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辩论吧 关注:60,864贴子:3,061,688
  • 26回复贴,共1

看看“博大精深”的中医之“脉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介绍“脉诊鼻祖”扁鹊:《史记》:“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常谨遇之。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闲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乃悉取其禁方书尽与扁鹊。忽然不见,殆非人也。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2-17 16:07回复
    水木言成、龙舞风云中、终可见T.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脉象有多少?《脉经》有24种脉象,《诊宗三昧》有32种,《景岳全书》16种,《濒湖脉学》27种,《诊家正眼》28种。现代中医们不知道该采用哪个说法,干脆装糊涂,不深究,哪种说法都行,没有绝对标准。那一小段桡动脉被中医煞有介事的分为寸、关、尺三部,需用食、中、无名三个指头分别按触感知,加上左右手,分别代表不同意义:左手寸关尺三点,分别代表心肝肾,右手寸关尺代表肺脾肾(命门)。这种对应关系无比荒谬,没有任何的证据。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2-17 16:07
    收起回复
      2025-08-03 03:29:2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2009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的一批科研人员进行了《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的研究,邀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曙光、岳阳等医院的资深中医专家16 位,随机选取龙华医院肾内科住院患者1 位。不同医生对同一患者现场切脉,结果是:脉沉9位,一致性56.2%;脉结7位,一致性43.8%;脉弦7 位,一致性43.8%;脉细7 位,一致性43.8%;脉滑2位,一致性12.5%;脉数1位,一致性0.62%;脉无力3 位,一致性18.8%。难道该患者脉象瞬息百变?不是,而是,脉象本就没有客观标准。
      上海中医药大学刘国萍、王忆勤等的《中医临床医生四诊信息判读及诊断一致性探讨》的研究,邀请了16位上海名老中医对同一患者的进行切脉。结果:脉沉9位,一致性56.2%;脉结7位,一致性43.8%;脉弦7位,一致性43.8%;脉细7 位,一致性43.8%;脉滑2位,一致性12.5%;脉数1位,一致性0.62%;脉无力3位,一致性18.8%。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2-17 16:08
      回复
        这吧里的中医粉们呢?不出来解释解释为什么“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医之“脉诊”,连脉象到底有多少种都是笔糊涂账??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17 19:26
        回复
          我都傻了!来这里发贴。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12-17 20:45
          回复
            一、脉诊中的几乎所有脉象都没有对应的物理量,更没有标准。二、脉象与症状之间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2-17 21:00
            收起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1-12-17 21: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