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才操作,与大家交流一下:
1,种植的附子个头很大,平均60克左右;
2,徒手削皮,手只是微热,并没有网上说的热的受不了;
3,切开附子后,舌头舔了下,几秒后有微麻;因为舔过几个,中间有一个麻的厉害,而且舌头还有点刺痛.通过查文献知道,这应该是乌头碱的效果,在所有附子中,江油的乌头碱含量是最低的,但是总碱量是最高的,所以为啥说附子首选江油.
4,去皮切薄片后,用空气炸锅烘干,图片中是第一锅,200度,所以有些焦了,后来降到110度,就好了.
5,烘到九成干,我称量计算了一下,干附片在25%左右.所以网上有帖子说生附子与干附片比例5:1是对的.主要是因为附子小根多还比较大,一般直接削掉.
另外说一个自己的理解:有人说种植附子导致药效尽失,我觉得不会这样,两个理由:1,就如同土豆一样,以前很小,现在大了好几倍,但是其主要成分变化不大;2,最近今年各大中医学院发表的文章也显示附子中仍然还有一百多种生物碱,而且含量还比较高.

1,种植的附子个头很大,平均60克左右;
2,徒手削皮,手只是微热,并没有网上说的热的受不了;
3,切开附子后,舌头舔了下,几秒后有微麻;因为舔过几个,中间有一个麻的厉害,而且舌头还有点刺痛.通过查文献知道,这应该是乌头碱的效果,在所有附子中,江油的乌头碱含量是最低的,但是总碱量是最高的,所以为啥说附子首选江油.
4,去皮切薄片后,用空气炸锅烘干,图片中是第一锅,200度,所以有些焦了,后来降到110度,就好了.
5,烘到九成干,我称量计算了一下,干附片在25%左右.所以网上有帖子说生附子与干附片比例5:1是对的.主要是因为附子小根多还比较大,一般直接削掉.
另外说一个自己的理解:有人说种植附子导致药效尽失,我觉得不会这样,两个理由:1,就如同土豆一样,以前很小,现在大了好几倍,但是其主要成分变化不大;2,最近今年各大中医学院发表的文章也显示附子中仍然还有一百多种生物碱,而且含量还比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