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05,818贴子:14,896,617

演义里刘备伐吴错了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我的结论是刘备伐吴绝对没毛病。
战略上讲,吴弱魏强,要统一全国先挑软柿子捏不对吗?孙权翻来覆去也就能拿出十万。刘备一下掏出七十五万人,孙权尿都吓出来了。打了几次败仗直接要送回夫人,归还荆州。差点就给他妹夫跪下称臣了,说客气点永结盟好。
到这里刘备战略战术上都是成功的。如果收复荆州后就收手了,刘备就是天下第一雄主,孙权一辈子不敢乱动,曹丕早晚冢中枯骨。
安居平五路那集,司马懿说纠集50万大军伐蜀,贾诩都蒙了问司马懿,国家现在怎么可能掏出50万人马?也就是说,魏吴现役部队当时加起来也许都没有刘备兵多。 刘备巅峰是有统一全国的实力的。
刘备伐吴战略是对的,但后来部署到战术上终究拉跨了。带那几个人就不行事,关兴张苞老黄头,谋士居然是马良。就算不带诸葛马超赵云这种t1,带上魏延李严这种t2阵容,他都不能输这么惨。马良关键时刻只会干瞪眼,丢荆州那次也是,总是欲言又止,但提不出什么像样的计策,是我认为三国演义中首席cjb……
不是陆逊太优秀了,只能说刘备老了急了,带的人又菜,犯下低级失误结果功亏一篑。但伐吴是没错的。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1-12-21 05:56回复
    刘备兴兵伐吴绝对是错了,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计策,当跨有荆州,益州之后,需要“待天下有变”。而这个带天下有变的变在哪里?就是曹氏篡汉的时间点。因为诸葛亮眼里,曹氏是比篡汉的。而曹氏篡汉的这个时间点非常可贵,因为忠孝思想是很强大的一股力量。曹丕篡汉之后,北方民心思汉,此时伐魏则百姓一呼百应,尽得民心。甚至很多魏国的军队也极有可能临阵倒戈。这就是诸葛亮口中的蜀国得“人和”。蜀国发家靠的就是刘备的汉室旗号,和百姓对汉朝的忠诚力量。然而,蜀国在这个时间点没有趁机伐魏,却兴兵伐吴。失去了做好的伐魏时机。纵使夺回荆州,然后再伐魏的话,此时的魏国,曹丕以及一帮老臣早已用各种手段安抚,收买人心,稳定了朝纲社稷,整理了军队的忠诚度。蜀国即使得到了荆州,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人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1-12-21 06:34
    收起回复
      2025-08-01 02:25: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六出祁山时候,就能过发现,此时蜀汉已经失去了民心。魏国把国家治理的挺好,人心开始慢慢思魏了。这就是最可怕的。甚至包括王朗与诸葛亮的骂战“武皇帝,曹操扫清六合,文皇帝曹丕,法尧善舜,老百姓安君乐业,你西蜀执意挑起战火”其实说的很有道理。虽然演义里,诸葛亮靠口舌之利,骂死了王朗,但是仔细看看诸葛亮用的是转移矛盾,偷换概念加私人攻击等方法,避开了人心已经不在汉的要点。
      虽然骂战赢了,但是北伐面对那么多困难,就能看出,人心已经不向蜀汉时,北伐有多么的困难。
      而如果趁曹丕篡汉的时机,一呼百应,一举北伐成功的话。蜀国三分天下占其二,而且尽得天下民心,其势剩余赤壁之战之前的曹操。(曹操有兵没民心)而北伐成功的话(刘备有兵有民心)。
      届时,就会像诸葛亮所言“汉贼若除,则吴自宾服”,孙权很可能就直接投资,称臣了,不战而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2-21 06:48
      收起回复
        伐吴没问题只是打败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2-21 06:53
        收起回复
          战略上没毛病,战术错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12-21 08:43
          收起回复
            先伐魏很大几率会被孙权背刺,当时二爷被杀,已经彻底翻脸。曹魏北方的根基打的很好,诸葛亮后期北伐也没占到老百姓多大便宜,撑死了屯个田。急切之内灭魏是不现实的,但灭吴还是有把握的。我要是刘备我也先伐吴,用最快的时间先击败弱的对手,不能灭吴,也要把他打服了,否则永远要提防东吴反复捅刀子。况且当时师出有名,二爷的仇必须报,否则刘备的脸往哪放。这就是最佳的时机,也就是二楼说的天下有变,但不可能所有变的因素都对蜀国有利。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1-12-21 09:27
            收起回复
              别说了我都替皇叔难受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1-12-21 09:36
              收起回复
                罗贯中灌水了,实际上刘备才带四万兵,加五溪蛮一万。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1-12-21 10:00
                收起回复
                  2025-08-01 02:19: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你说的曹魏北方根基打的好,就是夷陵之战之后,蜀国休养生息的那段时间。魏国才打好了根基。此时再北伐,自然得不到百姓支持。但是我们讨论的是,兴兵伐吴时,那时,北方政局不稳,人心思汉的那个时间段。再者,孙权想要背刺四川,可以说不可能。
                  四川地势险要,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刘备入川,也要依靠张松献图。防守问题,哪怕阿斗时代,国家那么弱,邓艾也是偷渡阴平,死里逃生才拿下四川。若是刘备诸葛亮时代,留守问题必然做的很好,再加上险要地势,孙权想要背刺完全不可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1-12-21 10:02
                  收起回复
                    再说出师之名的问题,就像赵云所说,“云长之仇,私也。曹魏之仇公也,岂能以私废公。”
                    刘备的旗号就是汉室后裔,是以匡扶汉室为基础,才建立了蜀汉政权。
                    曹丕篡汉,是大逆不道之举,此时北上伐魏就是“申大义于天下,复兴汉室,还于旧都。”
                    此正义之师,忠义之人必争先入伍。以正义伐窜逆。
                    但是兴兵伐吴,只是报一己私仇,虽然也是出师有名,但是远远比不上,恢复汉室,讨逆兴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1-12-21 10:14
                    收起回复
                      当然错了,伐吴不可能有好结果,你是曹丕你怎么办?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1-12-21 11:12
                      收起回复
                        夷陵这段总兵力根本不用当回事,罗贯中给刘备暴兵75万,但他依然没法靠人数碾压的方式直接平推陆逊,说明他演义里实际上夷陵之战兵力和历史上区别不大,根本没到75万那么夸张,也根本不存在能比吴魏两个加起来还多的说法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1-12-21 11:28
                        收起回复
                          七十五万兵力,打了一年连江陵都摸不到,被陆逊反杀,演义刘备实在是无能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1-12-21 11:52
                          收起回复
                            刘备哪里有75万 就像曹操哪里有83万一样是吹出来的 吓唬人用的 我估计有个十万顶天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1-12-21 12:22
                            收起回复
                              2025-08-01 02:13:30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打赢了就没错,打输了就错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1-12-21 12: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