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已上岸,专业课110+。我的专业课学习是报了课程的。
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1.专业课7月多份才开始(报考东财是七月份才决定的);
2.数学不够优秀,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 来学习数学,专业课不想耗费特别多的时间;
3.本科学习课程过于繁重,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课程非常多。(大四上学期甚至考了七门课程)
七月份:因为我准备的时间有点迟,之前也没有仔细看书自学之类的,所以就直接跟着课程学习了。
东财初试是三本书,我在二十天之内快速看完了三本书的视频,有了一定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学姐直接画重点,标明哪些知识点绝对是考试必考的;证券投资学的最后三章有点难理解,但是学姐讲的也挺清楚的;国际金融学理解的内容很多,本科虽然也学过一点,但是没学明白,学姐用简单的方式(比如举例子)讲明白了国金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一道题,我在书边记满了学姐讲的很多例子和分析过程,想不明白的时候看这些。去大连培训完之后,我用了两天时间把所有知识点都整理在本上。
八月份主要用来整理,把知识点再过一遍,查缺补漏。每天只用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看专业课,其余所有时间都给了数学。(数学是弱项)
九月份的时候学姐开始讲强化课,我又都跟着听了一遍,后面讲的计算题专题包括了去年两道国金的计算题(证券今年没有考计算题,不然也妥妥全中),一模一样的题型。这个时候已经我开始背专业课了。到十月份背完两遍。
在十月到十一月多专业课又反复背了四五遍。
在临考试前,学姐又讲解了金融热点,那道货币银行学的热点题全中,我上去就写。在遇到不会的热点题的时候学姐又教你怎么回答,怎么开辟答题思路,怎么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答热点题。
专业课我大概是背了八九遍吧,按照八月份总结的知识点一遍一遍过,以上大概就是我专业课的备考过程。希望能对你们产生一些帮助。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问我。
主要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量:
1.专业课7月多份才开始(报考东财是七月份才决定的);
2.数学不够优秀,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 来学习数学,专业课不想耗费特别多的时间;
3.本科学习课程过于繁重,大三下学期和大四上学期课程非常多。(大四上学期甚至考了七门课程)
七月份:因为我准备的时间有点迟,之前也没有仔细看书自学之类的,所以就直接跟着课程学习了。
东财初试是三本书,我在二十天之内快速看完了三本书的视频,有了一定的基础。
货币银行学学姐直接画重点,标明哪些知识点绝对是考试必考的;证券投资学的最后三章有点难理解,但是学姐讲的也挺清楚的;国际金融学理解的内容很多,本科虽然也学过一点,但是没学明白,学姐用简单的方式(比如举例子)讲明白了国金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让我知道了如何去思考一道题,我在书边记满了学姐讲的很多例子和分析过程,想不明白的时候看这些。去大连培训完之后,我用了两天时间把所有知识点都整理在本上。
八月份主要用来整理,把知识点再过一遍,查缺补漏。每天只用一个多小时两个小时看专业课,其余所有时间都给了数学。(数学是弱项)
九月份的时候学姐开始讲强化课,我又都跟着听了一遍,后面讲的计算题专题包括了去年两道国金的计算题(证券今年没有考计算题,不然也妥妥全中),一模一样的题型。这个时候已经我开始背专业课了。到十月份背完两遍。
在十月到十一月多专业课又反复背了四五遍。
在临考试前,学姐又讲解了金融热点,那道货币银行学的热点题全中,我上去就写。在遇到不会的热点题的时候学姐又教你怎么回答,怎么开辟答题思路,怎么灵活运用课本上的知识答热点题。
专业课我大概是背了八九遍吧,按照八月份总结的知识点一遍一遍过,以上大概就是我专业课的备考过程。希望能对你们产生一些帮助。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