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片吧 关注:54,558贴子:752,263

分享我的胶片翻拍流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有很多刚接触胶片的朋友和我以前一样,胶卷都是拍完后就寄到冲洗店来一个冲扫套餐。冲洗店的扫描仪很多已经是多年前生产的扫描仪。例如富士的SP3000和诺日士HS1800,高端一点的冲扫套餐一般就是哈苏的X5了。
胶片冲扫店里冲扫方便又快捷,但是很多店提供的扫描件都是2~3m的jpg图片。如果需要大文件的就需要价钱了,而且扫描质量也不算太好。现在胶片价格越来越高了(柯达又要涨价了),玩胶片的成本也因此水涨船高,普通胶片+冲扫都要小一百了。
为了节省成本,身边有数码相机的朋友可以像我一样用数码相机翻拍胶片。现在数码相机的像素很高了,翻拍的画质比低端扫描仪画质高不知道哪里去了。我也很久没有发帖了,趁着有时间分享一个胶片翻拍的教程吧。


IP属地:广东1楼2021-10-31 20:07回复
    翻拍胶片前当然是先拍胶片。 本来用数码拍完布光完成了。因为把胶片相机塞到里面去,导致布光移动了,有的面没有被光照到。
    拍完后,就把胶片寄去冲洗店冲洗再邮寄回来啦


    IP属地:广东2楼2021-10-31 20:12
    回复
      2025-08-02 19:22: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翻拍我用到的物品有数码相机、微距镜头、闪光灯、胶片片夹、垫在底下的白色亚克力板。白色亚克力板能让闪光灯的光线更加的均匀柔和。我想要光线更加的均匀,所以我还在闪光灯上加了柔光箱。 除此之外还要准备一个三脚架(可以用铁手代替)。


      IP属地:广东3楼2021-10-31 20:19
      回复
        然后像图片那样放置好,胶片片夹放置在架空的白色亚克力板上,亚克力板下再放置闪光灯,灯光方向垂直亚克力板


        IP属地:广东4楼2021-10-31 20:21
        回复
          都放置好后就可以拍摄了。
          因为底片比较大,所以我采用了多张拍摄然后Photoshop里凭借合成一张高像素的照片。 拍摄过程中如果有灰尘掉落在底片上,可以使用气吹除尘


          IP属地:广东5楼2021-10-31 20:24
          回复
            多张拍摄拼接,每一张照片需要预留1/3的重叠画面,不然可能拼接不上。微距拍摄还要放大观察是否对焦准确





            IP属地:广东6楼2021-10-31 20:27
            回复
              最后在ps中拼接完成。因为我的是反转片,所以比负片少了一个校色的步骤。大家需要校色教程可以在b站中搜索大佬分享的校色教程,或者购买软件套预设。
              我使用的器材 三脚架是曼富图的055,它可以横置中轴拍摄方便不少。
              闪光灯是神牛的V1,因为是神牛比赛送的。用其他闪光灯经过柔和后效果都差不多,不过功率越高越好。


              IP属地:广东7楼2021-10-31 20:35
              回复
                这么复杂一般人做不来,做的来的人不差扫描仪,我就只能看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1-01 05:04
                收起回复
                  2025-08-02 19:16: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太好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1-11-01 07:58
                  收起回复
                    最烦的还是数码机有自己的色彩 翻拍出来感觉差点味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1-01 08:41
                    收起回复
                      正片翻拍效果不错,设备到位其实效果比一般扫描仪好。负片就有点难,去色罩校色要比得过店扫(比如南京x悦),那可就太费劲了。 前一阵使用it8流程校色都比不过店扫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1-01 09:15
                      收起回复
                        题外话,换电脑打开楼主大图,画质真牛逼。这就是GX680的实力么,镜头素质看起来比我RB67的127KL强大太多了。
                        然后说说我对去色罩的尝试。
                        1,首先,从彩负胶片的曝光-密度曲线看, CMY通道的感光度是有细微差别的,曝光线性度也有差别。 也就是不同曝光程度,其偏色亦不同,这对于后期较色而言是灾难性的。
                        2,彩负PDF有个曲线图,片基的密度-波长曲线 与 中性灰的密度-波长曲线。 可以看出,随曝光量增加到中性灰,各种颜色的密度(吸收或称阻碍程度)提升不均匀。 个人认为应该用中性灰的偏色作为去色罩的基础偏置色。
                        3,正白光或专业扫描仪的微蓝光,扫描之后,从直方图上看,蓝色的部分最靠左,也就是更接近曝光不足。 校准的时候必然涉及一个提亮过程,而非RAW数据已被GAMMA干掉了很多信息,提亮会导致画质变差,颗粒变大。
                        4,个人查了一些电影底片的处理方法,发现处理第一步叫 配光 ,也就是类似彩色暗房色彩分析仪去调CMY光线强度一样。 先用光源平衡掉色罩。
                        5,负片对光源色温要求比较高,当色温接近其标准色温(日光/灯光)时,去色罩效果较好,无论是各种自动处理还是自定义色罩手工去色、 而色温偏差较大时,去色罩就很难。色彩怎么都怪。


                        IP属地:北京12楼2021-11-01 14:07
                        回复
                          菜🐔的我好像在听天书


                          IP属地:山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1-11-11 01:28
                          回复
                            可以扔了我的爱普生了,闪光灯挺好就是不能用我相机的摇摇乐功能,这样就不用接片了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1-11-12 08:55
                            回复
                              2025-08-02 19:10:4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同翻拍😄,现在都不用扫描仪了。


                              IP属地:德国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22-01-11 16: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