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吧 关注:599,407贴子:24,783,121

〖科普〗 窝瓜学院之别看我是奴婢,其实我很牛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讲师:苏子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0-25 10:48回复
    唐初设立女官,仿照前朝,设置了六局二十四司,譬如最近因表情包又火一波的《宫心计》中出现的‘司珍,司制,司设,司膳’,也只是二十四司里的其中四司。
    二十四司外还有六局,六局之上还有六尚总管,现在演绎群里大多人误认为六尚总管就是司正,其实不是的,司正属于二十四司,在明朝才被删减为六局一司,将二十四司划归到了六局之下。二十四司的牛逼设置,不一定任何宫斗群都会设置,而更多的是参照明代典制,将二十四司划在六局之内管辖,也就是所谓的六局一司制度。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六局一司制度,也重新认识一下,我们演绎时常常说到的“奴婢”在宫妃的生活中是扮演了怎样重要的角色。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0-25 10:49
    回复
      六尚其实就是六局的最早称呼,这一称呼最早见于秦,原是指掌宫廷供奉之官的总称,分别有:尚冠、尚衣、尚食、尚沐、尚席、尚书;至于他们的职能,我想说,各位应该从职称上看得出来,他们最初是由男子担任,直到汉初仍旧使用;而后,渐渐将尚书分离了出来,单独成为了执政要员。
      从隋文帝开始,随着宫廷生活的日益规模化,大批的妃嫔和贵族生活品质越来越被强调,为了便于管理,内廷仿照前朝,开始设置六局,并由女官担任,即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每个职位有三人,职位低下,相当于从九品。直到隋炀帝时代大加扩充,依照外朝官职,设置了二十四司,并将当时前朝隶属于外廷门下的殿内局,扩建为殿内省,用于统辖六局女官。
      这个邪恶的职位,一直沿用,详情可以参照《大长今》里经常出现的那位貌似慈祥的尚膳大人,而到了隋炀帝时期,六尚的职位就开始有所等级提升。到了唐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唐代的女官,最高的职位可以坐到正三品,譬如大名鼎鼎的上官婉儿,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0-25 10:49
      回复
        而明代为了遏制女官的势力,将最高女官等级定为正四品,并废除了六尚总管一职。即便如此,女官也是一个需要竞争上岗的职位,为什么呢?
        女官,并不是宫女,而是具有一定才华能识文断字的女子,甚至是才女。能够被宫廷挑中入选为女官的女子,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譬如针织,刺绣,包括了首饰制作,甚至是武功等,女官的才华决定了她的功能效用。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0-25 10:50
        回复
          进入宫廷,为皇族服务的女官的筛选其实很简单,只要五官端正,没有恶疾,并具有一定才华的女子都可以入宫,当然了,还会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因为她们的职能决定了她们的宫廷生涯必然不是长寿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0-25 10:50
          回复
            一般来说,13-25岁都可以入宫,但是基本上所有的女官都有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年满25-26,可申请发还家中,也即是现在的离职,这一点,与老死宫中的白头宫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加上女官一旦出宫,很快就会被各大世家返聘为家庭女教师,收入不菲,生活优渥,是当时平民女子最好的选择。
            外部海选是女官入选的渠道之一,另外还有宫女跻身成为女官的可能,宫女只要成为了女官,年满25-26岁,就可以申请回到家中,并给予抚恤金,是一条能快速脱离苦海的捷径。当然了,前提是要能通过考试竞争上岗,就像《大长今》里演的那样,按照特长不同,能力不同来分配岗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1-10-25 10:50
            回复
              唐代的女官,鼎盛时期曾达到一万三千多人,专门为皇室服务,而后明代为了缩减开销。剔除臃肿的女官建制,才下手缩减了监制,女官的选择渠道就是这样的。
              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以明朝为例,分析下后宫生活的人群:妃子、女官、阉人(太监)、宫女。而现在大部分演绎里,常常将女官与宫女混淆,这是不对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0-25 10:51
              回复
                我直接马住 就是我学了


                IP属地:广东9楼2021-10-25 13:03
                收起回复
                  dd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0-25 21:57
                  回复
                    那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分析一下后宫生活的人群:妃子、女官、阉人(太监)、宫女。而现在大部分演绎里,常常将女官与宫女混淆,这是不对的。
                    实际上,明代正常的后宫等级制度,是妃子>女官=太监>宫女=阉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0-27 10:26
                    回复
                      还是以明代为例,都说妃子的身后是政治,这是不争的事实,那么怎样让这个政治目的达到呢?关键就在于选妃的渠道与择选标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0-27 10:26
                      回复
                        古代选妃有三种渠道:1海选;2点选;3.推荐。但不论何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挑选合适的女子进来成为皇妃。妃子,作为皇帝的性伴侣,存在于后宫,为了保证皇帝的子嗣能昌盛繁荣,以及各种政治目的,妃子都必须受到最好的优待,这是各位对于妃子生活的向往的原因对不对?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10-27 10:27
                        回复
                          正如前话所说,一位妃子带来的前朝能量是不可估量的,明代根据借鉴隋唐大量外戚干政的实践,我们囧囧有神的朱元璋叔叔大笔一挥,写下了这样一条 “但凡入宫女子,必须为单门儒户出身” 的规矩。这条规矩看起来简单,但是在那个时代,不等于掐死了达官贵人想要攀龙附凤的梦想么?于是乎作奸犯科者孕育而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0-27 10:27
                          回复
                            在元代和明代都有将百姓分籍贯,分为民户、军户、儒户、医户等。其中儒户是读书人家的代称,简单来说就是“书香门第”,所以单门儒户就很好理解了,便是小户的读书人家。至于什么达官贵人,皇亲贵胄……那叫小户?不存在的。至于他们是不是真的有读书,这个先不讨论,但是贵人们是不死心的,为了前途能更进一步,他们花了钱,贿赂户长,将自己的女儿,降级了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0-27 10:27
                            回复
                              至于这个目的嘛,你懂,我懂,皇帝也懂,谁都不是二百五,既然游戏规则是这样制定的,那么就要按照规则去玩耍,谁要是在那个背景下,说出我爹是XX尚书,XX部长……那是找虐的的行为。于是乎一个个华丽的尚书大人的女纸们,就这样变成了读书人家的小闺女……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0-27 1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