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说声音之前,我要先给自己“起个甲”。SM2提供的升级配件还是蛮多的,同时也有可闻的声音变化,但这些都是在你使用1399元去购买的时候得不到的,我一直强调耳机卖出来的时候的声音就是调音师最开始想传递出来的声音,其他一些配件的更换都是后话了。
本次测评主要使用便携播放器和小尾巴作为前端。耳塞套参考标配白色硅胶套,耳机已进行50小时例行煲机,试听曲目参考《趣听耳机评测试音集》。

(威泽 DA1Cube)

(飞傲 M11Plus)
听感与风格印象:SM2一开声就是很明白的声音了,说的好听就叫做“素雅”,说的中庸一点就是“白开水”,说的难听点就是“没味”,当然了这只不过是三频的最基本的听感而已。SM2在千元价位,最厉害的地方就是整体素质的呈现。虽然这句话在测评里出现有点不够正经,但是SM2的素质表现再往上几个价位也都绰绰有余。
极其规整且宏大的声场表现是对现在疲软无力的流行乐的“say no”,真要挑战一下极限,听一些编制都可以驾驭。同时优秀的分离度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也引出了SM2一个缺点,无论是什么样的声音都纤细了些,包括本身本不该那么纤细的声音。当然了,瞬态和动态的表现SM2也是在上乘,都为回放不同类型的音乐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
三频表现:之于SM2的三频,刚刚说了“白开水”,但真的是一个“白开水”就能概括的吗?显然不是的。SM2奇妙之处在于你越细究它就会有越多的惊喜。高频的延伸在千元无出其右,有着非常自然顺滑的延伸,也很讲究点到为止,也更没有满到要溢出的量感。SM2是一个素质货,但没有像其他一些产品为了“提升”自己的高频,各种添油加醋,最后变得又刺又飘,还标榜是优秀的高频。对于高频,SM2很符合我一直认为的“自然”。

中频部分,其实我是很想夸的,但我最后还是选择从中鸡蛋里挑骨头批评一下。先抑后扬,SM2的中频无论是在人声还是乐器都尽可能的做到了标准。人声距离适中,没有什么染色,听着可能不够抓耳,但保证了声音是合理的正常的,是不觉得好听但也不会说不好听的。但男声上因为整体声音都过于纤细,比如像朴树、马頔一些以嗓音出名的民谣歌手,那其中令人动容的颗粒感有点被磨平了,少了一份沧桑感。
因为SM2的调音,乐器的声音也是以还原为主要了,对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乐器都有着不错的还原,也足够的“监听”,这也是SM2作为一个耳塞但却能够去大胆尝试一些编制的关键原因之一。但回到过于纤细这个原因,反而在听感上会减少了一些有味道的残响。
这也不仅仅是中频,低频也是罪魁祸首之一。SM2的低频量感稍少,为的是让整体听感会更加干净,但下潜很优秀,也是对量感的一个补足。收的快且干净本身是一种好事,但在SM2身上反而有些耽误整体氛围感的营造了。这是好是坏,就看你自己是喜欢更有氛围感的声音还是干净的声音了。
接下来再插入一下为价格较高的耳机专门准备的前端搭配推荐。如果你完整的看完了我对SM2的声音描述,你可能就会参透SM2其中的奥秘。SM2的声音最后如何表现,完全取决于用户喜欢什么音乐,又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前端。如果只是想将声音处理好的话使用一些指标过关的小尾巴就足矣,但我不推荐继续使用一些冷声的前端,会让SM2的声音过于锐利了,正常就使用标准声的前端,有需求就搭配暖声前端。

(声音记忆/SonicMemory SM2 频响曲线)
总结:SM2这款产品还是很奇妙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和我一样把他奉为千元的标杆,或者千元的天花板总总,但却不一定会是向别人第一个推荐的产品,也不是自己平常听的最多的一款耳机。SM2的声音特性很适合像我们一样的评测者在听了各种声音之后拿来“洗耳朵”用,因为它足够的标准。
这也就是为什么AirPods明明在素质上根本无法说道,但却有不少人认为他好听的原因,真的很难把“标准”和“好听”完全挂钩起来。这几种人群我会很干脆的推荐SM2,手持有音染的前端的;有打算在HiFi上投资,需要一个标准的;和确实是喜欢标准声的。如果你是打算花一千块钱买个能天天听的开心的,那SM2我就让他往后稍稍了。
优点:素质极其优秀,配件极其丰富
缺点:太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