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30日漏签0天
安顺吧 关注:452,064贴子:7,368,78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安顺吧
>0< 加载中...

《红崖天书》真伪考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对红崖天书进行深入研究后有了很多自己的发现,并且破译了一大半,文章也不知道发在哪里合适,就在安顺吧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二。
贵州最著名的未解之谜“红崖天书”现存有许多版本,真伪一直有争论,本文我们从能查到的资料来考证一下原始红崖天书的本来面目。
红崖天书虽然有几十个缩摹版本及好几个现存的摩崖石刻,但我们如果认真分析比对就能总结归纳出三个版本。
其一就是下图这个复制本,这个版本也是我分析后确认最接近原迹的,下面我说说我的分析依据。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首先,我们能找到最早关于天书的文字记载是明朝嘉靖二十五年,诗人邵元善曾经为此写过的诗文:
红崖削立一千丈,刻划盘回非一状。
参差时作鼎钟形,腾掷或成飞走象。
诸葛曾闻此驻兵,至今铜鼓有遗声。
即看壁上纷奇诡,图谱浑疑尚诅盟。
其后有很多见过天书的学者和官员都为红崖天书题过诗词。
乾隆三十七年(1772)贵阳人谢庭薰对此碑有了较详的描述:“诸葛碑在红岩晒甲山悬崖上,约二十余字,大者如斗,小者如升,非篆非隶, 不可辩识。字若术画,并非镌刻。岩原剥寸许,笔画如新。”这是目前能找到对于天书最早,最详细的文字描述,和上图非常契合,上图是光绪三十三66年复制本,我们暂时称它“光绪”本。
清乾隆到民国年间,安顺地区地方志就中出现多种缩摹本,这些缩摹本大同小异,字符形状都很接近,但排列分布略有差别,下面是各个版本之间的对照。
《黔记》本和《永宁州志》本对照,二者几乎一模一样,一个阴文,一个阳文,《永宁州志》本出自永宁知州黄培杰,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明确记载是派人缩摹的,“原碑文大小不一,又无行列,勾勒之际断画缺笔自所难免,与原碑不尽相合。”《黔记》本出自云贵总督吴振棫,咸丰四年七月(1854年)。


2025-07-30 18:59: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安顺府志》本和《黔记》本对照和区别,二者字符一样,部分字符位置有区别。《安顺府志》本出自咸丰元年吴寅邦和邹汉勋。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光绪”本和《黔记》本对照和区别,字符和位置都有很大区别,但每个字符都能对应得上,“光绪”本明显少了一个位于中间上方的“王”字一样的字符,这个“王”字其他本都有。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结合这三个版本的缩摹本和邵元善,谢庭薰二人的描述,“光绪”本天书与原始天书不会有太大差别。
  三个缩摹本最大的区别就是字符位置分布不一致,其次是字符形状结构略有差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我分析后得出可能性如下:
缩摹不是拓印,天书原迹面积很大,山势险峻,岩面凹凸不平,拓印非常困难,且三个版本字符形状结构略有差异,如果三个版本一模一样,或者有两个一模一样,都能判断谁更接近真迹,可惜并没有。在谢庭薰的描述中,天书“非篆非隶”,光绪本比其他缩摹本更接近这个描述。
  天书临摹回来后还要再一次誊抄到地方志上或复刻在其他地方,这就需要二次缩摹,为了节省空间,地方志页面的长宽比大概是1比2,天书的长宽比是3比1,如果天书按原比例誊抄到地方志上,会显得非常的不协调。
  真正的原始红崖天书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遭到严重损毁,这也是造成今天诸多困惑的原因。
  但“光绪”本还是最接近天书原迹的模样,天书现存大概有三十多个版本,字数有十九个字到四十余字不等,“光绪”本系列的文字记载最少也有25个字。
  清道光年间学者邹汉勋认为天书是殷高宗伐鬼方文,并且还翻译出来,译文是“维踣秋,尊齿刐威虣虐,王迺还卣方,卣旅竭首,东蹈义皤,南甶甶。”认可这个译文的人不多,但我们对比观察可以看出,他翻译的就是“光绪”本。“光绪”本最多记载是三十多字,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不同的人对同一个字符有不同的见解,一些个头大的字符,看起来像一个字,也有可能是好几个字的组合。
  最少19个字是近几年认可度比较高的瞿鸿锡本,也就是《建文帝讨燕檄文》版,这个版本莫名奇妙的出现在红崖上,流传至今,我们先对比一下它和“黔记”本的区别,这个版本记载比“光绪”本早一年。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不难看出这两个版本差别非常大,大概只有六七个字符勉强能对上号,上面还有一个草书“虎”字,有学者从这版本中解析出《建文帝讨燕檄文》,但细心分析就会发现,《建文帝讨燕檄文》在逻辑上有诸多不合理,比如文章需要排列顺序和规律,字符大小基本保持一致,《建文帝讨燕檄文》译文几乎就是主观臆断,牵强附会,这里不做过多解释,文章如果让人所有人都看不懂,它就毫无意义。
  瞿鸿锡本在光绪年间第一次出现后流传至今,不断被人收录,上面“虎”字明确记载是贵州提督徐印川所书(光绪二十七年),“虎”字是与这个版本的天书同时出现的,之前没有任何缺失“虎”字的瞿鸿锡本,而且这个版本是写上去的,并不是刻上去的,之前天书有记载是刻画的,还有记载并非镌刻的,并非镌刻不等于是写上去的,反而更加能证明天书是深入岩壁的阴刻,看似并非镌刻的原因很可能是刻痕过于圆滑,没有明显雕凿的痕迹或像自然风化,和现存的光绪本非常接近,其他很多目睹过天书的文人官员也记载文字深入岩壁。
  因此我认为瞿鸿锡本天书是光绪二十五年好事者所做,与红崖天书原迹相去甚远。这个伪本很可能是这样诞生的,光绪二十五年,永宁知州涂步衢让工匠去临摹天书,去的工匠都是粗人,对天书造成巨大损毁,这个好事者就是涂步衢派出的工匠,工匠损毁天书后害怕被追究责任,因此根据印象伪造书写了一个版本,两年后徐印川在上面书写了“虎”字,这个版本天书成书年代我相信完全可以用高科技考古手段检测出来,这只是我个人的猜测。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光绪复制本诞生于光绪三十三年,可惜查不到任何资料记载,复制本在原迹附近,虽然当时原迹已经遭到破坏,但复制的时候应该还是能找到一些参考,可靠性比较高,但也不完整。至于复制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当时的有识之士看到天书原迹遭到破坏,认为这是一大损失,因此在附近重新复刻了一个,留给后人参考,现在如果去当地旅游还能看到好几幅红崖天书,都与光绪本十分接近,这些应该也是后人根据古籍记载临摹本复刻的。
  光绪之前也没有记载四十余字的莫友芝本,这个版本中很多字符重复出现,“光绪”本中的字符几乎都能在这里对应得上,位置和形状都有相似,也有区别。这个版本应该也是在光绪年间破译高潮之下的产物。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应该是最接近真迹的模样


2025-07-30 18:53: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红崖天书是图还是文
  红崖天书之所以称为天书是因为没人看得懂,根据我的深入研究,天书并非文字,就像伏羲的先天八卦图被称为无字天书,但八卦既不是字,也不是书。
  红崖天书被记录以来,一直被人看做是文字,也从文字入手来破译其内容,这就造成数百年来无人能懂的局面。
  我们先来看看历代是如何从文字的是视角看待和认知天书的。
  第一阶段“诸葛碑”,自明朝开始到清朝末期,许多文人和当地居民都认为是“诸葛碑”,是当年诸葛亮南征时与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结盟的会盟碑。古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结盟确实有留碑纪念的传统,但是这个说法一直仅限于民间流传,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任何破译内容,找不到与诸葛亮之间的任何关联,同时因为无法破译,很多文人也否定了这一说法,同时提出新的见解。
  第二阶段“殷高宗伐鬼方纪功碑”这个破译内容,前文有提过,下图可以参考,但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鬼方国在北方,与天书相隔几千公里,虽然贵州也有被称为鬼方的记录,但与殷高宗伐鬼方实在联系不上。
图为古人翻译“殷高宗伐鬼方纪功碑”的译文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第三阶段“三危禹迹”,这个版本的破解内容是大禹治水,是大禹治入南海之水的历史事件,但我们都知道大禹治水的地点也是在北方,在黄河流域,从没听说过他来南方治理过珠江水系。有这种见解的原因是,有学者认为天书中的文字有河流名称。
  期间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少数民族文字,有彝族文字,仡佬族文字,苗族文字,水族文字等等,其中彝族文字和仡佬族文字都有完整的破译内容,但破译的学者却没有拿出文字对照表来证明自己成果的可靠性,网上还有仡佬族古夜郎文破译的内容和文字对照,但我仔细查证后发现,那个夜郎古国遗留的所谓仡佬族文字是近代人自创的伪作,漏洞百出,有兴趣的可以搜“关于《九天大濮史录》真实性的置疑”。
  中国少数民族有完整文字体系的不多,之所以有人认为是少数民族文字的原因我也研究过,天书中的字符有两三个,或三五个和某个少数民族现存古文字很像,仅仅只是像而已,就有人就怀疑天书是某个民族的文字。如果要证明是少数民族文字很简单,那就是天书的字符与少数民族现存的古文字大部分对应得上,再翻译成汉字能融会贯通,能做到这一点,就没人能质疑得了。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起初我也觉得天书可能图文并茂,因此认真查找了很多关于少数民族文字的资料,结果一无所获。
  天书也不可能是汉字或汉字的变体,从古到今,研究汉字的人才数不胜数,大部分甲骨文都已经被成功识别,天书若属汉字体系,再怎么变体都有能人可以破译。
  世界上所有古今文字都有共同点,比如大小基本一致,不会存在像天书中这样大小差别巨大的文字体系,文字组成文章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则,简单的说就是横竖都排成直线,天书中我们看不出任何规则和顺序,因此即使有人能把单字全部破译出来,也连不起来,不连起来就没有意义。
  既然天书不是文字,那就只能是图,从文字着手破译的人一开始就错了,我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我看懂了大部分。
  一直以来,把天书看作是图的人也不少,下文再讲解图。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藏宝图还有好几个说法。
  其一:夜郎王“德者”的藏宝图。
  其二:夜郎国部落首领“吉火”的藏宝图,吉火可能是济火,记载和诸葛亮结盟的那位。
  关于这两个夜郎国宝藏的资料我也只能找到一点,就是两个神话故事,没有参考价值。故事没有参考价值,但天书还不能排除是否与夜郎国有关。
  其三:吴三桂的藏宝图,这个说法也有几种传说,但是,天书最早记载是明朝,与吴三桂没有关系,而且我查过,当年清军分三路大军入云南,吴三桂走的是北线,走遵义——毕节,从七星关入云南昭通,天书附近的古驿道是中线,是满人将领走的,入滇之时,吴三桂应该没机会来这里藏宝,他要藏宝,顺路有的是好地方。
  当然不排除两种可能,吴三桂反清时他有条件藏宝,但这个时候他最缺的就是钱,藏宝的可能性极低,当然今天看到的天书也有可能被吴三桂修改过,他完全可以在早先流传天书的基础上增加几笔,移花接木,掩人耳目。如果天书真是吴三桂的藏宝图,那么有两个结果,假如是入滇时埋的,那么他反清的时候大概率已经取了。还有一种可能,吴三桂死后,他子孙兵败如山倒,撤退的时候,出于各种考虑,把一部分财宝埋了起来。
  近代也有学者认为天书是吴三桂的藏宝图,并且在天书中破译出如下内容:
标题一字:"君";签署二字:"西王"。正文十六字:"忌客入门,须缄其言,启箱白水,掏宝甲山。"
  我对这个见解很感兴趣,但网上资料太少,只知道是2000年载于贵州政协报上,我实在不理解他是如何破译出这些文字的,当地有流传,吴三桂在黄果树瀑布下面的犀牛潭中埋了宝藏,这二者到底是谁参考了谁,还是说作者就是根据传说臆断的?如果破译的人能够独立破译出一个和流传已久的传说相吻合的结论,那离真相不远了。这与我破译的内容也有一点关系,因此我感兴趣。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我破译的内容也是图,而且是地图,并且已经找到地图背后隐藏的点,这个点能精确到直径70多米的圆内,之所以我没说它是藏宝图,是因为这个圈底下有什么我没法确认,自己挖是不可能的,这需要国家考古部门的介入,对于天书内容,我只破译一半,但这一半经得起所有专家学者的质疑,是科学严谨的,只要考古发掘这个圈,并且有什么发现,那么其他未解之谜迎刃而解。
  天书是地图,这个我可以确定,目前单破解天书我还不能断代,因此不确定隐藏什么,可能性我也分析过:
1:藏宝图,不确定谁的藏宝图。
2:夜郎王的陵墓。
3:古代大人物的陵墓。
4:有特殊用途的建筑遗址,比如夜郎王,或其他大人物的城寨,府邸,军事要塞,祭祀场所等等。
  明朝嘉靖年间天书第一次被记录下来,但成书年代可能远早于明朝。元朝之前,西南地区长期属于少数民族政权自治,当地不流行汉文化,更没有编撰史书和地方志的传统,地方志兴盛于明清时期,因此明朝之前没有记录是很正常的现象。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目前破解还在进行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果有人认真研读到这里可以留下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我可能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请教关岭县和镇宁县的朋友,说不定这是继三星堆之后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


2025-07-30 18:47: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S东来西归
  • 初涉江湖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天书传世本中没有拓印的,只有临摹和誊抄,誊抄就是看到别的临摹本后誊抄到地方志或者自己收藏的,他们没有见过真迹,甲临摹原迹得到临摹本,乙抄临摹本,丙抄乙,丁抄丙,以此类推,誊抄会越来越离谱,再加上甲去临摹的时候重视程度不够,从他开始就有误差,后面就更不用说了,我根据各种资料和科学分析大致给传世本评了个靠谱程度。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 2 下一页 尾页
  • 23回复贴,共2页
  • ,跳到 页  
<<返回安顺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