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人类学吧 关注:50,965贴子:2,717,040

近10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楼主准备细细总结近10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包括末次冰期的具体时间,气候分带的变化情况,海平面升降等等,供各位吧友作为人类演化历史论述的依据。预计今天更完


IP属地:北京1楼2022-07-06 10:44回复
    首先,因为晚期智人是在10万年左右起源的,所以楼主从10万年左右开始介绍。晚期智人在10-20万年走出非洲,替代了早期智人比如尼安德特人


    IP属地:北京2楼2022-07-06 10:50
    回复
      2025-08-05 04:27: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说这个时代在整个地球历史上的定位
      10万年的时候,属于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和上更新世。
      上更新世从12.6万年开始,全新世从1.17万年开始。


      IP属地:北京3楼2022-07-06 10:57
      回复
        更新世绝大多数动、植物属种与现代物种相似。显著特征为气候变冷、有冰期与间冰期的明显交替。此时,欧洲发生过五大冰期:多瑙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
        由于冰川在北部,研究者多为北欧人,名称独特:多瑙(Donau)、贡兹(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


        IP属地:北京4楼2022-07-06 11:28
        收起回复
          在整个更新世,化石亚种大熊猫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布中国东部和南部,北至北京周口店,南至台湾岛及缅甸、越南、泰国北部。当时的大熊猫与剑齿虎、剑齿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构成典型的更新世大熊猫──剑齿象动物化石群。就在更新世中晚期,秦岭及其以南山脉出现大面积冰川等自然环境的剧烈变化,特别是在距今约1万8千年前的第四纪冰期之后,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衰落,大部分动物灭绝


          IP属地:北京5楼2022-07-06 11:30
          回复
            华南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与华北的周口店动物群分别代表中国中更新世南北两个主要动物群。各自有特有动物,如华北有梅氏犀、大河狸、转角羚羊、褐熊等,华南有大熊猫、剑齿象、猩猩、巨獏等。


            IP属地:北京6楼2022-07-06 11:31
            回复
              下面开始分别介绍冰期
              晚更新世的气候由一个间冰期和冰期构成。早期为间冰期,时间为 130~75ka(13万-7.5万) ,也称末次间冰期,在阿尔卑斯山地区称里斯-雨木间冰期; 在北欧叫埃姆间冰期; 在北美为桑加蒙间冰期; 在中国的东部称为庐山-大理间冰期。
              显然,这个间冰期位于里斯冰期和雨木冰期之间,是一个温暖的时期,而晚期智人走出非洲的时间(10万年)大概就是这个时期。


              IP属地:北京7楼2022-07-06 11:40
              回复
                当时全球平均年气温比现今高 2~3℃根据深海沉积物氧同位素的记录,这个时期由三个温暖阶段(MIS 5 a、c、e)和两个相对寒冷阶段(MIS 5 b、d)构成次一级的气候波动(图 11-20)。我国的黄土高原,在较强的夏季风作用下,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较现今高 3~4℃,降水多 300 ~400mm,达到了华北地区中南部的降水量,并出现了落叶阔叶森林植被。在温暖气候的影响下,形成第一层古土壤层(S1)。
                (深海氧同位素和黄土都可以反映气候变化。黄土在寒冷期为黄色的风力搬运沉积,在温暖期为土壤层S1)


                IP属地:北京8楼2022-07-06 11:44
                收起回复
                  2025-08-05 04:21: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关于水面和海平面的变化:
                  在新疆和青藏高原,一些内陆湖泊出现高湖面,如艾丁湖、巴里坤湖、鄂陵湖、扎陵湖、青海湖、纳木错等,并且一些湖泊明显淡化,在青藏高原出现大湖期,说明这个时期降雨增加。夏季风向北推进到毛乌素沙漠。这个时期的沙漠-黄土的南界向北退缩了 225km,其北界向西北移动 200km。
                  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发生小规模的海侵(白洋淀海侵、沧州海侵)。所以这个时期我国普遍处在温暖、湿润、落叶阔叶森林发育的环境中。
                  (气候变暖自然海平面上升发生海侵)


                  IP属地:北京9楼2022-07-06 11:47
                  回复
                    这个时期之后,晚更新世晚期,为冰期,时间为 75~10ka(7.5万-1万),也称末次冰期,在阿尔卑斯山地区称雨木冰期; 在北欧叫魏克塞尔冰期; 在北美称威斯康星冰期; 在中国的东部称为大理冰期,或太白冰期; 在青藏高原称绒布寺冰期或珠穆朗玛冰期。
                    这个时期气候极为寒冷,是第四纪时期最为寒冷的时期,山岳冰川发育,两极冰盖扩展,大量陆地被冰川覆盖,海平面急剧下降,动植物向低海拔或低纬度迁移,环境恶劣。


                    IP属地:北京10楼2022-07-06 11:49
                    回复
                      这个时期的气候非常寒冷,世界各地的高山地区冰川发育,海平面下降,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形成马兰黄土(L1)。
                      这个时期气候不仅寒冷,而且存在剧烈的波动,形成多个次一级的气候旋回或气候期(表 11-9)。根据气候特点,末次冰期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的寒冷气候(MIS4)、中期的温暖气候(MIS3)和晚期的寒冷气候(MIS2)。(根据氧同位素划分)


                      IP属地:北京11楼2022-07-06 11:51
                      回复
                        世界各地气温普遍下降,降水减少。据世界各地的资料,陆地上的降温幅度达 8 ~12℃,海水表面的降温幅度为 2 ~5℃。但在不同地区以及根据不同资料推算出来的降温值也不一样,在欧洲阿尔卑斯山地区和北美科罗拉多山地区,根据雪线推算出盛冰期(LGM)的温度大约降低 5℃; 在英格兰东部、北美中部和德国中部,根据古冻土苔原遗迹推算出盛冰期的降温为 9 ~10℃; 依据深海沉积物中有孔虫壳体的氧同位素推算出表层海水在冰盛期降温2. 3℃(平均); 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表层海水降温 8~10℃ ,而在某些海域降温甚至达到18℃
                        主要是冬季异常寒冷


                        IP属地:北京12楼2022-07-06 11:52
                        回复
                          青藏高原西部从 MIS5a 到 MIS4 气温下降了12℃,气候带南移。不仅气温下降,而且降水普遍减少,这与北非的情况恰好相反,北非在末次冰期降雨增多(雨期),这主要是受西风带的影响(因为气候寒冷,所有气候带都向赤道移动,热带的气候带缩小)北非现在是沙漠,但是当时由于气候带南移,相当于现在欧洲的气候。


                          IP属地:北京13楼2022-07-06 11:56
                          回复
                            吃个饭,下午更新


                            IP属地:北京14楼2022-07-06 12:12
                            收起回复
                              2025-08-05 04:15:3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点赞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2-07-06 12:4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