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是关于 纪录片导演专业二 的复习
纪录片导演创作方向介绍:培养专门的影视纪录片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纪录片创作手法和相关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熟练运用纪录片创作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纪录片创作工作。
专业课二纪录片导演创作理论考察内容及方向: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纪录片创作能力,了解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及其创作主张。能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判断纪录片的题材价值,预测未来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及拍摄方法。
近几年报录取情况
2016年 导演系(计划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3,实际录取4人,录取最低分345 最高分386 、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21人、进入复试6人,总分335,外语34,政治34,专业课一51,专业课二51.实际复试最低分341 最高分386
2017年 导演系(计划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 5(拟接收推免1人),实际录取4人(外加1名推免生)。最高分373 最低分346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49人,进入复试人数10 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实际进入复试最低分316(少干)342 最高分373
2017年 导演系(计划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0人)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4人,报考非全日制的人数为11人,进入复试人数1人355分。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
从以上数据大家可以看出,报考人数基本逐年递增,这也意味着竞争压力也会一年比一年激烈,所以大家要提早做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升自己的整体能力和综合水平,争取一年考上。还有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最终的录取人数完全取决于当年的生源情况来定,生源好就多录,生源不好就少录。2019年纪录片方向虽计划招生人数严重缩水,但这并不是最终的录取人数,最终的录取人数还要看19年考生的整体能力情况,如果生源好就会出现多录的现象,所以大家不要被招生人数所吓到,该怎么复习还怎么复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纪录片导演创作理论参考书目
《世界纪录片史》
《电影是什么》
《电影语言的说法》
《认识电影》
《世界电影史》
《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华语电影十导演》
《故事》
《拉片子》
《电影艺术词典》
《荣誉》苏牧
《电影导演基础》
以上书目只作为参考,导演系对于阅读量和阅片量的要求还是很高的,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和阅片量的积累,在专业课二的真题里会有考察。再有就是需要剧作的功底,因为剧本写作在专二占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专二能否过线基本取决于剧作的成功与否。导演系专业课二难度系数颇高,最好还是有专业课老师的辅导,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和方法去复习。
没有网名:
2016、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招生人数、报考统计(独家发布)
2016年 导演系(计划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3,实际录取4人,录取最低分345 最高分386 、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21人、进入复试6人,总分335,外语34,政治34,专业课一51,专业课二51.实际复试最低分341 最高分386
2017年 导演系(计划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 5(拟接收推免1人),实际录取4人(外加1名推免生)。最高分373 最低分346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49人,进入复试人数10 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实际进入复试最低分316(少干)342 最高分373
2017年 导演系(计划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0人)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4人,报考非全日制的人数为11人,进入复试人数1人355分。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
复试考核内容及形式
(一)专业复试
纪录片导演创作(全、非全)
实践能力测试:3-5分钟命题纪录短片创作,自备前期拍摄设备;提供后期剪辑设备是基于MAC系统下的Final Cut Pro7剪辑软件。
专业面试内容:就拍摄的短片讨论纪录片导演创作问题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10%;
专业面试30%;
实践能力测试60%。
在资格审核时务必完成以下三部分内容:
1、实践能力测试中自带拍摄设备问题咨询;
2、提交一份“动机信”。
3、签定【是否接受全日制至非全日制调剂同意书】
请在资格审核前将“动机信”发送至资格审核指定邮箱,并资格审核时交纸质打印版三份。
在“动机信”中,要说明您已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媒体、电影工作及其他相关艺术创作工作。如尚未有过相关工作经历,也可简述相关艺术学习经历。这些经历应以创作为前提,而非理论研究。
在动机信中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为什么要学导演?
B、为什么要从事导演这个工作?
C、是一个突然的发现么?是一个历来的渴望么?
D、一个多年坚定的工作么?
E、在过去,有这么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么?
“动机信”写作字数3000字左右。要求电脑书写:
A、首页抬头,第一行请标
第一行请标注:姓名、年龄、性别。第二行标注:本科毕业学校及专业。排版均为:三号、宋体字、1.5倍行距
B、正文排版为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A4纸排版。
(二)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我校现有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和美术学三个一级学科授权点。申请人依据自己所选的研究方向所对应的一级学科名称进行申请。备注:请报名时在“提交学位申请”中“班级”一项填写研究方向及导师姓名。申请人按照我校规定时间,参加。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即5月以前获得学士学位),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者。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纪录片导演创作方向介绍:培养专门的影视纪录片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纪录片创作手法和相关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熟练运用纪录片创作基本技能,独立完成纪录片创作工作。
专业课二纪录片导演创作理论考察内容及方向: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纪录片创作能力,了解纪录片创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著名的纪录片导演及其创作主张。能根据自身的知识准备判断纪录片的题材价值,预测未来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及拍摄方法。
近几年报录取情况
2016年 导演系(计划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3,实际录取4人,录取最低分345 最高分386 、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21人、进入复试6人,总分335,外语34,政治34,专业课一51,专业课二51.实际复试最低分341 最高分386
2017年 导演系(计划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 5(拟接收推免1人),实际录取4人(外加1名推免生)。最高分373 最低分346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49人,进入复试人数10 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实际进入复试最低分316(少干)342 最高分373
2017年 导演系(计划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0人)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4人,报考非全日制的人数为11人,进入复试人数1人355分。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
从以上数据大家可以看出,报考人数基本逐年递增,这也意味着竞争压力也会一年比一年激烈,所以大家要提早做准备,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升自己的整体能力和综合水平,争取一年考上。还有需要大家注意的是,最终的录取人数完全取决于当年的生源情况来定,生源好就多录,生源不好就少录。2019年纪录片方向虽计划招生人数严重缩水,但这并不是最终的录取人数,最终的录取人数还要看19年考生的整体能力情况,如果生源好就会出现多录的现象,所以大家不要被招生人数所吓到,该怎么复习还怎么复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纪录片导演创作理论参考书目
《世界纪录片史》
《电影是什么》
《电影语言的说法》
《认识电影》
《世界电影史》
《电影导演的艺术世界》
《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
《华语电影十导演》
《故事》
《拉片子》
《电影艺术词典》
《荣誉》苏牧
《电影导演基础》
以上书目只作为参考,导演系对于阅读量和阅片量的要求还是很高的,需要考生有一定的阅读量和阅片量的积累,在专业课二的真题里会有考察。再有就是需要剧作的功底,因为剧本写作在专二占了很大的比重,可以说专二能否过线基本取决于剧作的成功与否。导演系专业课二难度系数颇高,最好还是有专业课老师的辅导,有一个具体的方向和方法去复习。
没有网名:
2016、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招生人数、报考统计(独家发布)
2016年 导演系(计划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3,实际录取4人,录取最低分345 最高分386 、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21人、进入复试6人,总分335,外语34,政治34,专业课一51,专业课二51.实际复试最低分341 最高分386
2017年 导演系(计划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
纪录片导演创作 5(拟接收推免1人),实际录取4人(外加1名推免生)。最高分373 最低分346实际参加初试的人数为49人,进入复试人数10 人,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实际进入复试最低分316(少干)342 最高分373
2017年 导演系(计划非全日制 专业学位共招10人)
纪录片导演创作计划录取4人,报考非全日制的人数为11人,进入复试人数1人355分。进入复试最低分数要求:总分335,外语35,政治35,专业课一53,专业课二90。
复试考核内容及形式
(一)专业复试
纪录片导演创作(全、非全)
实践能力测试:3-5分钟命题纪录短片创作,自备前期拍摄设备;提供后期剪辑设备是基于MAC系统下的Final Cut Pro7剪辑软件。
专业面试内容:就拍摄的短片讨论纪录片导演创作问题
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10%;
专业面试30%;
实践能力测试60%。
在资格审核时务必完成以下三部分内容:
1、实践能力测试中自带拍摄设备问题咨询;
2、提交一份“动机信”。
3、签定【是否接受全日制至非全日制调剂同意书】
请在资格审核前将“动机信”发送至资格审核指定邮箱,并资格审核时交纸质打印版三份。
在“动机信”中,要说明您已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媒体、电影工作及其他相关艺术创作工作。如尚未有过相关工作经历,也可简述相关艺术学习经历。这些经历应以创作为前提,而非理论研究。
在动机信中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A、为什么要学导演?
B、为什么要从事导演这个工作?
C、是一个突然的发现么?是一个历来的渴望么?
D、一个多年坚定的工作么?
E、在过去,有这么一个决定性的瞬间么?
“动机信”写作字数3000字左右。要求电脑书写:
A、首页抬头,第一行请标
第一行请标注:姓名、年龄、性别。第二行标注:本科毕业学校及专业。排版均为:三号、宋体字、1.5倍行距
B、正文排版为小四号、宋体字、1.5倍行距、A4纸排版。
(二)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我校现有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和美术学三个一级学科授权点。申请人依据自己所选的研究方向所对应的一级学科名称进行申请。备注:请报名时在“提交学位申请”中“班级”一项填写研究方向及导师姓名。申请人按照我校规定时间,参加。具有大学本科学历并获得学士学位,且获得学士学位后工作三年以上(含三年,即5月以前获得学士学位),或虽无学士学位但已获得硕士或者博士学位者。对已获得的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为国(境)外学位的,其所获的国(境)外学位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