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学生会。这是一个被没进去的学生唾弃,并把进去的学生弄得团团转并一无所获的机构。
我对任何社团都没有什么兴趣,不是因为我没有大学幻想,而是因为它们看上去实在太过简陋。如果有理想条件的话我还是很想加入电影文学话剧烹调一类的社团的。
进学生会只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
本来报名通讯部想和专业对口一点,可是面试自我介绍(又是无聊加满口空话的自我介绍)之后,就被公关部挑走了,稀里糊涂地成了公关部成员。
后来我终于想起来问一句:“公关是干什么的呀?”
得到的答案是出礼仪和拉赞助。
在后来的实践中认识到,所谓出礼仪就是在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讲座、晚会上,穿着旗袍或者小套裙,把自己收拾得可以见人,然后给领导引路端茶倒水。而所谓拉赞助,尝试了下,结果就是和店长聊了会天告辞,没有办法使对方有掏钱的冲动,于是作罢,交给那些灵活圆滑的筒子好了。
曾经听过两个部员很经典的议论,一个说“刚进学生会,还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呢”,另一个回答“进了以后才知道人家是把你当狗一样用”……好吧,虽然服务学生之类的宗旨显然不现实,可是在学生会摆干部谱子的学生我也觉得很夸张。似乎从小到大,学生干部都是很容易自我膨胀的。不过我的工作只是服务领导,而招我进来的部长也一直好说话且蛮照顾人。
端茶倒水N次,协助颁奖N次,运动会举牌一次,大一的学生会生涯就结束了。
但是我继续留在学生会待了一年,做了副部长,正好赶上活动比较少的学年,算是挂了个闲职。后来也就入了党,达到目标,撤退。
如果说非要有什么收获的话,就是深刻理解到,开会是维持一个机构外表上的重要性的必要条件。所以哪怕只有一句话要告诉其中一个人,也要把所有人都叫过来听着。
另外就是大家聚餐的时候敬酒一定要豪爽,敬完一圈就可以躲一边儿专心和一个人拼,或是直接装醉去了。
至于讨好领导的技巧,没试过,也就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