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7年老中植系的员工我也来说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说一下光大信托,楼上也有说明了人数少是硬伤。头几年三方市场上出现了不少的项目让不少客户都接触了光大,然后通过银行代销来吸收客户。但是近几年政策影响了不少的融资规模。再加上员工少,客户群体发散性就少。近期项目又频频暴雷,化解的方法大部分都是资金池来化解。所以就很好理解这件事
反观中融资金池,中融旗下4大财富。每一家公司平均在职人员2500+,每年恒天、新湖、大唐、高晟(略次)号称管理各家资产规模都是2000亿+。之前X老板也传出经纬纺机要把中植的股权全部收回,那会就各种人心惶惶,什么中植要黄说什么的都有。
但是反观到现在我们细细分析,中植体系内目前在强监管的情况下产品类型无非就是几种:中融信托资金池、中植集团各种融资租赁资金池、公募基金(冲量好看)、海外保险。
首先,在中融信托资金池上,4大财富每年我们举个例子算1万亿的管理规模,最少有4000亿-5000亿是购买的信托资金池,剩下的我们算2000亿-3000亿购买的中植定融。剩下的我们算买在了公募和海外保险上。那么有人就说了,这么大比笔钱,为什么别的项目出事了他们不急能化解?
别急,咱们慢慢分析。例如华夏幸福中融是踩雷,但是首先人家想的不是说拿资金池去刚兑,这也不合规。那么就慢慢去处理,但是中融的资金池和暴雷的项目有关吗?答案肯定是没有,我所接触的信托项目经理告诉我的是,哪怕一个地产项目,必须是432齐全着急要钱募集不上来才会拿资金池去怼。所以这也是中融资金池目前没出事的一个关键。
其次,很多人会问那中融资金池一年融了这么多第二年会不会融不上来?答案谁也不知道,但是就目前我所知道的。一旦中融出现所谓的现金流问题,四大财富就有动作了,例如内部激励员工政策,比如业绩翻倍等等。四大财富的销售人员还是很吃这一套的,前段时间他们司庆,提升客户收益加员工业绩翻倍,两个亿的定融资金池1个小时卖光。我们要知道,这只是中植系的定融,还不是中融的信托资金池。最主要,人家中融如果出现问题了,不还有中植的资金池呢嘛。反过来也是同理啊,要知道资金池的投向可没有具体的投向。
综上,中融的资金池会不会出事这个问题讨论了10年了,人家活的好好的。个人觉得,3~4年短期是没什么问题,谁知道下一个是不是就是它呢?玩得好继续延续万亿帝国的神话,玩砸了就是下一个庞氏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