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米相关充电技术专家告诉智东西,在考虑协议兼容时,安全是一个重要考量,对于充电安全,如何重视都不为过。现在各家手机厂商的私有协议都有加密鉴权,因此相对公有协议会更安全。
从技术层面来看,PD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其发热和充电效率都存在一些问题,厂商选择自有技术路线,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更高端的器件、材料、线缆以及更有针对性的充电算法,从而实现更高的充电效率。
目前融合快充标准第一阶段的最高功率是40W,而第二阶段会逐步提高到65W,后续的可用性还会进一步提高。
照这个说法,今年新出的国产手机,除了那些没有快充的百元机,至少随便哪家的充电头都能充到40W了,明年65W问题不大
希望这个UFCS
2025年之前能普及120W
现在看120W绝对够用了,毕竟Type-C口最高也就支持240W,从之前iqoo200W看,从120W到240W也就是二十分钟到十分钟的区别,提升不大了。
从技术层面来看,PD协议本身存在一些不足,其发热和充电效率都存在一些问题,厂商选择自有技术路线,一定程度上可以采用更高端的器件、材料、线缆以及更有针对性的充电算法,从而实现更高的充电效率。
目前融合快充标准第一阶段的最高功率是40W,而第二阶段会逐步提高到65W,后续的可用性还会进一步提高。
照这个说法,今年新出的国产手机,除了那些没有快充的百元机,至少随便哪家的充电头都能充到40W了,明年65W问题不大
希望这个UFCS
2025年之前能普及120W
现在看120W绝对够用了,毕竟Type-C口最高也就支持240W,从之前iqoo200W看,从120W到240W也就是二十分钟到十分钟的区别,提升不大了。