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吧 关注:2,817,967贴子:58,680,502
  • 2回复贴,共1

久等了:声音记忆/SonicMemory SM2 入耳式耳机体验测评报告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样机来源:厂商送测
样机类型:市售量产版
作者:SuperN0
图片:SuperN0
这篇评测想必所有人都等太久了,对我而言,也是。先惯例讲个故事,在18年的时候,趣听推出了SM1,那时候我留了个言,“趣听什么时候安排评测一下SM1”,狗鞭说这是不会发生的事情。到了现如今,趣听的主编已经不是狗鞭了,SM2也已经是声音记忆的产物,三年多前的一个想法在不那么完整的情况下成真了。
说回SM2本身,也算是狗鞭一直以来的愿望,相比把不同耳机的声音传达到不同人的眼里,不如让他们直接听见他一直所向往的声音。SM2则就以1399的价格毅然进入声音表现完全,价格也还算亲民的千元市场

(声音记忆/SonicMemory SM2 入耳式耳机)
SM2的包装盒,我很难去评价它,在方形纸盒中是一个饭盒,因为它确确实实就是个饭盒,但是却又合情合理地把所有的内容都装好了,而且还足够的环保,因为它可以再当饭盒去使用,或许可以说是通感。

(包装正面)
但其实包装里的内容物还是很有诚意的,给二次元爱好者消费动力的一张卡纸还有一张为SM2制作的CD,你说SM2的包装在故弄玄虚我是绝对不同意的,你可以说它有点缝合,但足够有诚意。

(包装背面)
配件上更是有诚意,耳套是声音记忆的蘑菇套和茶杯套,收纳盒甚至特意找老羊要来了NF Audio的收纳盒,这个收纳盒单买可是要199,也是第一次在别的品牌上使用。同时也配备了可替换滤网,在防止了藏污纳垢的同时,也为后续提供了更多的玩法。

(配件全家福)


IP属地:四川1楼2022-05-29 15:03回复
    SM2的外观是典型的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方形的设计在刚开始做设计图的时候让很多人一下子想到softears的turii,当然实际上还是差别很大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方”的外观,在现在强调那些人体工程学设计的耳机设计中,颇有圆滑当道的锐利异类的感觉。

    (耳机本体)
    如果让我主观的评价一下到底好不好看,我的答案是模棱两可的。我个人虽然什么样的设计都能接受,但是比较排斥过于花里花哨的。更加喜欢极简设计的,可SM2吧虽然简简单单的,但是这个镜面真的是手一摸就脏了,强迫症受不了。
    但是虽然用的是316不锈钢,但也没什么耐划可言,出门使用一定要注意收纳,甚至是不要揭掉保护膜了,不然等下次想用这当镜子用,只会发现自己脸上平白无故多了几道疤痕。

    (背板细节)
    虽说SM2长得就一大铁坨子样,但是在上下有了弧形过渡,就不会和方方正正的壳子一样呆板。背板用的是不锈钢,腔体用的是铝合金,铝合金的好处对消费者感知最明显的就是能够有效的保证不易损坏的同时还有着不错的重量表现。同时声音记忆也给SM2上了细腻的磨砂喷漆,与耳朵接触的感受也会比之前放一个铝合金更好。
    既然是狗鞭的产物,那这插座想都不用想就是一个非常合规的下沉式插座,不仅更安全,也适配各种正常设计的线材。
    不过在佩戴上,因为SM2主要是依靠外围几个点支撑的,像我耳朵比较小一点的话,戴一段时间就会有肿胀的不适感,即使足够稳固但还是觉得糟心。

    (取下线材)
    与佩戴息息相关的还有一个点就是耳机内侧导管的位置,这点是很多人会忽略的,但实际上只有合适的倾角和内侧的弧度才能保证舒适,这也是为什么有些耳机会有可动导管的设计。SM2在这方面做的很优秀,基本上都能很稳固的戴上,且没有过多的不适感。
    SM2使用的是(并不完全)可拆卸的导管设计,能够替换阻尼等内容,这也为SM2在后续提供了更多的声音变化,满足更多用户的使用需求和声音需求。

    (导管细节)
    虽然SM2用了这样那样的材质,这里那里又能拆开,但是在做工上还是很优秀的,该严丝合缝的地方照样严丝合缝,该夸狗鞭这个代工找的好,省下了很多后续售后会产生的问题。
    在线材上,“别人的升级线,是SM2的配机线”,详情页是如此宣传的,真的很不留情面了。而在实际配置上也是很够满足一个“升级线”的标准,虽然这条线长得还是比较低调干练的,在线基上还是采用了大通新材提供的5N+6N的混合单晶铜编制,线性还缠绕了KEVLAR纤维,听着有点云里雾里,但觉得牛就足够了。

    (配机线材)
    其实如果有比较关注一下近年来的一些新的HiFi品牌,就会发现很多品牌的主理人曾经都是一些耳机店的老板或者一些测评人,能够让更多人听到自己心中的声音真的是每一个在音频领域摸爬滚打过的人的愿望。
    狗鞭为了SM2能够有着足够好的声音表现,在声音方面是和牙仔一起调校的,牙仔的名头也不是我能够简简单单评定的,感兴趣可以自己搜索一下。在单元规格上,SM2并没有进行什么吸金的宣传,从来没有公开说过是什么材质的振膜,告诉大家的只有10mm。参数上是16Ω 103dB,属于是直推尚可,用更好的前端也会有更好的表现的一种参数。


    IP属地:四川3楼2022-05-29 15:04
    回复
      2025-08-01 08:53: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在正式说声音之前,我要先给自己“起个甲”。SM2提供的升级配件还是蛮多的,同时也有可闻的声音变化,但这些都是在你使用1399元去购买的时候得不到的,我一直强调耳机卖出来的时候的声音就是调音师最开始想传递出来的声音,其他一些配件的更换都是后话了。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小尾巴作为前端。耳塞套参考标配白色硅胶套,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威泽 DA1Cube)

      (飞傲 M11Plus)
      听感与风格印象:SM2一开声就是很明白的声音了,说的好听就叫做“素雅”,说的中庸一点就是“白开水”,说的难听点就是“没味”,当然了这只不过是三频的最基本的听感而已。SM2在千元价位,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整体素质的呈现。虽然这句话在测评里出现有点不够正经,但是SM2的素质表现再往上几个价位也都绰绰有余。
      极其规整且宏大的声场表现是对现在疲软无力的流行乐的“say no”,真要挑战一下极限,听一些编制都可以驾驭。同时优秀的分离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也引出了SM2一个缺点,无论是什么样的声音都纤细了些,包括本身本不该那么纤细的声音。当然了,瞬态和动态的表现SM2也是在上乘,都为回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频表现:之于SM2的三频,刚刚说了“白开水”,但真的是一个“白开水”就能概括的吗?显然不是的。SM2奇妙之处在于你越细究它就会有越多的惊喜。高频的延伸在千元无出其右,有着非常自然顺滑的延伸,也很讲究点到为止,也更没有满到要溢出的量感。SM2是一个素质货,但没有像其他一些产品为了“提升”自己的高频,各种添油加醋,最后变得又刺又飘,还标榜是优秀的高频。对于高频,SM2很符合我一直认为的“自然”。

      中频部分,其实我是很想夸的,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从中鸡蛋里挑骨头批评一下。先抑后扬,SM2的中频无论是在人声还是乐器都尽可能的做到了标准。人声距离适中,没有什么染色,听着可能不够抓耳,但保证了声音是合理的正常的,是不觉得好听但也不会说不好听的。但男声上因为整体声音都过于纤细,比如像朴树、马頔一些以嗓音出名的民谣歌手,那其中令人动容的颗粒感有点被磨平了,少了一份沧桑感。
      因为SM2的调音,乐器的声音也是以还原为主要了,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乐器都有着不错的还原,也足够的“监听”,这也是SM2作为一个耳塞但却能够去大胆尝试一些编制的关键原因之一。但回到过于纤细这个原因,反而在听感上会减少了一些有味道的残响。
      这也不仅仅是中频,低频也是罪魁祸首之一。SM2的低频量感稍少,为的是让整体听感会更加干净,但下潜很优秀,也是对量感的一个补足。收的快且干净本身是一种好事,但在SM2身上反而有些耽误整体氛围感的营造了。这是好是坏,就看你自己是喜欢更有氛围感的声音还是干净的声音了。
      接下来再插入一下为价格较高的耳机专门准备的前端搭配推荐。如果你完整的看完了我对SM2的声音描述,你可能就会参透SM2其中的奥秘。SM2的声音最后如何表现,完全取决于用户喜欢什么音乐,又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前端。如果只是想将声音处理好的话使用一些指标过关的小尾巴就足矣,但我不推荐继续使用一些冷声的前端,会让SM2的声音过于锐利了,正常就使用标准声的前端,有需求就搭配暖声前端。

      (声音记忆/SonicMemory SM2 频响曲线)
      总结:SM2这款产品还是很奇妙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把他奉为千元的标杆,或者千元的天花板总总,但却不一定会是向别人第一个推荐的产品,也不是自己平常听的最多的一款耳机。SM2的声音特性很适合像我们一样的评测者在听了各种声音之后拿来“洗耳朵”用,因为它足够的标准。
      这也就是为什么AirPods明明在素质上根本无法说道,但却有不少人认为他好听的原因,真的很难把“标准”和“好听”完全挂钩起来。这几种人群我会很干脆的推荐SM2,手持有音染的前端的;有打算在HiFi上投资,需要一个标准的;和确实是喜欢标准声的。如果你是打算花一千块钱买个能天天听的开心的,那SM2我就让他往后稍稍了。
      优点:素质极其优秀,配件极其丰富
      缺点:太标准


      IP属地:四川4楼2022-05-29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