50元。我都是在网上开通月卡,每周送五元券,所以只要你克制,规划好,买东西就能以一个极低的价格拿到手。
  额,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
  原来,人只要保证不饿肚子,生活所必需的是极少的。
  而且通过自拍我发现,我还胖了一点。。。。。。
又下雨了,前一段才过了没几天的艳阳天,连绵的阴雨又要开始。帐篷多次使用下,防水效果已经不行了。每天一摸四周都是湿的。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4楼2021-05-25 11:19
收起回复
    啊,我实在是,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好。
    在这里,生火烧了半天烧不起来。
    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粗重的脚步身。
    我扭头一看,一为大叔,戴着草帽,拿了个簸箕,上边满满的一堆柴火。
    对我露出一个微笑,然后把柴火全部倒在我旁边。
    “烧不着嘛?路边这里没有好柴火,用这个。”
    大叔说着一口贵州话icon,声音里带着农家人特有的健朗。
    啊,我简直一下子组织不起语言,只好一个劲说谢谢。
    大叔的身影在国道边慢慢走远了,但把温度留了下来。
    贵州人民的淳朴,善良,我会一直记得。
    我没有拉柴火的习惯,怕会增加我车子的重量。
    但这些柴火我会全部一根不剩下的拉走。
    感谢,这是我唯一能说的话了。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21-05-25 11:21
    收起回复
      2025-05-17 06:12:32
      广告
      昨天走了十公里。在又诗农庄下边,找到一个平地,好像是以前修高铁,放沙土的地方。挺安静的。
      早上一直在下雨,中午起来,刚刚做完饭吃完。
      只剩下榨菜跟洋葱了,未来一段日子这就是我的菜。
      我往七十五公里外的盘江镇下单了二十个快递,到了那里我才会得到补给。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其实二十个快递都不到两百块,哈哈。
      我买一次能够我吃一个月。路边的便利店太坑了,我上网看了一下,前天在超市买的辣条,网上八毛钱就能拿到。
      不是性命攸关,我都不会在路边那东西了。当一分钱能当两分用的时候,我想谁也不想当半分用。
      露宿的地方,没隔几分钟头顶就会有一列列火车经过。
      这应该是我睡得好的主要原因,听着火车笛声就特别安稳。
      贵州真是一个很湿的地方,感觉我又重新回到水里生活了。
      写到这里的时候来了辆小轿车,问我是不是搞网红,直不直播,要跟我合影。
      我说不直播,直接扭头上了车走了,哈哈。
      多次遇到这样的人,我很不喜欢。一般这么问的我基本都是给他们一个冷脸。
      徒步跟直不直播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么?我很纳闷。
      我的母亲也希望我搞这些,说是你上电视,才会成功,别人才认识你,不成功没有用。
      搞的我很矛盾,她是我的母亲,有时候我又不好跟她说太重的话。
      父亲若还在,一定能懂我。我庆幸我能有这样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父亲,每当我遇到什么事不能决定时,总会想起来父亲的话,然后教会我指导我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果有一天我会去直播,我也要限制自己,不要在这里面投入太多精力。
      父亲常说,要沉下心,不要做陈渣的浮泛。做成一件事,一定是孤独的。
      是的。父亲做什么,都能做到很厉害的程度。我知道我这一辈子拍马赶不上他,因为我没有他那样单纯的心。
      他一辈子厉害的事情有四样:拉二胡,文学,书法,风水。
      每一样在当地都是首屈一指。我常常看到他一回家就读书,直到他完全不能动的时候。
      我做不到他这样简单,纯粹。
      只有一个母亲了,她只知道叫我要成功,成名,发财。
      差不多每天跟母亲通电话,每次她问我到了哪里。我绘声绘色跟她讲,这里有什么风景,人文是怎么样的,她每次都听这些都兴趣缺缺,简单嗯了一下,然后就立即问我写出来给别人看了没有?有没有人关注?
      为什么要有人关注?我现在是说给你听!
      如果是父亲,他一定会追问我这山有多大,河有多清。我会告诉他这边的鸟叫的多欢,石头有多怪异。就像他给童年的我,描述黄山上那颗怪异的青松icon一样。
      我常常对着一个山一坐就是很久,想象跟父亲是在跟父亲一起看山。
      属于我们的时间,为什么这么短。短到我们一起看山的时间都没有。我真是恨。
      为什么我以前这么看重钱,把那么多时间投入进去。
      现在觉得再多的钱,都没有用。
      而母亲又常常追问我,搞这个能不能成功,想到这里就很烦。母亲是我唯一的长辈了,又不能跟她说重话不尊重她。
      乱七八糟的说了一堆,越想越乱。
      让什么所谓的成功见鬼去吧,最近少更新,我需要静静。
      好了,出发。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21-05-25 11:24
      收起回复
        不间断的上坡,下坡。上坡,再下坡。
        我经历了这么多磨难,以为不会再随便动怒了。
        累得我怒火直往上冒。
        天上的烈日还在火上加油。
        贵州号称十万大山。虽然现在走所谓的国道,但该爬的山,一座你都别想逃。
        国道的意义,不过是在山上多加了一道水泥而已。
        两天到现在,只走了十多公里。今天往喉咙里灌了十多斤水,不顶用,身体还是一阵阵跟我造反。
        路上的车流跟稀饭一样,行人更是万径人踪灭。
        今天不止一次想扔下车子回家了。
        上坡的时候,休息都不敢。因为我怕气一泄,会连人带车,遛下山沟里去。
        我这真是何苦来哉,在家里坐着吹风扇吃西瓜不好么。
        MD。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7楼2021-05-25 11:27
        回复
              昨晚露宿在一片稻田边,听取蛙声一片到天明。
            九点钟从帐篷爬出来,做饭。
            盈白的稻米在锅中翻滚,火红的焰在炉里腰肢摇曳。鸟儿在林子里也不甘弱,叽叽喳喳的指点我如何烹炒。
            这米是网上买的。我在想,如何一个南方深泽里的人,此时他在炒的,却是在遥远北方黑龙江边,那一边黑土地里长出的生命。
            它是经历了怎样的流浪,最后搭上了我的车子,随我翻山越岭,终在这个叫做罗家寨的山脚下,返璞归去了。
            它被我嚼在嘴里,随着口中的热气化做云烟,穿过山边云雾返回北方,去赴它的下一个轮回。
            我目送它消失在云层里,突然脑勺后边传来几声轻咳。
            我扭头看上去,一个老者,坐着轮椅,停下看着我,几秒钟后开着车继续往南去了。
            路上我常常会遇到坐轮椅的人,或是路边小屋门槛边坐在凳子上,目光不知放在何处的老人。
            遇到我,他们总会把目光放在我身上。
            他们的眼睛里这时候燃出光,从这光芒里我读出了,他们对远方的艳羡和希望。
            我很高兴,我能带动出他们这样情绪。
            这时候的他们,不像老人,不像残疾者,分明就是初临世的孩童瞪大了眼,对着世界缤纷。
            他们或许只是生错了时代,生错了身体。于是一生就这样寂寥着埋没随荒草了。
            他们看着我,我看着他们。目光的交汇里,白云飘荡。
            我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腿,从身体里再多挤出来一些力气往足中灌,一步比一步走得笔直。
            我要让他们看到,我是走得坚实的,我没有辜负这一双腿,和这一个好的时代。
            我这一双腿也曾经随着荒草埋没了很多年。
            那个时候,宅在家里,在网吧里,在宿舍里。
            我有过四个月不曾不迈出门一步的经历,连走路去吃饭都不愿意,不给我送过来我大不了饿几顿,哼谁怕谁。
            但是今天,我带着三四百斤车子,在穿越着这个地无三尺平,可能是全中国最难走的一段路。
            李白icon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我想说,那他肯定是没走过黔道。
            以我原来曾经是这样糟糕的一个人,今天还能出来走这样艰难的路。
            可见,努力,改变,是什么时候都不会晚的。
            就看你舍不舍得下狠心来救自己。
            我曾经以为,会对徒步这件事不理解的,都是那些顽固的老人。
            现在我发现我大错特错。
            一路走来,给我鼓励最多的就是老人。昨天路过黄丝乡,一群老人围着我,叽叽喳喳给我出谋划策,指着我的车子,教我怎么样安装前轮,怎么给我的后轮装上刹车。
            那热心程度,就像自己家事一样上心。
            我刹那间明白了,到了他们这个已经能回顾自己一生的年纪,他们知道,什么才是重要的。
            他们对我的行动持赞赏态度,说只恨自己老胳膊老腿折腾不动了,没能出去看看这世界大千。
            而对我的行动持怀疑态度的,恰恰是一些较年轻的中年人,或者是网上的人。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无疑强过老一辈读不上书的老人。
            说的尽是一些人云亦云的老论调,听别人说,自己不加分析就照搬过来质疑你。
            我实在是不愿意辩驳这些论调,我有一百条道理能按倒你,但我不愿意浪费时间去加入这种无意义的辩论。
            我只想说,我走出来,是以一个学习者的姿势。
            就像学生,要在学校学习一样。
            我想不会有人荒谬到,去指责一个学生只知道读书,而不出来为社会做贡献吧。
            在山水之间学习,重新做一个自然的,生命力旺盛的人。
            等我学好以后,将来对社会的贡献,是要比以前在工厂里打螺丝强不知道多少倍。
            想想,国家是更需要一台只懂打螺丝的死机器呢,还是一个主观能动具有活创造力的活人呢?
            请不要把我跟那些,一心出来只为赚钱的徒步机器混为一谈。
            老子到现在都没开过直播,想更新就更新,不想就不说话。我也喜欢钱,但没那么喜欢。我也想出名,但没那么想。一进来没认识我,就劈头盖脸乱发表评论,只能显示出自己素质和文化的缺陷。
            顺其自然,这就是我的态度。
            没有一毛钱,我也会把我当下的事情完成,以前一直在半途而废,现在我得正经一点。
            在我做完徐霞客这件事之前,我不会做直播一类花里胡哨的事。脚踏实地沉下心来,专心完成这次徐霞客之旅。
            或许没有钱,没有名拿,会被人看不起。
            但我无所谓。我怕我拿了钱,会被自己看不起。我想做一件让自己看得起自己的事。
            因为我不大看得起以前的自己,虽然那个时候的我赚的钱是现在的千百倍。
            还有质疑我缺乏家庭责任感的人,说明一下。我母亲手脚健康,家中也不缺钱。我发现母亲需要的从来也不是什么钱,而是他的儿子会不会做正事。我充分给她表达了我目前正在做的事,我没有一天在游手好闲。如果家中真有事,我会立即结束掉我的行程,回家侍奉老母亲。
            听说国外有一本书叫做麦田守望者。感谢大家听我这个我是稻田露宿者没主题的啰嗦了这么多。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18楼2021-05-25 11:30
          收起回复
              从老罗寨上来,一个长长的大弯上坡,一里,到了一个叫老罗庙的地方。
              汗流浃背。坐在路边,看着国道边平整的砖石一块叠着一块,一直叠到小山坡顶。
              顶上住着人家,这里应该就是老罗庙了。
              但我没看到任何的庙宇,也没有香烟缭绕和玲珑的佛钟。
              只有青山寂静,鸟声啁啾。
              这里的庙,应该不是在砖石瓦楞,高楼广厦,而在人心勤恳,在野树葱郁,在天地玄黄,在花香的泥土里了。
              果然,在我打完这段字,往前将要走到老罗庙村口的时候,路边过来一辆小轿车,给我发了一瓶水,一支烟。
              我没有看到实在的庙,但我遇到佛心了。
              继续往前走,路边一条小径藏着一户人家。
              朱色栏珊,白墙漆瓦。径旁栽了翠竹,竹前有着可爱粉色的花随春风摇曳。
              心头突然跳出一句诗:何必山中寻老庙,但从竹外看新花。
              这家的门口,并不似别家停了什么豪车白马,却一下子让我心悦诚服,暗道厉害。
              我常以为贵州人憨厚诚恳,不大懂浪漫诗情,看这居所,我被上课了。
              再往前,一个下坡。坡下两旁房子渐渐多了起来,这里该就是老罗庙村的中心了。
              我驻步在一间普通的平房前。
              门牌上清清楚楚印着:黄丝村老罗庙组一十九号。
              使我杵在这里的理由是,门前的这一对挽联。
              联纸腐坏,已经不能识得全貌了。
              “大德难酬” “痛兮……哀哉…”
              这样的挽联,在墨冲镇的时候我才第一次遇到,没想今天再次看到了。
              在我们广西,我从没见到过,因为我们那里,是避讳谈逝去的人的,更别说这样光明的摆到台面上了。
              所以我才会在异乡看到这样的情景,颇有感触。
              联纸素白清雅,即哀又伤。
              尤使我感动的是,他们会留着这联一直贴在大门边,直腐坏到完全消失。
              中间即使逢年过节,也不会贴上任何的新联覆盖上去。
              所以我一路看到的挽联,基本都是腐坏得不成样子的。
              我们常常说贵州保守,传统,闭塞。
              但就是这样的保守,把中国几千年的孝道文化保存下来了,到了今天这里依然在延续恪守着先祖的孝文化。
              保守得让人起敬。
              我拉着车,一心静默着缓缓往前。
              老罗庙不大,很快出了村。
              村外两片大山之间,一列满载着煤的火车呜呜呜,拖拽着一肚肥肠从苍松翠柏上头穿过去了。
              这是一条横贯了整个黔南的大铁路!
              或许对于见多认广的人来说,就两山之间的这条大桥,算不上怎样宏伟浩大,对于今天基建发达的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
              但如果徐霞客在此,一定会啧啧称奇,以此桥作为这边的奇景之一。
              我记得徐霞客在都匀市的时候,有过一段描写。
              他鄙视当地官员们,以附近的某些小自然风光作为当地的都匀八景。
              他在游记里直截了当的说到,城外一条人工建成的大桥,中有九孔,立地千筠,竟不能入远八景之一,实是奇也!
              可见,徐霞客是有着朴素客观的,对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他持尊重的唯物主义观态度。
              并不会附俗风雅,趋炎附会。
              我想这也导致了他在都匀市遭到冷遇,最终得不到帮助,只能孤独上路的原因。
              今天徐霞客再来到这里,一定会把这条大铁路也一并纳入奇景的范畴。
              我相信会的。因为我一路过来,大铁路开山凿岭,多厚的山不改其笔直,多大的河无碍其坚韧,今天我们的高速腾飞,背后因有这一列又一列铁壳在支撑。
              又一列火车飞过去了,大桥纹丝不动,像个战士。
              再往前,国道在群山中蜿蜒,不知道它要走到哪里。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21-05-28 11:24
            回复
              我从刚出来的时候,是背包走的山路。
                我向来以为,无限风光在险峰,走现成的大路,有甚么看头,而且走好路,是不敢走险路的懦夫的表现。
                所以我是拒绝走大道的。
                直到那一天,我还清楚记得,是在上林县东敢水库出来,我走在陡峭的群山之间,往大龙湖方向去。
                在群山深处,我邂逅了一群工人。
                他们一身灰泥黄土,只能看到两只眼睛。
                他们在这里敲敲打打,山间尘土飞扬。
                我有些不敢置信,在这样的险峻的大山中,他们竟然还能开出一条大道来!
                我原来的思想,一下子被颠覆了。
                风光的确在险峰,但险峰里,会有路,而且还是笔直宽阔的大道!
                现在,我可以很舒服的立在现代文明道路里,领略自然的大风光。
                大路边的景色,并不会差!
                这是时代给与我们的福利。所以,我现在很少会往山深处钻,眼前就是好景,何必去舍近求远呢?
                那危险处,早已经有中国的开路先锋们为我们先铺好了。
              我今天之所以能走的这么远,与我自身毅力实在谈不上多大关系。
                是有人已经先给我铺好了路,我的底气也不是来自哪里,是因为我生活在顶好,顶文明,顶和平的中国里,底气自然就生出来了。
                写完这段,又是一个长长的大坡,两个小时过去  累已经不足以形容我现在的状态,我累到饿了!
                在路边一个转弯处找到了一个临世停靠点,顾不得路边的人射出惊异的目光,我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拿出我被烟熏火燎得黑不溜秋高压锅。
                打开,还有一些早上的剩饭。就在这大路边,大快朵颐起来。
                前面,就是江西坡村了。
              古色古香的亭格,飞檐画栋,一眭菜地,四目接青。初入这里,就感到了宁静。
              有老农从路边往坡上走,头上别着一顶上世纪的老军帽,长衫绿得朴素。
              他负着手,迈着悠悠的碎步,天蓝的澄澈,好像时光在这里缓慢下来了。
              坡下,是一块搭着一块的梯地,弯弯曲曲,像一粒粒豆子。
              夕阳在放着辉光,我慢慢拖着车子,微风不燥。
              路边一排排房子,但多数都落满了灰尘,突然发现,这个坡村我进来到现在,遇上的人还没超过五个。
              安静中,有一种荒凉的美。
              这几天我走过的村寨,都是房子比人还多。
              人都去了哪儿?去了繁华的东部沿海?我暗暗想,随着经济发展,东西部落差可能会越来越大,贵州村荒人稀的景象,我已经是多次看到了。
              我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坡度越来越大,车子越拉越吃力。前方又是一个大长弯,好像要接到云端去。

              这个坡不应叫江西坡,叫云西坡我觉得更适合一些。我感觉自己已经要踩到西边的云彩了。
              弯边一个妇人,看不清年纪。佝偻着单薄的身子,在摆弄门前的柴堆。

              一转身,她发现了我,好奇地朝我打量着。
              我赶紧拉上车,开溜!
              往前走了几百米,突然路上一下子热闹起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2楼2021-05-28 11:28
              回复
                这个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多孩子!看样子,他们刚刚放学,正在回家的路上。
                我看着他们,想起来刚刚走过的有些荒凉的坡村。
                如果我没猜错,这些小朋友,都是留守儿童。
                我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接触到留守儿童,一下子感到悲从中来。我不知道,他们回到家,有没有人做饭。
                想来多数孩子,都要自己动手。
                我加快了步伐,穿过他们,我不想再看。
                前方就是学校。
                沙坪中心小学。
                小学很小,比我小时候上的的都要小,想来学生也是不多的。
                学校墙边,画着几副壁画。
                春耕,秋收,七月。墙后松树挺拔,在给孩子们树着样。
                画还没看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我旁边飞奔过去了。
                原来是个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粉色的书包,随着肩膀一跳一跳。
                她为什么这么急着赶回家?我看着她在夕阳下的小黑影,似有所悟。
                尽管家里可能没什么大人,我想,应该是赶着回去给奶奶做饭。
                这只是我的猜测,但我被这猜测触动到了。
                小的时候,我的母亲也不在家,只有一个卧病的父亲。
                父亲的状况时好时坏,坏的时候,我负责做饭。好的时候,他也会给我炒豆子吃。
                蓦然发现,我自己原来也算是半个留守儿童。
                我有一年的时间,是被送到远方叔叔家里寄养,还有一年,只剩下我一个人,邻居会偶尔帮忙看管。
                但我并不觉着我童年有多苦,我默默听着小姑娘急促的足音,渐渐远去在国道的尽头。
                原来,小孩子并不一定是脆弱的,小孩子也可以很强大。
                这个小姑娘长大以后,一定会是一个懂得珍惜的人。
                河西坡往西连着冷溪村,接着一路都是下坡。已经是下午五点,这是我碰到的第一个不是上坡的路。
                冷溪边村外三里,我停下来了。一条小溪潺潺而过,今晚就扎营在这。

                打开地图,今天走了十三里。这怨不得我,希望明天老天爷大发慈悲,多施舍给我一些平路。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3楼2021-05-28 11:31
                回复
                  2025-05-17 06:06:32
                  广告
                    早上起来,阳光照得很亮,风也吹得正凉爽,云很白,天蓝着摆出来一副和蔼的样子,好像昨夜的骤雨暴风不是他造的一样。
                    贵州的天气总是这样,先给你一顿大棒,在你生气的时候,再给你发一块糖🍬。
                    希望今天的道路也能多一些甜蜜,不要崎岖再崎岖,乖一些别让我吃那么多苦头了。
                    昨天从冷溪村外出发,先爬了一段盘山路,从山上下来,大概六里,路边林木森森,一条小溪穿林而过,感到有点累,就在路边大石头下小栖。
                    抬头环顾四周,山很险峻,山间稀稀落落的有一些残垣断壁,这边以前应该是有人居住的,但现在已经荒芜了。
                    休息好了,起身打算继续上路。突然,发现石头的另一面有几个红色小字。
                    石面坑坑洼洼,风雨摧残。上下左右确认了几遍没有遗漏,是三个字,岩头铺。
                    听起来挺有年代感的,我心里默默咀嚼着这名字,突然,心里一惊。
                    有点熟悉!
                    我快速搜索着大脑引擎,脑中一道光闪过。对了!徐霞客icon游记!
                    我有印象,徐霞客在越过了甘粑哨子村后,来到了一个叫崖头的地方,后来我找了注释,崖头在今天已经改名叫岩头铺!
                    于是我又在地图搜索半天,发现在平越以北十公里外发现一个叫岩头铺的地名。
                    我心里还纳闷,怎么徐霞客从甘巴哨一下子跑那去了,两地可是相隔着三十公里呢。
                    然后我再顺着游记继续看,发现徐霞客从岩头铺,又一下子到了新添城,即今天的贵定县icon。
                    我越来越一头雾水了,怎么绕这么大一个弯,这都六十公里了。
                    于是我就产生了偷工减料的想法,不打算去什么岩头铺了,直接在甘巴哨掉头往东去贵定。
                    专家做出的解释是,徐霞客到平越以北的岩头铺,是去寻访张三丰icon遗迹,我当时还调侃了一下专家说法,认为不属实。尽管我也不清楚为什么徐霞客去那做什么。
                    看到这块石头,环绕在我心里的疑团解开了!
                    徐霞客根本没走平越以北,所谓的岩头铺,就在我此刻站立的这块石头下!
                    专家估计是按图索骥,以为地图上的那个岩头铺是徐霞客到过的,没想到彼岩头铺非此岩头铺也。
                    在江苏,有个徐霞客研究会。我不知道会所的专家们,有没有亲自一脚一程勘探过。至少,目前为止我发现了不少错误。
                    在南宁那边,我在一个深夜无意中撞到了山心村,李家住了八代的那块岩石。这里该是徐霞客误认为是昆仑关icon的地方,而专家解释却说是东八公里外的六塘,差了足足八公里。
                  现在站这块岩石下,我的心此起彼伏。
                    我想着偷工减料,没想到歪打正着,我所走的路,竟然暗合了徐霞客当年的真正足记。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我不知道是不是有冥冥之中这种东西。
                    如果所我是什么时候遇到徐霞客的,我想可能得追溯到我六岁的时候。
                    当年父母带着我回南宁探亲,从山沟里出来,去金城江icon搭车。
                    金城江是我小时候到过的最大的城,我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icon,一切对我都是那么新奇美妙。
                    我看中了一只大红色的气球🎈,缠着父母给我买。
                    当然我没有得逞。于是我辰他们不注意,生气的从车站往外跑。
                    为了不让他们找到我,我穿街过巷,不知道跑了多远,我得给他们知道我的厉害,谁叫他们不给我买气球。
                    坐在陌生的一条街边,我气很快消了。因为我发现,我回不去了。
                    环顾四周,街道交错,屋房林立。当然的金城江,已经初具城市规模。
                    我在大街上穿行,找回去的路。害怕是有一点,但是我心里突然会认为,我应该可以找回去。
                    说不清哪来的自信。
                    后来,我还真找回去了。
                    多年以后,接触了徐霞客游记,突然发现,徐霞客所走的河池所,竟然就是我小时候走失掉又找回去的那一段路!
                    是不是那时候,他冥冥中就在教我,怎么走回去。
                    后来到了南宁,父亲带我去逛的第一个风景,就是人民公园。
                    这里也是徐霞客写过的六仙坡。
                    后来我大了一些,到南宁流浪,自己第一个到的景点,是青秀山icon。
                    这也是徐霞客来到南宁,第一个游览地!
                    我在南宁最常去的地方是解放路,云亭街一带。云亭街,正是徐霞客与挚友静闻大师死别的地方,最后徐霞客去鸡足山icon,就是为了完成静闻遗愿,带着静闻的骨灰,跋涉千里,终于把他葬到了鸡足山上。
                    原来在我的人生中,徐霞客曾那么多次出现过,在我还不知道他的时候,他就在了。
                    所以为什么现在我会选择重走徐霞客的路。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他就带过我,教我不要害怕。
                    岩头铺,在今天的地图上,已经消失掉了。现在的岩头铺,是叫一个新的名字。
                    如果不是我无意中休息进来,我也将永远错失掉这个地方。
                    为什么我会突然选择在这块石头下停下休息,我并不是很累。
                    我看着四周荒芜,想到三百八十年前四月初八的那个夜晚,徐霞客来到这里,趟过小溪,在这山的下面,石的旁边,度过一夜风雨。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5楼2021-05-28 11:42
                  收起回复
                    我说怎么这几天拉车,累得火气直冒。
                    原来这个车子后轮,轴承icon坏了
                    然后左前轮也漏气了。
                    搞得我这几天一直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怀疑是不是营养不行,是不是自己的身体坏了,还是心态出了问题。
                    有时候,看来还真不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前轮因为一直是滚动的,看不出来它原来已经瘪了。
                    后轮没了轴承,车轴与轮之间一直在摩擦,但因为有油的存在,一直没发出吱吱吱的声音,我就没发现。
                    现在想想,可怕。我竟然能拖着这样的车子,走了好几天。。。
                    我太厉害了。
                    值得庆幸的是,我几天前在盘江镇icon下单了的17个快递,其中就包括两个轮子。
                    本打算用两个新轮,替换下两个旧前轮,没想到,后边这个新轮的轴承这么快就坏了。
                    到现在为止,我拉坏了十只轮子,三个车,走了一千多公里的路。
                    路上常常有人觉得我走的慢,我想说,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就像这人生,谁也不能一条直道走到底。我的几个舅舅,前几年还比现在有钱呢,这几年比以前还努力,但结果却是这样。
                    所以,任何时候,不要只看结果就下结论,而要先了解过程是怎么样的。
                    盘江镇那边快递来了好几个电话催我,怎么这么久了还不去拿东西。
                    语气里好像怀疑我懒,在家里睡大觉不愿出来拿。
                    今天我就把我的车拉到他门口,给他看看。
                    为了拿你这个快递,我一路风雨,昨晚连夜翻山,车都拉坏了,你看看我这发型,看我这鞋子。
                    我要让他知道,我没有懒,我要让他知道误会我了然后会羞愧。
                    哈哈,我真是一个坏人。
                    还有五公里,希望我的车能顶得住,别半路上罢工了。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6楼2021-05-28 11:44
                    收起回复
                        今晚是我今年以来,最幸福的一天,因为此刻,我正在做汤圆吃。
                      在盘江镇,领到了17个快递,分多次扛回来,有七八十斤,几乎全是吃的,幸福满满。
                      黑龙江水磨糯米粉icon,江南红糖,江米条,下司南的面🍜,香葱饼干,福建月饼,广州香肠,云南土豆,蒙古奶粉,新疆红枣,黄豆,大白菜,淮山薏米糕……
                      加起来不到两百块,攒了好久的券一次买的,哈哈。
                      吃了近半个月的洋葱炒榨菜,终于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在镇外,一个叫做金海雪山icon的大景区门口牌坊下,扎营了。
                      这里是一个高档小区旁边,在我对面是一个超大型人民广场icon,音乐声声入耳,景区的观光车时不时会路过,我感觉这位置露营棒极了。
                      只希望保安叔叔不要过来把我赶。
                      这个镇,在镇内的时候普普通通。出来了在镇外发现,全是大型景区,游乐场,广场,高档小区,沿江步道,张灯结彩,弄得跟个小城市一样,实在是大开眼界。
                      明天我应该不会走,停下来修车,顺便休息一天。
                      不说了,做汤圆去啦。
                      祝大家也开心,好梦。啦啦啦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7楼2021-05-28 11:47
                      回复
                        再一次被贵州人民感动了。
                        今天拿着车轴去电焊,走了三家汽车维修的,都没能悍成。
                        可能是我这个生意太小了,别人都说没电焊。我心里清楚,不可能搞汽车维修的,连电焊机都没有。
                        有点灰心丧气,准备要回去,在路边突然发现了一家农机修理的小铺子。
                        抱着最后问一次的心态,我走了上去。
                        老板身材不高,有点微胖,看起来大方又和蔼。
                        他正跟人聊天,看到我问电焊,聊天的老人直接就道别走了。
                        有戏!我心里微微一动。
                        果然,老板跟老人道别后,转过头,很和气问我打算怎么悍。
                        哇,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我直接开口就先道谢了。
                        为了能找到愿意帮我悍的,顶着下午的小太阳,我翻越两条大桥,走了近两个小时,绕了整个盘江镇一大圈。
                        老板很细心的帮我打磨,电焊,活做的很好。
                        我在一边指点了几个部位,他都很仔细耐心的帮我做好,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就一点点需要焊的地方,他弄了快十分钟,有几个部位,还贴心的额外帮我加固。
                        电光闪烁,我看着他的面庞,亮着光彩。
                        看他做好了,多少钱?我问到。
                        五块!
                        啥?我简直要跳起来了。
                        他焊了四个位置,每个位置做工都很足,焊得很厚,论坚固程度拉几头牛都没问题。
                        五块钱,别说人工费了,悍十分钟的电费能不能回本都是个问题。
                        我上次在墨冲镇,悍的远不及这次的做工好,人家收了十五,我还认为挺便宜的。
                        这个五块钱,就是亲戚都拿不到这个价。
                        我正要推辞,想多给他一点,他坚决不要,说我也不容易。。。
                        我在门口洗手的时候,他还回屋拿了半袋果给我。很明显,他应该是嫌家里的果不够,还掺进来一块小面包。
                        “一点意思,拿着吧。”他一定要我收下。
                        一股暖流在我肚子里奔涌,我喉咙堵堵的,不知道该说什么,我这五块钱,估计还买不到他送我的这袋果。
                        刚刚的闲谈中,他听我口音有点纳闷,然后我告诉他我是徒步过来这边的,车坏了。
                        他表示出了欣赏我这个行为。
                        后来还留我谈了约十多分钟。
                        言语里,他把他认为对我有用的信息,都很诚恳的分享给我。
                        热心,淳朴,善良,诚恳,大方。
                        铺子不大,却很丰满。
                        六点钟的夕阳显得格外的美,照进这方小小的铺子,照在老板四方饱满的天庭上,洋洋熠熠。
                        我跟老板依依道了别,从路上下来,桥下江水滔滔。
                        江水并不清澈,但这边有的是清澈的东西。
                        这里是盘江镇,我的车在这里被修好了,一并修好的,还有我的心。
                        我会记得。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21-05-28 11:49
                        收起回复
                          昨天看到这个消息,我是在去寻找水源的路上。
                          原先还以为又是谣言,直到发现这个新闻前面,加了热点两个字。
                          不会是真的吧,我有点忐忑,点了进去。
                          新闻开门见山:“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不知道该怎么描述,看到这个新闻时候的心情。我与袁隆平爷爷自然是不可能见过面的,对于他的了解,也仅限于历史书。于现实中,这可以说是与我一个并无直接关系的陌生人,但看到他的逝世,心里不知怎的,一下子阴晦下来。
                          这是我今年听到的糟糕的新闻。
                          我心中一直认为,袁隆平先生是当代中国,最有重量的人。如果让我给出心中的第一,一定是他。
                          活着的人中,我想不出,还有谁能与他比肩的。现在他也突然走了,我突然发现,这是在历史书上,我认识的最后一个活着的人。没想到,他默默也走进了历史。
                          想到上个月在独山县icon,我还偷偷把一小袋发霉的米扔掉了,当时小惭愧的心情,又再一次回来了。
                          出来以后,我成了一个常常尝到饥饿滋味的人。对于米,渐渐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在广西来宾买了四袋米,因为同伴的突然离去,于是四袋米,就全部落到我车上。
                          有人劝我,分给别人两袋,这样也不算浪费,还能减轻重量。
                          我舍不得,不是舍不得钱。而是这一袋袋晶晶莹莹,给我的满足,踏实感。
                          对我来说,他是比同样洁白的白云,更美丽,更动人心魄。
                          在此之前,我在一个野地里,饿了一天两夜。对于饥饿的体会,我想世界上,在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讨厌的了。
                          可惜我第一次出门在外,没有经验,大米在阴雨连绵的宜州icon受了潮。其中两袋开始发黄,发青。
                          看到有人给我评论,米发霉了会致癌。我有点慌,百度了一下,更加逛了。
                          难道,扔掉?我偷偷产生了这个想法,但是感觉理由还不够充分。
                          于是打电话,求助母亲。
                          我想着母亲应该会心疼她的孩子,会劝我扔掉这两袋发霉的米。
                          “你洗一洗,用力的搓,多换几次水,可以洗出来!”母亲在电话的那一头,耐心的教我。
                          我感到很诧异,更贵的香肠,她都劝我扔掉。而独这大米,她却教我如何挽救。我暗暗试探能不能扔,她一直坚持是可以吃的。
                          我取了一大桶水,慢慢洗着。果然,大米青黄的外衣褪掉,晶莹洁白重新焕发生机。
                          突然想到,为什么母亲有这么娴熟的经验?
                          我突然明白了,母亲以前一定常年吃着发霉的米。
                          想起来,母亲常常给我说,她小的时候,别说粥了,也野菜都不一定找得到,吃点谷皮,凑合一些苦苦的没人采摘的植物,一天就过去了。
                          我已经没法想象她是怎么长到大的,我只知道,后来她终于每顿吃上了大米。
                          现在想来,母亲那段从苦涩到洁白的日子,中间的转折,一定是来自袁隆平爷爷的杂交水稻。
                          我小时候,家中虽不宽裕,但米是一缸满一缸满的。
                          我们还能拿它来做甜甜的米酒icon,五光十色的面团,米饼,汤圆,甚至姐姐生日时候的蛋糕。
                          简单的米,在简单的乡下,却总是能变出各种戏法。
                          后来读了历史,还记得那个老师,半头花白,边分的发型整齐干净,这是上个世纪青年们最流行的梳法。在讲台上,每翻到杂交水稻这一页,历史老师似乎台词也变得多起来,他饶有兴趣的加了很多书中没有的新东西进去。
                          于是我幼小的心里,对袁隆平这个陌生的人物,总感觉比同书中的其他历史人物要厉害。
                          现在想想,历史老师一定是饥荒年代活过来的人。他加进去的台词,有他自己。
                          我没有体会过,母亲与历史老师的那个年代,以前也从不会去想。
                          从小到大,我吃饭常常吃不干净,碗中剩得东边一颗南边一粒的。
                          父亲偶尔会叫我吃干净,而母亲常会拿着我剩下半口饭的碗,追我几十米。这样的情形,甚至延续到了去年我还在家的时候。
                          不过这时候的我,有了一点知识,有了跟母亲辩论的口才。
                          “没事儿,我不吃,还能喂鸡喂鸭嘛,又不是浪费。”我暗暗欣喜,自以为得计。
                          “它们吃不了这么多!”母亲辩驳我。
                          “还有猫!”我不慌不忙。
                          但是,我也偶尔有翻车的时候。剩的太多,没办法赖到鸡鸭鹅身上去了,只好假装不浪费的说,妈你给我留着,千万别倒掉,我下顿吃。
                          这样诚恳的态度,又能蒙混过关。我不知道母亲最后如何处理,在家里,我没吃过我上顿剩下来的饭。
                          我奢侈的享用粮食,我从来不会去想这一切的源头,我在美美的享用日子。
                          一则新闻,突然一下子让我美美的生活被刺了一下。
                          田边,还有农人在插着秧。
                          又细又嫩的秧苗,投进湿润温软的泥里,在这贵州十万大山的脚下。
                          我沉默的看着,想下去告诉她们,这个秧苗的主人刚刚走了。
                          路边的红花在春分的时刻,开的彷徨,凄美。
                          我找到了水,在回去的路上。
                          待会儿这水将混合着一锅晶莹,在蒸腾的水雾中飘着香。
                          一个老人在云雾中浮现出笑容,然后慢慢消失掉。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29楼2021-05-28 11:53
                          收起回复
                            今天走了四公里,总行程1440公里,历时四个月又十六天。
                            早上起来,自己改装车底盘,再焊接车篮,这两项做完,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
                            刚开始从南宁出来是徒步背包,七十斤左右。翻山越岭,半个多月后有小伙伴来投靠我一起徒步,然后在他建议下,到市场花几十块钱,弄了个老太太买菜的折叠车。
                            然后到了来宾市红渡镇,小伙伴坚持不下去,走了。留下两个人的东西,得一个人拉。
                            于是在路上捡了木板,花四块钱买了一斤铁钉,找了个深山老林,在里面花了三天时间,钉出来一个木头车。
                            车子拉到刘三姐icon的故乡宜州市,钉的车架倒是没坏,轮子却顶不住先坏了。
                            还想起来当时一个交警路过,看着我的车,一阵无语
                            我倒是希望交警把我车子没收了。
                            但是他假装没看到,径直就走了。
                            我只好泪流满面的扛着几十斤木头,走了好几里才找到垃圾池扔掉。
                            现在我这辆车,从宜州跟着我到现在。中间经历了撞山,滑坡,各种花式翻车,早已经伤痕累累不成样子。
                            现在之所以看起来还很新很漂亮,是因为我一路边走边苦学修车技术,喷漆,上油,抛光打磨,换轮,路上无论车子出什么问题,我基本都能自己解决。只要我不放弃,他就永远不会坏[呲牙]
                            当然,大部位的电焊我做不了,电焊了两次花了二十元,这是我修车一共花掉的费用。
                            后面我可能会自己买一个电焊机icon。
                            我不打算再去麻烦人了,一路上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基本都自己解决。
                            在山里最难受的那晚,我迷路在沼泽地里,装备全部丢掉,气温零下好几度,刮着大风,我淋着雨缩在草丛里一动不动,熬到了天亮。
                            我相信那个时候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选择报警,让警察叔叔来拉一把。
                            我当时怀里捂着一部手机,我在考虑如果这时候我报警了,因为我个人的失误而去浪费公共资源,那我还有什么脸面继续走下去。
                            于是我把报警的念头掐断,时不时呻吟一下,保证自己不陷入昏迷。
                            还有一次在森林里,有个很诡异的冒青烟,还好我半夜听到声音,赶紧跳起来把它解决了。具体的我不能说,怕被封号,那次也是极其危险的一次。
                            我喝过牛洗澡的水,吃过各种植物,搞的我现在看到一种植物,脑中就立刻想起来它是什么味道的
                            我还精通广西八门地方语言,本以为进了贵州,我的语言就没用了,没想到使用桂柳话,加入一些普通话的发音方法,然后加快语速,声音要收着卷着说,就可以跟贵州人畅行无阻的交流了
                            有这贵州话icon过渡,估计到我进入四川,我又可以复制粘贴出一口四川话来了哈哈。
                            现在我往龙里县icon的方向赶,徐霞客在农历四月十号这天,进入的龙里县。现在是四月五号。
                            龙里县以后,我就不能完全沿着徐霞客的路走了,现在道路大改,他当年在贵阳以南这边东跑西绕,我的条件不支持我完全复制出他的路。
                            我只能走个大概方向,往黄果树瀑布去。
                            我现在明白了,不能太钻牛角尖。他到过的有些地方我没能到,换过来讲,我到过的地方他也没到过我不是他,我是我。
                            风景虽偶有各异,但终会殊途同归。
                            下午五点了,在路边发现一个废弃加油站,可以避雨,绝佳的露营地。
                            车子拉起来的重量,感觉是原来两倍,尽管只多了七十斤。
                            前面挨饿的日子太多,我饿疯了,一下子买这么多吃的,以后不能再这样。
                            慢慢把食物吃掉来减重吧,明天开始,必须每天走十公里以上。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30楼2021-05-28 11:57
                            收起回复
                              2025-05-17 06:00:32
                              广告
                              帐篷外春雨霏霏,空谷鸟声豁亮,有泉从对岸山腰间涌出,汨汨穿行在密丛里,清婉又幽咽。
                              昨天我依旧只走了五公里,但所花费的力气,丝毫不比走都匀市icon时的二十公里来的少。
                              山路曲折上复,我总感觉自己不是走在国道上,而是山腹中,两腿灌了水泥一样,又僵又硬。
                              怪不得这边取名沿山堡,实在是贴切。
                              过沿山堡春光村,一户人家在半山腰子上,这一户建了三四间平房并做一排,我看到门前有水龙头,打算去取点水。
                              却发现门户紧闭,窗棂上结了一层层灰,看来又是一户主人离去的房子。
                              左首第一间屋还贴着火红的对联:大猪如象天天长,小猪似玉日日增。横批,猪羊满园。
                              又春风吹过,但我没感受到春意,而是一片死寂,天阴沉沉,也不下雨。
                              我心中有点愀然。
                              从门上的对联可以知道,这家的主人曾经有过那样热烈的期盼。他也在阳光下曾那样卖力的挥舞着血汗,看着猪羊满园,在这山脚下蹦蹦跳跳,空谷之间充满活泼的空气。户主一脸欣喜,褶皱的面皮上,笑容把肉都绽开了,一块挤着一块。他坐在门槛青石上,在茶香袅袅里,目光贴着猪的肚皮羊的长角,一直到穿到天上火红的太阳,他看到了自己往后的日子,炽烈得就像身后的对联那样。
                              但今天我来到这里,手上挂着空桶,桶在阴风里摇晃,我连个能给我取点水的人都找不到。
                              环顾四周,种了一圈桃树,无主桃花开了又谢,主人家已经不知去了何处春风。
                              我默默退出来,拉着车继续往坡上爬。
                              将要超过这排房子的时候,在门前水池的夹缝里,我看到了一张卡在里边的残破风筝。
                              风筝做工极好,色彩鲜艳,五光十色。
                              我突然浑身起了疙瘩。
                              这个放风筝的小孩,也是我啊。
                              我一下子感觉自己像挨瘪掉的气球一样没了力气,赶紧找了快木头把车轮垫好,坐在路边,看着脚下一城空寂。
                              小时候也很喜欢放风筝。总是乘着父母不在家,打开箱子,把父亲珍藏的报纸偷出来,然后钻进床底,借着窗边微弱透进的光,扎好风筝。
                              然后就等着春风茂盛的时候,一群小伙伴,挑一座最好最高最宽阔的山,爬到顶上,在漫天的纸风筝里,笑着,闹着。
                              累了,就坐下来。看看山下一排排的房子,火柴盒一样,又多又整齐。
                              当哪一间的火柴盒里冒出炊烟,我们总能很准确的捕捉到,然后对身边某位小伙伴说,看,你家在煮好吃的,还不快回去。
                              然后我们内心偷着笑,看着那位小伙伴想放风筝,又想回家吃好吃的,进退两难的奇怪样子。
                              今年的春风又绿了,我坐在异乡的土地上,对着一架断了线的风筝。
                              儿时的风筝飞着飞着,不知道掉在了哪里。
                              我的故乡,曾经是有着上万人的边陲重镇。两个月前我重回那里,一片凄荒。
                              曾经那样热烈的生活,曾经那样欢快的我们。
                              走进贵州,我以为跟故乡越距越远了。
                              没想到,这边一个个乡镇,简直就是我家乡的翻版。
                              一样的青山,一样被煤炭侵染成黄色的浑浊的江河,一样残垣断壁里不见了主人的房子。
                              我从霓灯闪烁的大都市里,抽身回来了。而从这里去向远方繁华的人们,不知何日会踏上归期。
                              他们会不会对着自家垂老不堪的房子,留下热泪?
                              风筝卡在水泥里,动弹不得,将慢慢腐化到看不见。
                              我爬上了坡顶,很奇怪,路边一块巨石,正面写着春光村,而在它的背面,歪歪扭扭的字迹里,却是老狗场三个字。
                              这应该是这个地方,最初的名字吧。许是哪位老人,怕自己时间不多,所以写在了背面,好让以后回来的孩子,还能唤回它原来的名。
                              春光村出来,我就看到了不到五个人。
                              诺大个城,竟是空的。没有想到,中国的西南边,竟是这样荒。
                              这是我一直生活在摩肩接踵的大都市里难以想象的。
                              不走出来,真是坐井观天了。中国,是繁华的,也有她的落寞。
                              她把落寞,藏在了西南边陲的小角落里。
                              很荣幸,我看到了,看到了她的伤口。人的成长,总伴随着剧痛。国的腾飞,也留下了暗伤。
                              我知道,在普世的笑语欢声里,一定有那么一小撮人在默默流着泪。
                              从春光村出来,在一个叫鸿运社区的地方。我停下了,犹豫半天,打算在这里扎营。
                              之所以犹豫,是我没有完成每天十公里的承诺,我才走了五公里。
                              但我还是决定住这一晚。
                              因为右手边,有一座黄色岩石的山。
                              而左手边,一条石柱倒下在水泥地上,又是一间失去主人的房子。
                              我的父亲常常给我描绘黄山奇石,今天我真正见了这样石块的山。
                              而我扎营的地方,就在残垣断壁上。
                              左手像我家,右手像我父亲。
                              黄山下,流着泉水。水是母亲。
                              我的名字,里边正带一个鸿字。
                              一切都搭好了,就等我住进来。









                              IP属地:甘肃来自Android客户端131楼2021-05-28 12:0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