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波形成台风的条件
很多学者都认为,东风波发展成台风的必须条件是高层辐散场的叠加。他们观察到,只有当200hpa层面存在反气旋环流时,东风波才可能发展为台风,当200hpa层面为气旋时则不会。
经常吧友会注意到,一些扰动刚编号时对流大而松散,经过一段时间大片对流区消失了,只剩下一个小的气旋性曲率极好的系统,然后快速建立环流中心成台乃至爆发增强,典型的比如前年的风王天鹅。
这种小环流系统多与涡旋状东风波的发展有关。有的学者把东风波发展成台风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东风波阶段、增暖阶段和发展阶段。东风波在高层有利辐散场的作用下,CISK机制加速运转,暖心增强,原先在波动云系平分线以西的辐合区在中层形成一个具有弱的闭合中心的系统,云系开始呈现涡旋状。此系统西移速度放缓,逐渐落后于波动并相动于波动移至波轴以东,同时开始独立于波动发展。当副高偏北偏弱时,系统会沿着波动槽线向偏北方向移动。随着CISK机制的启动,系统低层开始增暖,中层中心也逐渐下传至低层,地面中心建立,涡度迅速加深,系统已发展为TD(热带低压),如果周边环境良好,系统会在CISK机制的持续运转,会发展为TC并迅速加强。以这种方式发展的台风,环流小且涡度集中深厚,利于加强。这种方式,主要是高层反气旋辐散场的作用以及中层中心的下传。虽然低层也与辐合带作用,但低层辐合偏弱,并非发展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2017年第12号台风榕树的前身(90W),来自于涡旋状东风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