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外观设计再怎么突出“GT”的质感都仅仅是停留在外观设计上,只有在声音上也做到了强劲性能才能真正算得上是“GT”
那么先惯例放一波官方的测试参数


(官方参数图)
看得出来在同价位产品中X1s GT的数据还是比较拔尖的,也是为提供好声音提供了基础。毕竟有不少开始考虑台机产品的用户都对声学有了一定的追求,如果出现明显底噪或者是什么低级小毛病,那就让人不快了。
整体声音评价:在考虑了价格和性能等因素之后,我选择了声音记忆 SM2,飞傲 FH9和拜亚 DT880Pro。很巧的是这仨也是正好能够让我试明白X1s GT的声音特性,从SM2开始说起,首先是解决了原装SM2我认为最大的一个毛病,没味。在标准模式下,让SM2的声音变暖了一些,听感上也相对舒适了一些,同时提供的在三频密度上的加成也是比较明显的,让SM2本身有些许单薄的声音更加厚实且有力度。这也是在给SM2的低频的加成上能够轻易感知的,不仅提升了一部分量感,在密度上也有一定的提升,更为有力度了,高频也得到了适当的控制,在依旧顺滑的同时也得到了更稳定的表现。中频则是更向男声靠了一点,这也是一个暖声所会带来的自然变化,当然在齿音的部分X1s GT也给出了一部分的削弱,可以感受得到整体调音方向是往扎实、有力的方向走的。

SM2是使用的单端,FH9则是单端和平衡都试了一下,不过实际上X1s GT和FH9的相性我觉得并不是太好。FH9本身就有相对优秀的密度,声音完成度也很优秀,加了一点点暖声的元素之后并不如本身中性的声音好听,不过进一步的密度提升如果个人喜好的话,那就算是锦上添花了。切换成纯享模式的话会更加合适一些,还是暖声,但是加成没有标准模式大,相比起来更加中性,差不多是一个模式更加在意音染,一个模式更加在意还原。说回平衡和单端的区别,实际上在听感上的差别并不大,主要还是在横向声场和细节上的提升,FH9的声场被进一步拉开,这样面对小编制倒也有了更好的空间感,更多的细节也让乐器的聆听得到了更为细腻的感情表达。在乐器人声的结像上也更为精致了一点,在其他方面的听感上依旧是和单端一样是保持不错的水准。

不过最让我满意的还是使用DT880Pro时给我的体验,在我几年前第一次听到DT880Pro的时候我就喜欢上了它的声音,不过当时是配了一套价格也很高昂的系统,直到我在收了一条880p之后才反应过来这件事情。虽然说X1s GT推880p出来的声音距离我当年听见的声音还是差了几分,但在低频这个让我喜欢上880p的地方得到了目前我最满意的优化。虽然只是单端,但是DT880Pro的低频密度也得到了可闻的提升,也有着不错的弹性,距离拳拳到肉的劲爆低频可以说只是咫尺之遥。也修正了880p中频和高频有些过多的颗粒感,听起来明显是更“润”了一点,但对我一个电子和ACG爱好者来说,880p还有一个毛病就是高频的毛刺感太明显了,在插上X1s GT之后也是得到了不错的改善,说到底其实颇有遇到伯乐的感觉。

总结:X1s GT虽然只是一个入门往上一些的台机,但还是给我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足够强劲的实力也值得GT二字,从体验上很难挑出什么缺点,只能说有一些在大环境下可能让人不太满意的小毛病,但是也都完全不是致命伤,瑕不掩瑜。后续想要升级的话,自备的时钟接口也给了更多的升级方向,也免去了一些用户因为接口的缺失想要更换设备但却不一定找得到自己喜欢的声音或者是设计的问题。
如果想要把这台加入自己的选购清单的话,可以从是否喜欢暖声,是否需要更高的密度,是否手里有平衡口设备,如果以上三个小问题里有至少两个是的话,X1s GT就可以非常顺利进入你的清单里了,而如果前两个都是否的话,可以备选,就不一定要首选了。
优点:接口齐全,功能全面
缺点:整体精致程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