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小城市的“相亲发烧友”,对小城市的相亲套路和规律也有了几分自己的理解。就事论事的说,相亲和人生中的绝大多数事一样,有其规律可循。
接下来,我将我的思考和盘托出,供各位看官把玩,欢迎拍砖。
提到相亲,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一开始多多少少有些抵触情绪。
同样是寻找感情的归宿,相比于相亲的速成速配,自由恋爱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毕竟,相比于自由恋爱,相亲真的很尴尬,两个互不相识的人硬生生的坐在一起,装出一副“自然熟”的姿态,靠不停的找话题来增进了解,缓解尴尬,“最怕空气突然的安静”。
但是,人生之事并非非黑即白,相亲作为寻找爱情,通往婚姻的重要方式,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相亲的可取之处
1.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最初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人对有关信息的掌握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便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相亲来说,当事人基本无需为这一问题而担心。
相亲往往有彼此相熟的介绍人,而介绍人往往会帮双方把彼此的真实情况先摸清楚,再透露给双方。
这包括双方非常关注的,诸如是否有房、工资情况、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重要信息。
2.相亲能够帮助认识自我
介绍人给你介绍对象的层次水平,体现了你在她眼中的层次水平。
众多介绍人给你介绍的对象平均素质大致能反应在你所居住的小城市周围人眼中你处于怎样的水平。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亲对象的变化,也反映了你在小城市相亲市场上的“定位”的变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我。
3.相亲难遇各方面俱佳的优质对象,但仍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参与过相亲的人应该会有明显的感觉,若想在相亲市场找到心中理想的高富帅或白富美,可谓难上加难;与此同时,在相亲市场也很少见到条件特别差的相亲对象。
对于小城市来说,这一现象会进一步凸显。
首先,小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质量的男性、女性的稀缺性。
其次高质量的男性女性要么在自由恋爱时已心有所属,要么在相亲市场上被公认为“眼光太高”,“较难满足”而让人望而却步。
在相亲市场,介绍人一般与双方相熟,介绍太差,“拿不出手”,脸也难搁。
在小城市,一般来说,外貌、家庭条件和稳定工作往往被认为是“条件好”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能进入相亲市场的,大多数能满足其中之一。
小城市相亲特点
1.“单位”最吃香
春节期间,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春节回乡:见闻与随想》,文中提到了四川江油、北川、绵阳等内陆地级市在房产热销、汽车普及的表象之下,本地经济活力萎靡,体制外的想挣钱除了餐饮、专卖店,只能“搞好政府关系挣政府的钱”,已经成为重度的财政依附型经济。
这很具有普遍性,以我所在的江西某地级市为例,产业发展有限,极度依赖土地财政。民间最活跃的经济形态就是餐饮、专卖店和娱乐场所。
这些行业大多极度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是很难生存的。而这些行业换手率也高,生存压力很大。要想在其中游刃有余,难度着实不小。
综合考虑职业待遇和职业稳定性,在小城市的相亲市场,可供选择的职业相当有限。
而有单位的单身男女因其学历远高于小城市的平均学历,收入稳定,“单位”又能够进一步带来教育、医疗、住房等便利条件,自然而然,有单位的就成了相亲界的香饽饽。
学历大概率能保证对方的素养,收入能大概率保障你在小城市的生活水平,“单位”也能带来小城市生存和发展很重要的人脉资源。
相应的,也出现了些“单位”里的单身男女错误估计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自恃清高,其实人不咋的,全靠“单位”撑着。
除此之外,部分有单位的体制内“男女”,多多少少带有些体制病,比如喜欢把权力规则带回家,比如擅于说教,这个因人而异,看个人的接受程度。
2.小城市对女性更加残酷
小地方父母格局更小,为了自己的后半生,更喜欢操控子女的婚姻,尤其是女生,往往会被要求返家或就近工作。
相比于男性,女性也更为恋家。
考虑到“单位”带来的种种好处,“单位”自然成为工作首选。
而单位作为中国特色的体制,工作简单重复,且枯燥,对男性的吸引力较低。
再加上公务员、老师等单位,对考试能力等往往有硬性要求,而女生应付考试的能力更强,准备的更加充分。
种种原因之下,优质男青年更愿意“孔雀东南飞”,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小城市优质男青年相对较少。
进而,出现了部分女生在相亲市场没有与之匹配的人,呈现“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更致命的是,女性自我坚持的时间越长,在相亲市场可供选择的余地越少。
毕竟,男女在年龄上的不平等在小城市被更加的放大了。
以上种种,对女性来说,倍加残酷。
3.狭隘的生活空间对单身男女并不友好
世间走一遭,一个人要做自己,实属不易,在小城市,更加不容易。
一来,小城市的生活空间有限,精神娱乐方式有限,几乎只有看电影、吃饭、唱歌“三把斧”,极易放大一个人的孤独感。
再加上,自己身边的同伴一个个有了“归宿”,离自己的生活而去的时候,人的孤独感被放大。
更重要的是,在小城市,婚姻和孩子更被认为是人生最终的归宿。
对于本就不易的单身男女来说,更可怕的是,还要面对小城市原生家庭的桎梏。而来自父母的情感绑架,很可能是摧毁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经历种种挣扎,多数学会了妥协。
4.小城市的单身男女更易迷失自我
基于种种原因,总体上,小城市单身男女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相比于大城市来说,是有较大差距的。
再加上小城市的绝大多数工作,简单重复,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也相当有限,最重要的能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于年轻男女而言,在工作中,多数是“螺丝钉”,是没什么存在感的。
事业心这东西,在小城市的多数人身上,是不存在的。
一个人尚未完成自我的塑造,又在工作中没有获得感,可不就要在情感上刷存在感吗,可不得靠依附另一个人来实现自我价值吗。
除此之外,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和人口构成,决定了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具备完整理性的自我。
大部分人活在他人的世界里,有时候,相比于自己的感受,很多人更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幸不幸福。
所以,才会出现在小城市的单身男女中活跃着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迫切的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过得很好,迫切的希望单身男女像自己一样活着。
以上种种来自家庭、工作等舆论环境的影响,单身男女被规训的厉害,寂寞寂寞就不好了。
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我,迷迷糊糊的就结了婚。
结了婚之后,才恍然大悟,很多你当初以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最后都可能成了问题,比如异地,比如三观。
很多你以为是问题的最后都可能不是问题,比如长相,比如工作。
最可怕的还是,名义上的爱情,实质上的两颗心。
应了那句话,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5.感情里受的伤绝大多数是自作自受
一个人,如果经常性的遇人不淑,被欺骗了感情,那你可得好好反思反思了。
因为一个人经常性的被骗,要么是自己太蠢,要么是对方太聪明。
总之,是自己不够好。
这话听着让人不舒服,但事实如此。
别奢望这个世界的人都如童话世界般单纯美好。
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我从不吝于歌颂美好的爱情,也从不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
爱情这东西本就难分对错。
比如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为“礼金”吵得不可开交。
比如女生看中对象的物质条件或外貌忽略了对方的人品,最后被玩弄感情,渣男可恶,你呢,就单纯可爱?
比如男生看中女性的颜,结果发现对方在众多男生当中自由穿梭,***可恶,你呢,就用情专一?
更可笑的是,有些在感情中受伤了的男男女女就爱唠叨,男人或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说出这话的人,一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如果你是一坨屎,就不能怪苍蝇老围着你,对吧。
男性和女性,差异再大,本质上也是人。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如你我般深沉、复杂和自我。你不可能要求他们放下全部的自我,心甘情愿做你的附庸,成为你人生拼图的一块。”
如果你非得不依不饶的做出这样的要求,那可不就是自作自受。
我就碰到过外在条件、家庭条件都不错的女生,相亲初始就将自己代入“我是女生,你不要和我讲道理,你就得让着我”的逻辑,意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我,我试图表达我的看法和意见,“你怎么会愚蠢到和女生讲道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谁也说服不了谁”等一堆说辞。
如果我不表达意见,又说我没主见。这就奇葩了,难不成相亲第一天,我就得深深的爱上你,就得变着法子把你宠到天际?
在我看来,女生有小情绪、小性子有时候真的很可爱,可是不要把蛮不讲理和小性子、小可爱等同起来,更不要把撒泼理所当然的当做一个女生的特权。
这类人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原理,如果你优秀到对方把你宠上天,可是你想想看,要对方把你宠上天他得多爱你,那么可爱的你,又怎会如此蛮不讲理呢?
在亲密关系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一方一味索取一方一味付出是维持不了亲密关系的。
失去了平等和尊重,相亲自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可能最后你会遇到一个把你宠上天的王子,你以为你嫁给了爱情,但大概率的是,你遇到了一个精于表演的“艺术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生米煮成熟饭”会感慨,他变了。
其实他没变。
只是人生如戏,而你爱看戏。
当你有着极为明显的情感缺陷时,就免不了对方拿此做文章。
我认识一男生,每年但凡他单位里来了单身女性,他就伺机而动,有时“热情”主动地都把人小姑娘给吓坏了。
2015年,他单位来了位单身小姑娘,人小姑娘在朋友圈里找人帮忙拿快递,他主动说帮忙,姑娘考虑到是同事,也没多想,搬完快递的间歇,他就要人小姑娘做他女朋友,并对人小姑娘动手动脚,把人小姑娘也吓得够呛。
2016年,他单位又来了位单身小姑娘,小姑娘一个人租住在外,他特意租住在人小姑娘对面,有一回人小姑娘站在窗口,他打个电话过去,“嘿,你抬头看看”,就见他在那招着手,还有“你家怎么来人了”“你爸妈又来了吧”“你怎么换房间睡了呀”各种花式问候,小姑娘碍于同事情面,没好声张。
201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追到了单位一新来的小姑娘,但愿小姑娘能用爱感化他。
自由恋爱也好,相亲也罢,有单位也好,没单位也罢,流氓是不问出处的。
小城市相亲指南
身处小城市的你,若想靠着自己在人海茫茫中遇见刚刚好的那一个,概率真的很低。
要么逃离故乡,勇闯天涯,要么在这座小城安安稳稳度过余生。
如果你有远大的理想,对你的对象又有着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请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在我看来,在小城市,最后还单着的,大概率是两种情况,要么是优秀到没有能与之匹配的对象,或者有着完整的自我,不为现实所妥协,主动的剩下。
要么有一定的认知、人格等缺陷,被动的剩下。
一句话概括,有本事就勇敢的单着,没本事就有策略的将就。
我总结了几个思路,仅供参考:
1.明确需求
在小城市,按自已意愿生活的成本和代价更高,单身男女一定要区分现在明确了需求和你已经明确了需求是两个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是静态还是动态。
比如刚毕业的小年轻,觉得自己不急,一个人潇洒自在,但没考虑到未来自身的发展变化,也许到了一定年龄想结婚了,转眼发现,自己不仅错过许多,而且可选择的余地少之又少。
自由恋爱的两人在生活的点滴中渐生情愫,相亲则完全不同,更多的是供需匹配的过程。
如果对方觉得你身上有ta的需求,那ta自然会积极主动的与你聊天或回应你的聊天,反之,则自然会转而进入下一个目标。
如果你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明确的话,那很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在我看来,纯粹理性的说,对一个男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力和人品,对一个女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品。
能力能保障他有你可期待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人品能保障他有你所需要的有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
小城市同时具备这二者的比例会比较低,如果一个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样,那你非要在二者中做一个理想选择,你就得权衡,在未来的日子,你更不愿意接受自己生活水平一般,还是更不愿意接受自己被粗暴或冷漠对待。
嫁给不了爱情,就嫁一个你觉得还不错的人。娶不了爱情,就娶一个和你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
更多精彩请进群。聊城的 阳谷

接下来,我将我的思考和盘托出,供各位看官把玩,欢迎拍砖。
提到相亲,相信大多数人和我一样,一开始多多少少有些抵触情绪。
同样是寻找感情的归宿,相比于相亲的速成速配,自由恋爱更受到年轻人的青睐。
毕竟,相比于自由恋爱,相亲真的很尴尬,两个互不相识的人硬生生的坐在一起,装出一副“自然熟”的姿态,靠不停的找话题来增进了解,缓解尴尬,“最怕空气突然的安静”。
但是,人生之事并非非黑即白,相亲作为寻找爱情,通往婚姻的重要方式,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相亲的可取之处
1.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信息不对称,最初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不同人对有关信息的掌握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反之,便处于不利地位。
对于相亲来说,当事人基本无需为这一问题而担心。
相亲往往有彼此相熟的介绍人,而介绍人往往会帮双方把彼此的真实情况先摸清楚,再透露给双方。
这包括双方非常关注的,诸如是否有房、工资情况、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重要信息。
2.相亲能够帮助认识自我
介绍人给你介绍对象的层次水平,体现了你在她眼中的层次水平。
众多介绍人给你介绍的对象平均素质大致能反应在你所居住的小城市周围人眼中你处于怎样的水平。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相亲对象的变化,也反映了你在小城市相亲市场上的“定位”的变化。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我。
3.相亲难遇各方面俱佳的优质对象,但仍有一定的质量保证
参与过相亲的人应该会有明显的感觉,若想在相亲市场找到心中理想的高富帅或白富美,可谓难上加难;与此同时,在相亲市场也很少见到条件特别差的相亲对象。
对于小城市来说,这一现象会进一步凸显。
首先,小城市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高质量的男性、女性的稀缺性。
其次高质量的男性女性要么在自由恋爱时已心有所属,要么在相亲市场上被公认为“眼光太高”,“较难满足”而让人望而却步。
在相亲市场,介绍人一般与双方相熟,介绍太差,“拿不出手”,脸也难搁。
在小城市,一般来说,外貌、家庭条件和稳定工作往往被认为是“条件好”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能进入相亲市场的,大多数能满足其中之一。
小城市相亲特点
1.“单位”最吃香
春节期间,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春节回乡:见闻与随想》,文中提到了四川江油、北川、绵阳等内陆地级市在房产热销、汽车普及的表象之下,本地经济活力萎靡,体制外的想挣钱除了餐饮、专卖店,只能“搞好政府关系挣政府的钱”,已经成为重度的财政依附型经济。
这很具有普遍性,以我所在的江西某地级市为例,产业发展有限,极度依赖土地财政。民间最活跃的经济形态就是餐饮、专卖店和娱乐场所。
这些行业大多极度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一定的人脉资源是很难生存的。而这些行业换手率也高,生存压力很大。要想在其中游刃有余,难度着实不小。
综合考虑职业待遇和职业稳定性,在小城市的相亲市场,可供选择的职业相当有限。
而有单位的单身男女因其学历远高于小城市的平均学历,收入稳定,“单位”又能够进一步带来教育、医疗、住房等便利条件,自然而然,有单位的就成了相亲界的香饽饽。
学历大概率能保证对方的素养,收入能大概率保障你在小城市的生活水平,“单位”也能带来小城市生存和发展很重要的人脉资源。
相应的,也出现了些“单位”里的单身男女错误估计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自恃清高,其实人不咋的,全靠“单位”撑着。
除此之外,部分有单位的体制内“男女”,多多少少带有些体制病,比如喜欢把权力规则带回家,比如擅于说教,这个因人而异,看个人的接受程度。
2.小城市对女性更加残酷
小地方父母格局更小,为了自己的后半生,更喜欢操控子女的婚姻,尤其是女生,往往会被要求返家或就近工作。
相比于男性,女性也更为恋家。
考虑到“单位”带来的种种好处,“单位”自然成为工作首选。
而单位作为中国特色的体制,工作简单重复,且枯燥,对男性的吸引力较低。
再加上公务员、老师等单位,对考试能力等往往有硬性要求,而女生应付考试的能力更强,准备的更加充分。
种种原因之下,优质男青年更愿意“孔雀东南飞”,这也客观上造成了,小城市优质男青年相对较少。
进而,出现了部分女生在相亲市场没有与之匹配的人,呈现“有价无市”的尴尬局面。
更致命的是,女性自我坚持的时间越长,在相亲市场可供选择的余地越少。
毕竟,男女在年龄上的不平等在小城市被更加的放大了。
以上种种,对女性来说,倍加残酷。
3.狭隘的生活空间对单身男女并不友好
世间走一遭,一个人要做自己,实属不易,在小城市,更加不容易。
一来,小城市的生活空间有限,精神娱乐方式有限,几乎只有看电影、吃饭、唱歌“三把斧”,极易放大一个人的孤独感。
再加上,自己身边的同伴一个个有了“归宿”,离自己的生活而去的时候,人的孤独感被放大。
更重要的是,在小城市,婚姻和孩子更被认为是人生最终的归宿。
对于本就不易的单身男女来说,更可怕的是,还要面对小城市原生家庭的桎梏。而来自父母的情感绑架,很可能是摧毁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最后,经历种种挣扎,多数学会了妥协。
4.小城市的单身男女更易迷失自我
基于种种原因,总体上,小城市单身男女的能力水平和综合素养相比于大城市来说,是有较大差距的。
再加上小城市的绝大多数工作,简单重复,对个人能力的提升也相当有限,最重要的能力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对于年轻男女而言,在工作中,多数是“螺丝钉”,是没什么存在感的。
事业心这东西,在小城市的多数人身上,是不存在的。
一个人尚未完成自我的塑造,又在工作中没有获得感,可不就要在情感上刷存在感吗,可不得靠依附另一个人来实现自我价值吗。
除此之外,小城市的发展水平和人口构成,决定了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具备完整理性的自我。
大部分人活在他人的世界里,有时候,相比于自己的感受,很多人更关注,别人眼中的自己,幸不幸福。
所以,才会出现在小城市的单身男女中活跃着一批这样的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迫切的向这个世界证明自己过得很好,迫切的希望单身男女像自己一样活着。
以上种种来自家庭、工作等舆论环境的影响,单身男女被规训的厉害,寂寞寂寞就不好了。
走着走着,就迷失了自我,迷迷糊糊的就结了婚。
结了婚之后,才恍然大悟,很多你当初以为不是问题的问题最后都可能成了问题,比如异地,比如三观。
很多你以为是问题的最后都可能不是问题,比如长相,比如工作。
最可怕的还是,名义上的爱情,实质上的两颗心。
应了那句话,幸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5.感情里受的伤绝大多数是自作自受
一个人,如果经常性的遇人不淑,被欺骗了感情,那你可得好好反思反思了。
因为一个人经常性的被骗,要么是自己太蠢,要么是对方太聪明。
总之,是自己不够好。
这话听着让人不舒服,但事实如此。
别奢望这个世界的人都如童话世界般单纯美好。
日本著名作家东野圭吾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我从不吝于歌颂美好的爱情,也从不对人性有过高的期待。
爱情这东西本就难分对错。
比如谈婚论嫁的时候因为“礼金”吵得不可开交。
比如女生看中对象的物质条件或外貌忽略了对方的人品,最后被玩弄感情,渣男可恶,你呢,就单纯可爱?
比如男生看中女性的颜,结果发现对方在众多男生当中自由穿梭,***可恶,你呢,就用情专一?
更可笑的是,有些在感情中受伤了的男男女女就爱唠叨,男人或女人没一个好东西,说出这话的人,一般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如果你是一坨屎,就不能怪苍蝇老围着你,对吧。
男性和女性,差异再大,本质上也是人。
“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如你我般深沉、复杂和自我。你不可能要求他们放下全部的自我,心甘情愿做你的附庸,成为你人生拼图的一块。”
如果你非得不依不饶的做出这样的要求,那可不就是自作自受。
我就碰到过外在条件、家庭条件都不错的女生,相亲初始就将自己代入“我是女生,你不要和我讲道理,你就得让着我”的逻辑,意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我,我试图表达我的看法和意见,“你怎么会愚蠢到和女生讲道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谁也说服不了谁”等一堆说辞。
如果我不表达意见,又说我没主见。这就奇葩了,难不成相亲第一天,我就得深深的爱上你,就得变着法子把你宠到天际?
在我看来,女生有小情绪、小性子有时候真的很可爱,可是不要把蛮不讲理和小性子、小可爱等同起来,更不要把撒泼理所当然的当做一个女生的特权。
这类人违背了一个基本的原理,如果你优秀到对方把你宠上天,可是你想想看,要对方把你宠上天他得多爱你,那么可爱的你,又怎会如此蛮不讲理呢?
在亲密关系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一方一味索取一方一味付出是维持不了亲密关系的。
失去了平等和尊重,相亲自然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可能最后你会遇到一个把你宠上天的王子,你以为你嫁给了爱情,但大概率的是,你遇到了一个精于表演的“艺术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生米煮成熟饭”会感慨,他变了。
其实他没变。
只是人生如戏,而你爱看戏。
当你有着极为明显的情感缺陷时,就免不了对方拿此做文章。
我认识一男生,每年但凡他单位里来了单身女性,他就伺机而动,有时“热情”主动地都把人小姑娘给吓坏了。
2015年,他单位来了位单身小姑娘,人小姑娘在朋友圈里找人帮忙拿快递,他主动说帮忙,姑娘考虑到是同事,也没多想,搬完快递的间歇,他就要人小姑娘做他女朋友,并对人小姑娘动手动脚,把人小姑娘也吓得够呛。
2016年,他单位又来了位单身小姑娘,小姑娘一个人租住在外,他特意租住在人小姑娘对面,有一回人小姑娘站在窗口,他打个电话过去,“嘿,你抬头看看”,就见他在那招着手,还有“你家怎么来人了”“你爸妈又来了吧”“你怎么换房间睡了呀”各种花式问候,小姑娘碍于同事情面,没好声张。
2017年,他终于如愿以偿追到了单位一新来的小姑娘,但愿小姑娘能用爱感化他。
自由恋爱也好,相亲也罢,有单位也好,没单位也罢,流氓是不问出处的。
小城市相亲指南
身处小城市的你,若想靠着自己在人海茫茫中遇见刚刚好的那一个,概率真的很低。
要么逃离故乡,勇闯天涯,要么在这座小城安安稳稳度过余生。
如果你有远大的理想,对你的对象又有着不切实际的要求,那么,请你趁早死了这条心吧。
在我看来,在小城市,最后还单着的,大概率是两种情况,要么是优秀到没有能与之匹配的对象,或者有着完整的自我,不为现实所妥协,主动的剩下。
要么有一定的认知、人格等缺陷,被动的剩下。
一句话概括,有本事就勇敢的单着,没本事就有策略的将就。
我总结了几个思路,仅供参考:
1.明确需求
在小城市,按自已意愿生活的成本和代价更高,单身男女一定要区分现在明确了需求和你已经明确了需求是两个概念,两者的区别在于是静态还是动态。
比如刚毕业的小年轻,觉得自己不急,一个人潇洒自在,但没考虑到未来自身的发展变化,也许到了一定年龄想结婚了,转眼发现,自己不仅错过许多,而且可选择的余地少之又少。
自由恋爱的两人在生活的点滴中渐生情愫,相亲则完全不同,更多的是供需匹配的过程。
如果对方觉得你身上有ta的需求,那ta自然会积极主动的与你聊天或回应你的聊天,反之,则自然会转而进入下一个目标。
如果你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明确的话,那很容易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在我看来,纯粹理性的说,对一个男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力和人品,对一个女生来说,最重要的是人品。
能力能保障他有你可期待的经济能力和社会地位,人品能保障他有你所需要的有为人处事的基本素养。
小城市同时具备这二者的比例会比较低,如果一个人并不同时具备这两样,那你非要在二者中做一个理想选择,你就得权衡,在未来的日子,你更不愿意接受自己生活水平一般,还是更不愿意接受自己被粗暴或冷漠对待。
嫁给不了爱情,就嫁一个你觉得还不错的人。娶不了爱情,就娶一个和你踏踏实实过日子的人。
更多精彩请进群。聊城的 阳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