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可以治病?虽然听上去不可思议,但对粪便的利用已经成为医学界相关专业的热点研究领域。
2020年5月,按照权威的国际共识,富玛特在北京建立了国际标准化肠菌银行,以保存富余的纯化菌群,这些纯化细菌将在深低温冰箱冻存,需要时取出用于临床治疗,未来还将扩大粪菌库网点。
专家表示,除了对一些消化疾病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利用“粪菌移植”这一新手段,能对高血压、肥胖甚至抑郁症起到缓解作用。
多家医院面向社会诚招粪便捐献者
捐献自己的粪便,还能获得报酬。近年来,令人敬而远之的“粑粑”开始成为医学上的“明星”,越来越多的医院向社会公开征聘“粑粑”捐献者。
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某医疗机构就曾号召市民热情捐献“粑粑”,许诺将有高额酬劳。法新社也曾报道,该国某医院在开展一项肠道研究时寻找粪便样本,宣称成功捐献的志愿者将获得50欧元(约人民币393元)的回报,一时间志愿者蜂拥而至,最后医院专家只能取消捐献预约并暂停研究,理由是已经失控。
这些粪便被收集起来后,将发挥大作用,成为继肝、肾、肺、角膜等器官之后的又一移植对象。
粪菌移植成治疗新手段
为什么医生们突然开始研究起了粪便?
多年以前,国际上就掀起了对粪便用于临床治疗的研究热潮,2013年,美国医学指南将“粪菌移植用于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纳入其规范之中,给予这一治疗方式官方认可。
正如“粪菌移植”这一学名所暗示的,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粪便本身,而是其中的菌群。人体内其实有着数字庞大的细菌,其数量可达人体细胞的十倍以上。一听到细菌,人们往往理解成有害物,但其实很多细菌起到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细菌的数量、比例、多态性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身体也会发生变化。美国就曾有科学家提取出了生活习惯与体型并不相似的同卵双胞胎的菌群,移植到实验鼠体内,一段时间之后,实验鼠的体型也随着供应者的体型发生了变化,这一实验直观证明了菌群对宿主的影响。
粪菌移植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健康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对其肠道菌群进行重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相比传统治疗手段,这一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某医院曾诊过一位来自湖南的功能性腹泻患者,患者在湖南、广东等多地的医院辗转治疗,多次住院,但都没能见效,经过粪菌移植之后,患者停用了之前的药物,现在已经不再拉肚子了。还有一位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通过移植不再便血,肠道愈合迅速。目前,该院已经进行了350例粪菌移植,发现这一手段在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易激综合征上,短期内症状缓解率达60-70%。
“粪便银行”向上百家医院提供样本
由于粪便移植在临床应用上的广泛前景,甚至有地区建起了粪便银行。据报道,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博士后在美国创立了名为“开放生物群(OpenBiome)”的粪便银行。这一机构向上百家医院提供粪便样本,用于粪便移植研究。此外,荷兰、英国也开设有“粪便银行”。
在我国,部分医院做出类似尝试。2020年5月,富玛特在北京建立了国际标准化肠菌银行,用于治疗克罗恩等疾病。以保存富余的纯化菌群,这些纯化细菌将在深低温冰箱冻存,需要时取出用于临床治疗,未来还将扩大粪菌库网点。
2020年5月,按照权威的国际共识,富玛特在北京建立了国际标准化肠菌银行,以保存富余的纯化菌群,这些纯化细菌将在深低温冰箱冻存,需要时取出用于临床治疗,未来还将扩大粪菌库网点。
专家表示,除了对一些消化疾病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利用“粪菌移植”这一新手段,能对高血压、肥胖甚至抑郁症起到缓解作用。
多家医院面向社会诚招粪便捐献者
捐献自己的粪便,还能获得报酬。近年来,令人敬而远之的“粑粑”开始成为医学上的“明星”,越来越多的医院向社会公开征聘“粑粑”捐献者。
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某医疗机构就曾号召市民热情捐献“粑粑”,许诺将有高额酬劳。法新社也曾报道,该国某医院在开展一项肠道研究时寻找粪便样本,宣称成功捐献的志愿者将获得50欧元(约人民币393元)的回报,一时间志愿者蜂拥而至,最后医院专家只能取消捐献预约并暂停研究,理由是已经失控。
这些粪便被收集起来后,将发挥大作用,成为继肝、肾、肺、角膜等器官之后的又一移植对象。
粪菌移植成治疗新手段
为什么医生们突然开始研究起了粪便?
多年以前,国际上就掀起了对粪便用于临床治疗的研究热潮,2013年,美国医学指南将“粪菌移植用于复发性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的治疗”纳入其规范之中,给予这一治疗方式官方认可。
正如“粪菌移植”这一学名所暗示的,真正发挥作用的不是粪便本身,而是其中的菌群。人体内其实有着数字庞大的细菌,其数量可达人体细胞的十倍以上。一听到细菌,人们往往理解成有害物,但其实很多细菌起到维持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细菌的数量、比例、多态性发生了改变,人们的身体也会发生变化。美国就曾有科学家提取出了生活习惯与体型并不相似的同卵双胞胎的菌群,移植到实验鼠体内,一段时间之后,实验鼠的体型也随着供应者的体型发生了变化,这一实验直观证明了菌群对宿主的影响。
粪菌移植的目的,在于通过将健康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者体内,对其肠道菌群进行重建,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相比传统治疗手段,这一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
某医院曾诊过一位来自湖南的功能性腹泻患者,患者在湖南、广东等多地的医院辗转治疗,多次住院,但都没能见效,经过粪菌移植之后,患者停用了之前的药物,现在已经不再拉肚子了。还有一位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通过移植不再便血,肠道愈合迅速。目前,该院已经进行了350例粪菌移植,发现这一手段在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及肠易激综合征上,短期内症状缓解率达60-70%。
“粪便银行”向上百家医院提供样本
由于粪便移植在临床应用上的广泛前景,甚至有地区建起了粪便银行。据报道,2012年,麻省理工学院一位博士后在美国创立了名为“开放生物群(OpenBiome)”的粪便银行。这一机构向上百家医院提供粪便样本,用于粪便移植研究。此外,荷兰、英国也开设有“粪便银行”。
在我国,部分医院做出类似尝试。2020年5月,富玛特在北京建立了国际标准化肠菌银行,用于治疗克罗恩等疾病。以保存富余的纯化菌群,这些纯化细菌将在深低温冰箱冻存,需要时取出用于临床治疗,未来还将扩大粪菌库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